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韋閬 杜銓 裴駿 辛紹先 柳崇
鳳達子祥,字萬福。舉司州秀才。司空行參軍,遷主簿。太傅元丕為并州刺史,祥為丕府屬,敕行建興郡。咸陽王禧妃即祥妻妹,及禧構逆,親知多罹塵謗,祥獨蕭然不預。轉并州平北府司馬。會刺史喪,朝廷以其公清,遂越長史,敕行州事。祥初在司馬,有白璧還兵藥道顯被誣為賊,官屬推處,咸以為然。祥曰:"道顯面有悲色,察獄以色,其此之謂乎?"苦執申之。月余,別獲真賊。
后除郢州龍驤府長史,帶義陽太守。白早生之反也,蕭衍遣眾來援,因此緣淮鎮戍,相繼降沒,唯祥堅城獨守。蕭衍遣將胡武城、陶平虜于州南金山之上連營侵逼,眾情大懼。祥從容曉喻,人心遂安。時出挑戰,偽退以驕賊。賊果日來攻逼,不復自備,乃夜出襲其營。將曉,矢刃交下,賊大崩散潰,擒平虜,斬武城,以送京師,州境獲全。論功方有賞授,而刺史婁悅恥勛出其下,聞之執政,事竟不行。
胡賊劉龍駒作逆華州,敕除祥華州安定王燮征虜府長史,仍為別將,與討胡使薛和討滅之。神龜元年卒,時年五十五。永安二年,贈冠軍將軍、南青州刺史。
長子琨,字懷玉,少聰敏。解褐相州倉曹參軍。稍遷陳郡太守、輕車將軍、濟州征虜府長史。卒,年四十六。
琨弟懷仁,武定末,長樂太守。
懷仁弟賁,字叔文。少有文學,識度沉雅。起家北中府中兵參軍、員外散騎侍郎。建義初,修起居注。除濟州撫軍府長史。出帝時,轉膠州車騎府長史,遷平東將軍,太師、咸陽王坦開府長史。武定中,中尉崔暹表薦賁,除囗太守。吏民懷其恩惠。還,卒于鄴。時年五十八。
賁弟烈,字季武。歷太傅東閣祭酒,卒于梁州鎮南府長史。
烈弟匡,字季政,頗有文學。永安初,釋褐封丘令,加威烈將軍。時經河陰之役,朝士多求出外,故匡為之。后除平遠將軍、符璽郎中。卒于龍驤將軍、通直散騎侍郎,時年三十五。贈散騎常侍、前將軍、雍州刺史。
祥弟少雍,字季仲。少聰穎,有孝行,尤為祖父紹先所愛。紹先性嗜羊肝,常呼少雍共食。及紹先卒,少雍終身不食肝。性仁厚,有禮義,門內之法,為時所重。釋褐奉朝請,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郎。司空、高陽王雍引為田曹參軍。少雍性清正,不憚強御,積年久訟,造次決之,請托路絕,時稱賢明。正始中,詔百官各舉所知,高陽王雍及吏部郎中李憲俱以少雍為舉首。遷給事中。侍中游肇后亦薦之,會卒,年四十二。少雍妻王氏,有德義,與其從子懷仁兄弟同居,懷仁等事之甚謹,閨門禮讓,人無比焉。士大夫以此稱美。
子元植,武定中,儀同府司馬。
元植弟士遜,太師開府功曹參軍。
鳳達弟穆,字叔宗。舉茂才,東雍州別駕。初隨父在下邳,與彭城陳敬文友善。敬文弟敬武,少為沙門,從師遠學,經久不反。敬文病臨卒,以雜綾二十匹,托穆與敬武。穆久訪不得。經二十余年,始于洛陽見敬武,以物還之,封題如故,世稱其廉信。歷東荊州司馬,轉長史,帶義陽太守,領戍。雅有恤民之稱。轉汝陽太守,值水澇民饑,上表請輕租賦。帝從之,遂敕汝陽一郡,聽以小絹為調。遷中散大夫,加龍驤將軍。正光四年,以老啟求致仕。詔引見,謂穆志力尚可,除平原相。穆善撫導,民吏懷之。孝昌二年,征為征虜將軍、太中大夫,未發,卒于郡,年七十七。贈后將軍、幽州刺史,謚曰貞。
長子子馥,字元穎,早有學行。孝昌初,釋褐南司州龍驤府錄事參軍。丁父艱,居喪有禮。后除給事中、南冀州防城都督。素為莊帝所知識,及即位,除宣威將軍、尚書右主客郎中,持節為南濟、冀、濟、青四州慰勞使。尋除寧朔將軍、員外散騎常侍,仍領郎中。太宰元天穆征邢杲,引為行臺郎中。尋除平原相。子馥父子并為此郡,吏民懷安之。元顥入洛,子馥不受其赦。刺史元仲景附顥,拘子馥,并禁家口。莊帝反政,詔封三門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天平中,為東南道行臺左丞、除州開府長史。入除太尉府司馬。長白山連接三齊,瑕丘數州之界,多有盜賊。子馥受使檢覆,因辨出谷要害,宜立鎮戍之所。又諸州豪右,在山鼓鑄,奸黨多依,又得密造兵仗,亦請破罷諸冶。朝廷善而從之。還,除尚書右丞,出為清河太守。武定八年卒于郡。子馥以三《傳》經同說異,遂總為一部,《傳》注并出,校比短長,會亡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