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本紀(jì)第十三
元貞元年春正月戊申,諸王阿失罕來朝。癸丑,太仆卿只而合朗為御史大夫。癸亥,云南行省左丞楊炎龍為中書左丞。庚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阿老瓦丁為中書參知政事。壬申,立北庭都元帥府。中書平章政事合伯為都元帥,江浙行省右丞撒里蠻副之,皆佩虎符。立曲先塔林都元帥府,釁都察為都元師,佩虎符。甲戌,有飛書告朱清、張珪謀反,詔慰勉之。乙亥,封皇姑囊家真公主為魯國大長(zhǎng)公主,駙馬蠻子臺(tái)為濟(jì)寧王。
二月丁丑,合伯、撒里蠻、孛來將探馬赤軍萬人戍北邊。壬午,罷江南茶稅。戊子,思州蠻酋田哈剌不花等來朝。緬國阿剌札高微班的來獻(xiàn)舍利。丁酉,車駕幸上都。癸卯,工部尚書呂天麟為中書參知政事。罷河西軍,聽各還所居。
三月己巳朔,安南國世子陳日烜遣使來慰國哀,并謝罪。丙辰,金齒蠻酋來朝。
夏四月辛巳,妖人蒙蟲僭似乘輿,伏誅。癸巳,牙那木假兵部尚書,佩虎符,使馬答兒的音國。敕官吏不得拉離職任。
閏月甲寅,立梭厘招討使司,塔兒忽帶為招討使,佩虎符。壬戌,塔即古阿散坐不法伏誅。戊辰。遣愛牙赤核實(shí)高麗儲(chǔ)稂,是月,蘭州上下三百余里河清三日。
五月戊寅,命麥術(shù)丁、何榮祖厘正選法。己卯,流別阇于江西,從月的迷失討賊自效,辛巳,罷行大司農(nóng)司。平章政事麥術(shù)丁加平章軍國重事。中書丞、商議中書省事何榮祖罷為昭文館大學(xué)士。與中書省事。丙申,前太傅伯顏?zhàn)淤I的為金書樞密院事。
六月甲寅,翰林學(xué)士承旨董文用等進(jìn)《世祖實(shí)錄》。乙卯,省左右兩江宣司都元師府、宣撫司為廣西兩江道宣慰司都元帥府。敕上封事者,命中書省檢視再聞奏。癸亥,立蒙古都元帥府于西川。阿拉帖木兒、岳樂罕并為都元帥,佩虎符。
秋七月己卯,詔諸路有儒知吏事、吏通經(jīng)術(shù)者,廉訪使歲貢二人,委省臺(tái)官考試,中程者用之,所舉非人,罪坐選舉官。壬午,立肇州屯田萬戶府,以遼陽行省左丞阿散領(lǐng)之。戊戌,管軍萬戶朱永福、邊珍裕坐妖言惑從伏誅。
八月辛酉,緬國進(jìn)馴象。己巳,駙馬阿海知樞密院事。
九月甲戌,帝至自上都。乙亥,從帝師請(qǐng),釋死罪三人、杖以下四十七人。己卯,罷四川淘金戶。還其原藉,追論建言者之罪。庚辰,罷寧夏路行中書省。丁亥,爪哇國來貢方物。
冬十月癸卯,有事于大廟。帝曰:“親享之禮,祖宗未行,今玉冊(cè)、玉寶成,朕其躬蒞之。”癸丑,平章軍國重事答失蠻以兵討西北叛王。戊辰,遣安南貢使還,仍詔諭陳曰烜來朝。
十一月丙戌,毯陽佐、法兒刺、阿魯?shù)葒髑彩狗罱鹱直韥沓N煨纾t江浙行省括隱漏官田及檢劾避役戶。是月,戒飭御史臺(tái)、廉訪司,凡糾察官吏不公,及不知百姓疾苦者,罪之。敕各投下及影占戶計(jì)者,均當(dāng)雜泛差徭。
十二月甲子,徙縉山乞里乞思等部眾于山東。
二年春正月丙子,蠲兩都站戶和雇、和市。己丑,御史中丞禿赤為御史大夫。乙未,禁諸王、公主、駙馬擅罪官吏。
二月丙午,禁軍官擅以家奴代役。括蒙古漸丁充行伍。庚戌,詔軍人擅更代,及逃歸者死。庚申,自六盤山至黃河置屯田。丙寅,大都留守司達(dá)魯花赤段貞為中書平章政事。
三月壬申,中書平章政事不忽木罷為昭文館大學(xué)士、平章軍國事。癸酉,忻都劾晉王甘刺麻,朵羅臺(tái)劾太師月魯呂,皆有異志。詔樞密院鞠之,事不實(shí)。忻都論死,朵羅臺(tái)謫從軍自效。丙子,車駕幸上都。
夏四月己亥朔,命撒的迷失招集忙古歹部流民。
五月戊辰朔,免兩都徭役。甲戌,詔蒙古馬牛羊百取一,羊不滿百者亦承之,色目人羊滿百,乃取其一,著為令。庚辰,土番寇階州,諸王帖木兒不花、只列等以兵討之。庚寅,罷四川馬湖進(jìn)獨(dú)本蔥。是月,野蠶成繭。
六月丙午,上思州叛蠻黃勝許遁入安南。
秋七月庚午,肇州萬戶府置屯田。壬午,括伯顏、阿術(shù)、阿里海牙等占江南民田,及權(quán)市隱匿者,令輸租增江西、河南行省參知政事各一員,朱清為河南行省參知政事,張珪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授高麗世子王謜為儀同三司,領(lǐng)都僉議司事。丙戌,岳樂也奴等使馬八兒國。己丑,廣西賊陳飛等寇昭、梧、藤、容等州,湖廣行省左丞八都馬辛討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