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一百二
以陛下資上圣,如不惑近習容悅之辭,任骨鯁正直,與之脩復故事,以興大化,可不勞而成也。若一日不事,臣恐大功之后,逸樂易生,進言者必曰:"天下既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自安逸。"如是,則高祖、太宗之制度不可以復;制度不復,則太平未可以至。臣竊惜陛下當可興之時,而謙讓未為也。
再遷考功員外郎。初,諫議大夫李景儉表翱自代。景儉斥,翱下除朗州刺史。久之,召為禮部郎中。翱性峭鯁,論議無所屈,仕不得顯官,怫郁無所發,見宰相李逢吉,面斥其過失,逢吉詭不校,翱恚懼,即移病。滿百日,有司白免官,逢吉更表為廬州刺史。時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萬,權豪賤市田屋牟厚利,而窶戶仍輸賦。翱下教使以田占租,無得隱,收豪室稅萬二千緡,貧弱以安。
入為諫議大夫,知制誥,改中書舍人。柏耆使滄州,翱盛言其才。耆得罪,由是左遷少府少監。后歷遷桂管湖南觀察使、山南東道節度使,卒。翱始從昌黎韓愈為文章,辭致渾厚,見推當時,故有司亦謚曰文。
盧簡辭,字子策。父綸,別傳。與兄簡能、弟弘止、簡求皆有文,并第進士。歷佐帥府,入遷侍御史,習知法令及臺閣舊事。寶歷中,黎干子煟詣臺請復葉縣故田,有司莫能知,簡辭獨詰曰:"按干坐黨魚朝恩誅,貲田皆沒,大歷后數十年,比有赦令,無原洗之言,煟安得冒論?"不為治。福建鹽鐵院官盧昂坐贓,簡辭窮按,乃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敬宗曰:"禁中無此,昂為吏可知矣。"李程鎮太原,表為節度判官。入授考功員外郎,累擢湖南、浙西觀察使,以檢校工部尚書為忠武節度使。徙山南東道。坐事貶衢州刺史,卒。
簡能,見《鄭注傳》。其子知猷,字子謨,中進士第,登宏辭,補秘書省正字。蕭鄴鎮荊南、劍南,再辟掌書記。入遷右補闕,出為饒州刺史,以政最聞。累進中書舍人。朱玫亂,避難不出。僖宗還京,召拜工部侍郎、史館脩撰。歷太常卿、戶部尚書,至太子太師。昭宗為劉季述所幽,感憤卒,贈太尉。知猷器量渾厚,世推為長者。善書,有楷法。文辭贍麗。子文度,亦貴顯。
弘止,字子強,佐劉悟府,累擢監察御史。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副使。入拜侍御史。華州刺史宇文鼎、戶部員外盧允中坐贓,詔弘止按訊。文宗將殺鼎,弘止執據罪由允中,鼎乃連坐,不應死,帝釋之。累遷給事中。
會昌中,詔河北三節度討劉稹。何弘敬、王元逵先取邢、洺、磁三州,宰相李德裕畏諸帥有請地者,乃以弘止為三州團練觀察留后。制未下,稹平,即詔為三州及河北兩鎮宣慰使。還,拜工部侍郎,以戶部領度支。初,兩池鹽法弊,得費不相償,弘止使判官司空輿檢鉤厘正,條上新法,即表輿兩池使,自是課入歲倍,用度賴之。逾年,出為武寧節度使。徐自王智興后,吏卒驕沓,銀刀軍尤不法,弘止戮其尤無狀者,終弘止治,不敢嘩。優詔褒勞。弘止羸病,丐身還東都,不許。徙宣武,卒于鎮,贈尚書右仆射。子虔灌,有美才,終秘書監。
簡求,字子臧,始從江西王仲舒幕府,兩為裴度、元稹所辟,又佐牛僧孺鎮襄陽,入遷戶部員外郎。會昌中,討劉稹,以忠武節度使李彥佐為招討使,各選簡求副之,俾知后務。歷蘇、壽二州刺史。
大中九年,黨項擾邊,拜涇原渭武節度使。徙義武、鳳翔、河東三鎮。簡求為政長權變,文不害,居邊善綏御,人皆安之。太原統退渾、契苾、沙陀三部,難馴制,它帥或與詛盟,質子弟,然寇掠不為止。簡求歸所質,開示至誠,虜憚其恩信,不敢亂。久之,辭疾,以太子少師致仕,還東都,治園沼林艿,與賓客置酒自娛。卒,年七十六,贈尚書左仆射。
子嗣業、汝弼,皆中進士第。汝弼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方柳璨斫喪王室,汝弼懼,移疾去,客上黨。后依李克用,克用表為節度副使。太原府子亭,簡求所署多在,每宴亭中,未嘗居賓位,西向俯首,人美其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