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二十二 起著雍執徐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壬午,第三皇子寶寧更為太平訥,命大司農邁珠保養于其家。
詔行樞密院罷兵還。
癸卯,上都左丞相都爾蘇伏誅,磔其尸于市,梁王旺沁亦賜死,瑪謨錫、寧珠、薩實密實、額森特穆爾等皆棄市。時朝議欲盡戮朝臣之在上都者,敬儼杭論,謂是皆循例從行,殺之非罪,眾賴以獲免。
甲申,命威順王庫春布哈還鎮湖廣。
先是,帝嘗命王征八番,而蜀省囊嘉特拒命未平。南臺御史秦起宗言:“武昌重鎮,當備上流之師,親王不可遠去。”力止之。及王入見,帝謂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卿,幾為失計”遂遣王還鎮。朝議以起宗治蜀,幕府忘其名,以其字稱之曰秦元卿,嘗引筆改曰“起宗”,其眷注如此。未幾,拜中臺御史。起宗,廣平深水人也。
御史中丞趙世延以老疾辭職,不許。用故中丞崔彧故事,加平章政事,居前職。
丙戌,以阿魯輝特穆爾等六人在上都欲舉義,不克而死,并賜贈謚,恤其家。
遣諸衛兵各還鎮。
遼王托克托之子巴都聚黨出剽掠,敕宣德府官捕之。
四川行省平章囊嘉特自稱鎮西王,以其省左丞托克托為平章,前云南廉訪使楊靜為左丞,殺其省平章寬春等,稱兵燒絕棧道。烏蒙路教授杜巖肖,謂“圣明繼統,方內大寧,省臣當還兵入朝,庶免一方之害”,囊嘉特杖之一百七,禁錮之。
十二月,庚寅,命通政院整飭蒙古驛,諸關隘嘗毀民屋之塞者,賜民鈔,俾完之。
丙午,謁武宗神御殿。
御史臺言額森特將兵所至,擅殺官吏,俘掠子女貸財;詔刑部鞫之,籍其家,杖之,竄于南寧,命其妻歸父母家。
庚子,赦天下。
辛丑,江南行臺御史言:“遼王托克托,自其祖父以來,屢為叛逆,蓋因所封地大物眾。宜削王號,處其子孫遠方,而析其元封分地。”詔中外與勛舊議其事。
甲寅,復遣使薩迪等奉迎皇兄于漠北。
丁巳,封西安王喇特納實哩為豫王。
戊午,詔:“蒙古、色目人愿丁父母憂者,聽如舊制。”
是月,加謚顏真卿正烈文忠公,命有司歲時致祭。
陜西自泰定二年至是歲不雨,大饑,民相食。
朔漠諸王皆勸周王南還,王遂發,諸王察阿臺、沿邊元帥多拉特、萬戶瑪嚕等,咸帥師扈行,舊臣博啰、尚嘉努、哈巴爾圖皆從。至金山,嶺北行省平章政事和尼奉迎,武寧王庫庫圖命知樞密院事特穆爾布哈繼至,乃命博啰如京師。兩都之民聞王使者至,歡呼曰:“天子實自北來矣!”諸王舊臣爭先迎謁,所至成聚。
是歲,兩都構兵,漕舟后至直沽者不果輸,復漕而南還。行省欲坐罪督運者,海道都漕運萬戶王克敬曰:“若平時而往返如是,誠為可罪。今蹈萬死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從之。
雅克特穆爾議封巴延王爵,眾論附之;參議中書省事策丹獨不言,雅克特穆爾問故,策丹曰:“巴延已為太保,位列三公,而復加王封,后再有大功,將何以處之?且丞相封王,出自上意。今欲加太保王封,丞相宜請于上,王爵非中書選法也。”遂寢其議。
前集賢直學士鄧文原卒。文原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自致仕歸,召為翰林侍講學士,復拜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皆以疾不赴。后謚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