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二上
并州(漢、晉治晉陽,晉末治臺壁,后治晉陽。皇始元年平,仍置。)
領郡五 縣二十六
戶十萬七千九百八十三 口四十八萬二千一百四十
太原郡
領縣十
戶四萬五千六 口二十萬七千五百七十八
晉陽(二漢、晉屬,真君九年罷榆次屬焉。有介子推祠。西南有懸壅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入汾。有晉王祠、梗陽城。同過水出木瓜嶺,一出沾嶺,一出大廉山。一出原過祠下,五水合道,故曰"同過",西南入汾。出帝永昌中霸朝置大丞相府,武定初,齊獻武王上置晉陽宮。)祁(二漢、晉屬。有祁城、祁奚墓、周黨冢、太谷水、趙襄子城。)榆次(二漢、晉屬,真君九年并晉陽,景明元年復。有鹿臺山祠。長寧水,西北合同過。)中都(二漢、晉屬。有榆次城、壽陽城、平譚城、原過祠、早山。)鄔(二漢、晉屬,后罷,太和十九年復。有中都。有鄔城、太岳山。慮水,入區夷澤。)平遙(二漢、晉為平陶屬,后改。有京陵城、平遙城、過山。)沾(二漢屬上黨,晉屬樂平。真君九年罷樂平郡屬焉。有夾山。豫水出得車嶺,西北入汾。有汾陽、追城。)受陽(晉屬樂平,真君九年罷樂平,屬有大陵城、文谷水。)長安(泰常二年置,真君中省,景明初復。有二陵城、三角城。)陽邑(二漢、晉屬,真君九年罷,景明二年復。有白壁嶺、樊陽水、八表山、徐水。)
上黨郡(秦置,治壺關城,前漢治長子城,董卓作亂,治壺關城,慕容俊治安民城,后遷壺關城。皇始元年遷治安民。真君中復,治壺關。有白馬祠、劉公祠、上黨關、石井關、天井關。)
領縣五
戶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七 口十萬四千四百七十五
屯留(二漢、晉屬,有屯留城。鳳皇山,一名天冢山。大王山,上有關龍逢祠。有疑山、邁澤、黃沙嶺。絳水自寄氏界來入濁漳,因名交漳。余五城。陽水源出三槐山,東流合軍臺水,東南入絳水。)長子(二漢、晉屬,慕容永所都。有廉山,濁漳出焉。有長子城、應城、傾城、幸城。長灣水東流至梁川,北入濁漳。羊頭山下神農泉,北有谷關,即神農得嘉谷處。有泉北流至陶鄉,名陶水,合羊頭山水,北流入濁漳。有鮑宣墓。)壺關(二漢、晉屬,后罷,太和十三年復。有羊腸坂、靜林山。雞鳴嶺,一名大山。有赤壤川,其地寒而早霜。魯般門,一名天門。微子城、鐵鼓山、五馬門、令狐征君墓、五龍祠。)寄氏(二漢為猗氏,屬。晉。景明元年復,改。有猗氏城。三想山北有水,源出蒲谷,東南流入給水。有八禮泉、上黨谷。有盤秀嶺,藍水出其南,東流入濁漳。有方山、伏牛山。)樂陽(普泰中分長子、寄氏置。有望天嶺,絳水所出。有堯廟。)
鄉郡(石勒分上黨置武鄉郡,后罷,延和二年置。)
領縣四
戶一萬六千二百一十 口五萬五千九百六十一
陽城(二漢、晉屬上黨,曰涅,永安中改。有涅城。復甑山,涅水出焉,東南合武鄉水。)襄垣(二漢、晉屬上黨。有五音山神祠、襄垣城、臨川城。)鄉(郡治。晉屬上黨,真君九年罷遼陽屬焉。有武鄉城、魏城、榆社城。方山,上有堯廟。三臺嶺上有李陽墓,有古麻池,即石勒與李陽所爭池。)銅鞮(二漢、晉屬上黨。有銅鞮城。石弟水東行入漳。有烏蘇城、沙石堆。有堯祠。)
樂平郡(后漢獻帝置,真君九年治太原,孝昌二年復,治沾城。)
領縣三
戶一萬八千二百六十七 口六萬八千一百五十九
遼陽(晉屬,真君九年并鄉,孝昌二年復。有黃澤嶺、遼陽城。)樂平(晉屬,真君九年并治,孝昌二年復。有象出祠、沾嶺、八賦嶺。)石艾(前漢屬太原,后罷,晉屬。真君九年罷,孝昌六年復故名上艾,后改。有井陘關、葦澤關、董卓城、妒女泉及祠。)
襄垣郡建義元年置,治襄垣城。
領縣四
戶七千五百一十三 口三萬六千五百六十七
襄垣(郡治。建義元年分鄉郡之襄垣置。有安民城、襄垣城。)五原(建義元年分鄉郡之銅鞮置。)建義(建義元年分上黨之屯留置,有鹿臺山及祠。)刈陵(二漢、晉曰潞,屬上黨,真君十一年改,后屬。有伏牛山、黎城、三壟山、積布山、潞城、武軍城、涉城。有涉水、臺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