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二十六 起屠維單閼正月,盡旃蒙作噩十二月,凡七年
以太保滿濟勒噶臺為太師、中書右丞相,太尉塔斯哈雅為太傅、知樞密院事,特默齊為太保,御史大夫托克托為知樞密院事,旺嘉努為中書平章政事,嶺北行省平章政事額森特穆爾為御史大夫。額森特穆爾,托克托之弟也。
壬寅,詔:“除托克托之外,諸王候不得懸?guī)Ч⒐宓遁m入內(nèi)府。”
乙巳,罷各處船戶提舉、廣東采珠提舉二司。
丁未,罷通州、河西務(wù)等處抽分。
己酉,彗星如房星大,色白,狀如粉絮,尾跡約長五寸馀。彗指西南,漸向西北行。
三月,甲寅,漳州義士陳君用,襲殺反賊李志甫,授君用同知漳州路總管府事。
丙辰,赦漳、潮二州民為李志甫,劉虎仔脅從之罪,褒贈軍將死事者。
辛未,詔徙巴延于南恩州陽春縣安置;行至龍興路驛舍,病死。
庚辰,彗滅,自三月己酉至是日,凡三十三日。
夏,四月,丙午,詔封滿濟勒噶臺為忠王,賜號達爾罕,固辭不受。御史請示天下以勸廉讓,從之。
五月,癸丑,禁民間藏軍器。
甲子,慶元奉化州山崩,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眾。
丙子,帝如上都。
六月,丙申,詔廢文宗廟主,遷太皇太后鴻吉哩氏于東安州安置,放雅克特古斯于高麗。
詔曰:“自武宗升遐,太后惑于憸慝,皇考出封云南。英宗遇害,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沙漠,宗王大臣同心翊戴,以地近先迎文宗暫總機務(wù)。繼知天理人倫所在,假讓位之各,以寶璽來上,皇考推誠不疑,即立為皇太子,文宗當躬迓之際,乃與其臣伊嚕布哈、額勒雅、明埒棟阿等謀為不軌,使我皇考飲恨上賓。歸而再御宸極,又私圖傳子,乃構(gòu)流言,嫁禍于必巴實皇后,謂朕非明宗之子,遂俾出居遐陬,內(nèi)懷愧歉,則殺額勒雅以杜口;上天不佑,隨降殞罰。叔嬸布達實哩,怙其勢焰,不立明宗之冢嗣,而立孺稚之弟伊埒哲伯,奄復(fù)不年,諸王大臣以賢以長,扶朕踐位。賴天之靈,權(quán)奸屏黜,盡孝正名,不得復(fù)緩,永惟鞠育罔極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意。既往之罪,不可勝誅,基命太常徹去圖卜特穆爾在廟之主,布達實哩削太皇太后之號,徒東安州安置,雅克特克斯放諸高麗。當時賊臣布哈、額勒雅已死,其以明埒棟阿等明正典刑。”
監(jiān)察御史崔敬言:“文皇獲不軌之愆,已撤廟祀,叔母有階禍之罪,亦削鴻名。盡孝正名,斯亦足矣。惟念皇帝雅克特古斯太子,年方在幼,罹此播遷,天理人情,有所不忍。方明皇上賓,皇弟尚在襁褓,未有知識,義當矜憫。蓋武宗視明、文二帝,皆親子也,陛下與太子,皆嫡孫也。以武皇之心為心,則皆子孫,固無親疏;以陛下之心為心,未免有彼此之論。臣請以世喻之,常人有百金之產(chǎn),尚置義田,宗族困厄者,為之教養(yǎng),不使失所,況皇上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子育黎元,當使一夫一婦無不得其所。今乃以同氣之人置之度外,適足貽笑邊邦,取辱外國;況蠻夷之心,不可測度,倘生它變,關(guān)系非輕,興言及此,良為寒心!望陛下遣歸太后、太子,以全母子之情,盡骨肉之義。天意回,人心悅,則宗社幸甚!”書奏,不報。未幾,太后崩于東安州,雅克特古斯于中道遇害。
己亥,秦州成紀縣山崩地坼。
庚戌,處州松陽、龍泉二縣積雨,水漲入城中,深丈馀,溺死者五百馀人。遂昌縣尤甚,平地二丈馀。桃源鄉(xiāng)山崩,壓死者三百六十馀。
秋,七月,甲寅,詔封微子為仁靖公,箕子為仁獻公,比干加封為仁顯忠烈公。
戊午,以星文示異,地道失寧,蝗旱相仍,頒罪己詔于天下。
戊寅,命翰林學(xué)士承旨腆哈、奎章閣學(xué)士庫庫等刪修《大元通制》。
是月,禁色目人勿妻其叔母。
八月,帝至自上都。
九月,辛亥,明埒棟阿伏誅。
癸丑,加封漢張飛“武義忠顯英烈靈惠助順王。”
丙寅,詔:“今后有罪者,毋籍其妻女以配人。”
冬,十月,甲申,尊皇考為“順天立道睿文知武大圣孝皇帝”,親裸太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