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十 起旃蒙協洽正月,盡強圉作噩六月,凡二年有奇
辛卯,諸王楚布言“汪總帥等部眾貧乏”,帝以其久戍,命留五千駐冬,馀悉遣還,至明年四月赴軍。
李呼喇齊入覲,授陜西行中書省右丞、議本省公事。尋卒,后謚襄敏。
冬,十月,丁酉,有事于太廟。
壬子,帝至自上都。
詔:“職官坐贓論斷,再犯者加本罪三等!
贛州民劉六十,聚眾至萬馀,建立名號,朝廷遣將討之,觀望退縮,守令又因以擾良民,盜勢益盛。江南行省左丞董士選請自往,即日就道,不求益兵,但率掾吏李霆鎮、元明善二人持文書以去,眾莫測其所為。至贛境,捕官吏害民者治之,民相告語曰:“不知有官法如此!”進至興國,距賊營不百里,命擇將校,分兵守地待命。察知激亂之人,悉置于法,復誅奸民之為囊橐者。于是民爭出自效,不數日,六十就擒,馀眾悉散。軍中獲賊所為文書,具有旁近郡縣富人姓名,霆鎮、明善請焚之,民心益安。遣使以事平報于朝。博果密召其使謂之曰:“董公上功簿耶?”使者曰:“某且行,左丞授之言曰:‘朝廷若以軍功為問,但言鎮撫無狀,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因出其書,但請黜贓吏數人而已,不言破賊事,時稱其不伐。
十一月,己巳,烏圖達等進所譯《太宗、憲宗、世祖實錄》。
辛未,以洪澤、芍陂屯田軍萬人修大都城。
遣樞密院官整飭江南諸鎮戍,凡將校勤怠者,列實以聞。
增海運明年糧六十萬石。
乙酉,樞密院言:“江南近邊州縣,宜擇險要之地合群成為一屯,卒有警急,易于征發!痹t行省圖地形、核軍實以聞。
增大都巡防漢軍。
十二月,戊戌,立徹里軍民總管府。
云南行省臣言:“大徹里地與八百媳婦犬牙相錯,今大徹里胡念已降,小徹里復占擊地利,多相殺掠。胡念遣其弟胡倫乞別置一司,擇通習蠻夷情狀者為之帥,招其來附,以為進取之地!睆闹。
癸卯,定諸王朝會賜與之數有差。
丁未,詔行省征補逃亡軍。
癸亥,釋在京囚百人。
增置侍御史二員。
是歲,大都、保定、汴梁、江陵、沔陽、淮安水;金、復州風損禾;太原、開元、河南、芍陂旱。蠲其田租。
初,裕宗即世,世祖欲定皇太子,未知所立。以問鄂爾根薩理,即以帝為對,且言帝仁孝恭儉宜立,于是大計乃決。帝與太后皆莫之知也,數召鄂爾根薩理,不往。帝撫軍北邊,世祖遣鄂爾根薩理奉皇太子寶于帝,乃一至其邸。及即位,謂鄂爾根薩理曰:“朕在潛邸,誰為不愿事朕者!惟卿雖召不至,今乃知卿真得大臣體!彼旒邮厮就、集賢院使、領太史院事。自是召對不名,賜坐,視諸侯王等。嘗語左右曰:“若全平章者,真全材也,于今殆無其比!倍鯛柛_理父別名萬全,故以全為氏云。
大德元年丁酉,一二九七年
春,正月,丙戌,錫寶齊等為叛寇所掠,仰食于官,賜以農具、牛種,俾耕種自給。
辛卯,以張斯立為中書參知政事。
給晉王所部屯田農器。
建五福太乙神壇畤。
二月,丙申,蒙陽甸部長納款,來獻方物,且請歲貢銀千兩及置驛傳,詔即其地立通西軍民府。
甲辰,詔:“諸軍民相訟者,軍民官同聽之!
丁未,省打捕鷹房府入東京路。
己未,改福建省為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徙治泉州。平章高興言泉州與琉球相近,或招或取,易得其情,故徙之。
封緬酋為國王,仍戒飭云南等處邊將,毋擅興兵甲。
庚申,詔改元,赦天下,免上都、大都、隆興差稅三年。
召耶律有尚為國子祭酒,以其前在國學能振儒風也。尋除集賢學士,兼其職。
以行徽政院副使王慶端為中書右丞。
奇徹親軍都指揮使托克托呼自北邊入朝,拜同知樞密院事,命還北邊。行至宣府卒,贈司空,謚武毅。
三月,庚午,以陜西行省平章額森特穆爾為中書平章政事,中書左丞梁得珪為中書右丞。
以徹爾為江南諸道行臺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