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裴叔業 夏侯道遷 李元護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悅之 淳于誕 李苗
〈毚中"兔改大"〉,道遷兄子也。位至咸陽太守。
李元護,遼東襄平人。八世祖胤,晉司徒、廣陸侯。胤子順、璠及孫沉、志,皆有名宦。沉孫根,慕容寶中書監。根子后智等隨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數世無名位,三齊豪門多輕之。
元護以國家平齊后,隨父懷慶南奔。身長八尺,美須髯,少有武力。仕蕭道成,歷官馬頭太守、后軍將軍、龍驤將軍。雖以將用自達,然亦頗覽文史,習于簡牘。高祖至鐘離,元護時在城中,為蕭鸞徐州刺史蕭惠休奉使詣軍,高祖見而善之。后為裴叔業司馬,帶汝陰太守。叔業歸順,元護贊同其謀。及叔業疾病,外內阻貳,元護督率上下,以俟援軍。壽春克定,元護頗有力焉。
景明初,以元護為輔國將軍、齊州刺史、廣饒縣開國伯,食邑一千戶,便道述職。其年入朝。尋以州民柳世明圖為不軌,元護馳還歷城,至即擒殄,誅戮所加,微為濫酷。值州內饑儉,民人困敝,志存隱恤,表請賑貸,蠲其賦役。但多有部曲,時為侵擾,城邑苦之,故不得為良刺史也。三年夏卒,年五十一。病前月余,京師無故傳其兇問。又城外送客亭柱,有人書曰:"李齊州死。"綱佐餞別者見而拭之。后復如此。
元護妾妓十余,聲色自縱。情欲既甚,支骨消削,須長二尺,一時落盡。贈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元護為齊州,經拜舊墓,巡省故宅,饗賜村老,莫不欣暢。及將亡,謂左右曰:"吾嘗以方伯簿伍至青州,士女屬目。若喪過東陽,不可不好設儀衛,哭泣盡哀,令觀者改容也。"家人遵其誡。
子會,襲。正始中,降爵為子,邑五百戶。延昌中,除宣威將軍、給事中。會頑騃好酒。其妻,南陽太守清河房伯玉女也,甚有姿色,會不答之。房乃通于其弟機,因會飲醉,殺之。
子景宣,襲。天平中,除給事中。齊受禪,例降。機與房遂如夫婦。積十余年,房氏色衰,乃更婚娶。
元護弟靜,景明初,以歸誠勛拜前將軍。性甚貪忍,兄亡未斂,便剝脫諸妓服玩及余財物。歷齊州內史、天水太守。靜子鉉,羽林監。
元護從叔恤,卒于東代郡太守。子曠之。
席法友,安定人也。祖父南奔。法友仕蕭鸞,以膂力自效軍勛,稍遷至安豐、新蔡二郡太守,建安戍主。蕭寶卷遣胡景略代之。法友遂留壽春,與叔業同謀歸國。景明初,拜冠軍將軍、豫州刺史、苞信縣開國伯,食邑千戶。始,叔業卒后,法友與裴植追成叔業志,淮南克定,法友有力焉。尋轉冠軍將軍、華州刺史。未拜,改授并州刺史。歲余代還。蕭衍遣將楊公則寇揚州,假法友征虜將軍以討之。法友未至而公則敗走。后假法友前將軍、持節,為別將出淮南,欲解朐山之圍。法友始渡淮而朐山敗沒,遂停散十年。恬靜自處,不競勢利。世宗末,以本將軍除濟州刺史,在州廉和著稱。又徙封乘氏。肅宗初,拜光祿大夫。熙平二年卒。贈平西將軍、秦州刺史,贈帛三百匹,謚襄侯。
子景通,襲。善事元叉,兼以貨賂叉父繼,繼為司空,引景通為掾。后加右軍將軍、鎮軍將軍,卒官。贈輔國將軍、衛尉少卿。
子鶠,襲。永安末,尚書郎。走關西。
王世弼,京兆霸城人也。劉裕滅姚泓,其祖父從裕南遷。世弼身長七尺八寸,魁岸有壯氣。善草隸書,好愛墳典。仕蕭鸞,以軍勛至游擊將軍,為軍主,助戍壽春,遂與叔業同謀歸誠。景明初,除冠軍將軍、南徐州刺史,擬戍鐘離,懸封慎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后以本將軍除東徐州刺史,治任于刑,為民所怨,有受納之響。歲余,為御史中尉李平所彈,會赦免。久之,拜太中大夫,加征虜將軍。尋以本將軍出為河北太守,治有清稱。轉渤海相,尋遷中山內史,加平北將軍。直閣元羅,領軍叉弟也,曾行過中山,謂世弼曰:"二州刺史,翻復為郡,亦當恨恨耳。"世弼曰:"儀同之號,起自鄧騭;平北為郡,始在下官。"正光元年卒官。贈本將軍、豫州刺史,謚曰康。
長子會,汝陽太守。
次子由,字茂道。好學,有文才,尤善草隸。性方厚,有名士之風。又工摹畫,為時人所服。歷給事中、尚書郎、東萊太守。罷郡后寓居潁川。天平初,元洪威構逆,大軍攻討,為亂兵所害,時年四十三。名流悼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