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本紀第九
九年正月,有彗星出于婁、胃。七月,武寧軍節度糧料判官龐勛反于桂州。十月庚午,陷宿州。丁丑,陷徐州,觀察使崔彥曾死之。十一月,陷濠州,刺史盧望回死之。右金吾衛大將軍康承訓為徐泗行營兵馬都招討使,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為北面招討使,羽林將軍戴可師為南面招討使。十二月,龐勛陷和、滁二州,滁州刺史高錫望死之。壬申,戴可師及龐勛戰于都梁山,死之。是月,前天雄軍節度使馬舉為南面招討使,泰寧軍節度使曹翔為北面招討使。
十年二月,殺歡州流人楊收。三月,徙封侃為威王。四月,殺鎮南軍節度使嚴撰。康承訓及龐勛戰于柳子,敗之。六月,神策軍將軍宋威為西北面招討使。戊戌,以蝗旱理囚。癸卯,徐商罷。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劉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有彗星出于大陵。九月癸酉,龐勛伏誅。十月戊戌,免徐、宿、濠、泗四州三歲稅役。十二月壬子,云南蠻寇嘉州。
十一年正月甲寅,群臣上尊號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廣孝皇帝。大赦。云南蠻寇黎、雅二州,及成都。二月甲申,劍南西川節度副使王建立及云南蠻戰于城北,死之。甲午,劍南東川節度使顏慶復及云南蠻戰于新都,敗之。三月,曹確罷。四月丙午,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韋保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殺醫待詔韓宗紹。魏博軍亂,殺其節度使何全皞,其將韓君雄自稱留后。九月丙辰,劉瞻罷。十一月辛亥,禮部尚書、判度支王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年四月癸卯,路巖罷。五月庚申,理囚。十月,兵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劉鄴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三年二月丁巳,于琮罷。刑部侍郎、判戶部趙隱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張允伸卒,其子簡會自稱留后。三月癸酉,平州刺史張公素逐簡會,自稱留后。四月庚子,浙江東西道地震。封子保為吉王,杰壽王,倚睦王。五月乙亥,殺國子司業韋殷裕。十一月,王鐸為司徒,韋保衡為司空。
十四年正月,沙陀寇代北。三月,迎佛骨于鳳翔。癸巳,雨土。四月,并州民產子二頭四手。壬寅,大赦。六月,不豫。王鐸罷。七月辛巳,皇帝崩于咸寧殿,年四十一。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諱儇,懿宗第五子也。母曰惠安皇太后王氏。始封普王,名儼。
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疾大漸,左右神策護軍中尉劉行深、韓文約立普王為皇太子。辛巳,即皇帝位于柩前。八月癸巳,始聽政。丁未,追尊母為皇太后。乙卯,韋保衡為司徒。九月,貶保衡為賀州刺史。十月乙未,尚書左仆射蕭仿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月,震電。癸卯,大赦,免水旱州縣租賦,罷貢鷹鶻。云南蠻寇黎州。
乾符元年二月甲午,葬昭圣恭惠孝皇帝于簡陵。癸丑,降死罪以下。趙隱罷。華州刺史裴坦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月辛卯,以旱理囚。五月乙未,裴坦薨。刑部尚書劉瞻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辛未,瞻薨。兵部侍郎、判度支崔彥昭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劉鄴罷。吏部侍郎鄭畋為兵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盧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庚寅,改元。群臣上尊號曰圣神聰睿仁哲明孝皇帝。是月,蕭仿為司空。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卒,其子簡自稱留后。十二月,黨項、回鶻寇天德軍。云南蠻寇黎、雅二州,河西、河東、山南東道、東川兵伐云南。
二年正月己丑,朝獻于太清宮。庚寅,朝享于太廟。辛卯,有事于南郊,大赦。賜文武官階、勛、爵,文宣王及二王后、三恪一子官。云南蠻請和。四月庚辰,太白晝見。浙西突陳將王郢反。五月,右龍武軍大將軍宋皓討之。蕭仿薨。六月,濮州賊王仙芝、尚君長陷曹、濮二州,河南諸鎮兵討之。吏部尚書李蔚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幽州將李茂勛逐其節度使張公素,自稱留后。七月,以蝗避正殿,減膳。十一月,震電。
三年二月丙子,以旱降死罪以下。三月,葬暴骸。平盧軍節度使宋威為指揮諸道招討草賊使,檢校左散騎常侍曾元裕副之。募能捕賊三百人者,官以將軍。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茂勛立其子可舉為留后。五月庚子,以旱理囚,免浙東西一歲稅。昭王汭薨。六月乙丑,雄州地震。撫王纮為太尉。七月辛巳,雄州地震。鎮海軍節度使裴璩及王郢戰,敗之。鄂王潤薨。九月乙亥朔,日有食之,避正殿。丙子,王仙芝陷汝州,執刺史王鐐。十一月,陷郢、復二州。十二月,京師地震。王仙芝陷申、光、盧、壽、通、舒六州。忠武軍節度使崔安潛為諸道行營都統,宮苑使李琢為諸軍行營招討草賊使,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副之。是冬,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