卷之三 古詩二十三首
丁宇田家有贈(zèng)
《文苑英華》作《田家贈(zèng)丁宇》。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晨雞鳴鄰里,群動(dòng)從所務(wù)。農(nóng)夫行餉田,閨婦起縫素,婦,一作“妾”。開軒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時(shí)吟招隱詩,或制閑居賦。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映,一作“昳”。陰盡小苑城,陰,《文苑英華》作“蔭”。盡,一作“晝”。微明渭川樹。揆予宅閭井,幽賞何由屢。道存終不忘,跡異難相遇。此時(shí)惜離別,再來芳菲度。
渭川田家
川,《文苑英華》作“水”。
斜光照墟落,光,《文苑英華》作“陽”。窮巷牛羊歸。窮,《唐文粹》作“深”。野老念牧童,牧童,《唐詩品匯》作“僮仆”。倚杖候荊扉。雉昫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立,二顧本、《文苑英華》、《唐文粹》俱作“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唐文粹》作“羨此良閑逸”。悵然歌《式微》。歌,二顧本、凌本俱作“吟”。
春中田園作
中,凌本作“日”。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yuǎn)揚(yáng),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歸,《唐詩品匯》作“新”。故,《文苑英華》、《唐詩品匯》俱作“舊”。舊人看新歷。舊,一作“故”。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段脑酚⑷A》作“惆悵思遠(yuǎn)客”。
過李揖宅
閑門秋草色,閑,劉本、顧元緯本俱作“閉”。終日無車馬?蛠砩钕镏校秃窒隆A郑短圃娖穮R》作“籬”。散發(fā)時(shí)未簪,道書行尚把。與我同心人,樂道安貧者。一罷宜城酌,還歸洛陽社。
飯覆釜山僧
晚知清凈理,日與人群疏。將候遠(yuǎn)山僧,先期掃敝廬。果從云峰里,顧我蓬蒿居。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燃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已悟寂為樂,此生閑有余。生,一作“日”。思?xì)w何必深,身世猶空虛。
謁璿上人 并序
上人外人內(nèi)天,不定不亂。舍法而淵泊,無心而云動(dòng)。色空無得,不物物也;得,顧元緯本、凌本俱作“礙”。默語無際,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關(guān)大啟,德海群泳,時(shí)雨既降,春物俱美。序于詩者,人百其言。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事往安可悔,悔,顧元緯本作“否”,非。余生幸能養(yǎng)。誓從斷葷血,葷,顧元緯本、凌本俱作“臂”,且引神光斷臂事作解,非是。秉恕按:《唐書》本傳,謂維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此句自是實(shí)事。若訛作“臂”字,虛假無當(dāng),且不成文。不復(fù)嬰世網(wǎng)。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夙從大導(dǎo)師,從,一作“承”。焚香此瞻仰。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將見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無生獎(jiǎng)。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與君伯氏別,氏,《文苑英華》作“兄”。又欲與君離。君行無幾日,當(dāng)復(fù)隔山陂。蒼茫秦川盡,日落桃林塞。獨(dú)樹臨關(guān)門,黃河向天外。前經(jīng)洛陽陌,宛路故人稀。路,顧可久本、凌本俱作“洛”。故人離別盡,《文苑英華》作“故人盡離別”。淇上轉(zhuǎn)驂騑。企予悲送遠(yuǎn),惆悵睢陽路。古木官渡平,秋城鄴宮故。宮,《文苑英華》作“都”。想君行縣日,其出從如云。遙思魏公子,復(fù)憶李將軍。
送康太守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朱欄將粉堞,江水映悠悠。鐃吹發(fā)夏口,使君居上頭。郭門隱楓岸,候吏趨蘆洲。何異臨川郡,還來康樂侯。來,一作“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