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jì)二十九 起上章閹茂五月,盡重光大淵獻(xiàn)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宋紀(jì)二十九 ∷起上章閹茂五月,盡重光大淵獻(xiàn)十二月,凡一年有奇。○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大中祥符三年遼統(tǒng)和二十八年
五月,己卯朔,遼主如中京。
丙戌,安定郡王惟吉薨。魏王德昭之子,好學(xué)善屬文,嫻草、隸、飛白。性至孝,初,太祖命孝章皇后撫養(yǎng)之,及后薨,哀過所生,每誦《詩》至“生我劬勞”句,涕泗交下,宗室中稱其賢。謚康孝。
甲午,詔獎知益州任中正,轉(zhuǎn)運(yùn)使言吏民列狀愿留之也。中正及并州劉綜皆以善政聞,帝謂輔臣曰:“藩方重地,切在得人。自今須歷方面,始可擢為大官,卿等悉之。”
辛丑,京師大雨,平地數(shù)尺,壞廬舍,民有壓死者,賜布帛。
先是,高麗國王王治之妃皇甫氏,有外族金致陽,出入宮掖,人言其有私,王治杖致陽,配遠(yuǎn)地。王治薨,子誦嗣位,年十八矣。皇甫妃攝政,召致陽,授閤門通事舍人,不數(shù)年,貴寵無比。皇甫妃生子,即私于致陽所生也,謀立為王后。王誦有從弟徇,號大良院君,皇甫妃忌之,強(qiáng)令為僧,復(fù)遣人潛害,賴寺僧匿之獲免。
王誦有疾,密召給事中蔡忠順,諭以輔立詢,勿令國屬異姓。忠順議遣人迎詢,而召西北面巡檢使康肇入衛(wèi)。肇聞?wù)伲兄炼粗荩淠幌轮鲿簭摹⒄茣洿薏卦雇跽b,謀為亂,給肇曰:“王疾篤,命在頃刻,宜徐行觀變。”肇猶豫不行。皇甫妃聞?wù)厍抑粒瑦褐矁?nèi)侍守岊領(lǐng)以遏之。肇父在王京,知釁隙已開,乃為書納竹杖中,令奴除發(fā)為僧,報肇曰:“王已逝,群兇用事,可亟舉兵來!”奴晝夜急走至肇所,氣竭而斃。肇探仗得書,信為然,即率甲騎五千,聲言入靖國難,至平州,始知王誦未薨,喪氣垂頭良久。其黨曰:“業(yè)已來,不可止也。”肇意遂決,廢王誦為讓國公,殺致陽,遷皇甫妃于黃州,流其親黨于海島;遣兵迎詢,立為王。詢以肇為西京留守。肇旋弒王誦于積城縣。
遼主謂群臣曰:“康肇弒其君誦而立詢,因而相之,大逆也,宜發(fā)兵問其罪。”群臣皆曰:“可。”國舅詳袞蕭迪里諫曰:“國家連年征討,士卒抏敝。況陛下在諒陰,年谷不登,創(chuàng)痍未復(fù)。高麗小國,城壘完固,勝不為武,萬一失利,恐貽后悔。不如遣一介之使,告問其故,彼若伏罪則已,不然,興師未晚。”遼主狃于南伐之勝,不聽,丙午,詔諸道繕甲兵以備東征。
六月,庚戌,遼遣使告糴,詔雄州糴粟二萬石,賤價賑之。
知河中府楊舉正言本府父老僧道千二百九十人狀請車駕親祀后土,詔不許。
丙辰,頒諸州《釋奠玄圣文宣王廟》并《祭器圖》。
詔:“前歲陜西饑民有鬻子者,官為贖還其家。”
翰林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郭贄卒。帝以舊學(xué)故,親往哭之,輟朝三日,贈左仆射,謚文懿。贄喜延譽(yù)后進(jìn),宋白、趙昌言,皆其所薦也。
翰林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邢昺,被病請告。壬戌,帝親臨問,賜藥一奩。故事,非宗戚將相,無省疾臨喪之禮,惟郭贄與昺以恩舊特用之。及卒,輟朝二日,贈左仆射。洪湛之得罪也,昺力居多,王欽若德之,昺被寵幸,亦欽若左右之。
秋,七月,丙申,戶部尚書溫仲舒卒,贈左仆射,謚恭肅。仲舒少與呂蒙正契厚,又同登第。仲舒黜廢累年,蒙正居中書,極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論薄之。
己亥,詔:“南宮、北宅大將軍已下各赴書院講經(jīng)史。諸子十歲以上并須入學(xué),每日授經(jīng)書,至午后乃罷;仍委侍教教授、伴讀官誘勸,無令廢惰。”
辛丑,文武官、將校、耆艾、道釋三萬馀人詣闕請祀汾陰后土,不允。表三上,八月,丁未朔,詔以來年春有事于汾陰。
戊申,以知樞密院事陳堯叟為祀汾陰經(jīng)度制置使,翰林學(xué)士李宗諤副之。
河北轉(zhuǎn)運(yùn)使李士衡獻(xiàn)錢帛三十萬以佐用度,詔褒之。
己酉,發(fā)陜西、河?xùn)|兵五千人赴汾陰給役,置急腳遞鋪,出廄馬,增驛傳遞鋪卒至八千馀人。
庚戌,命翰林學(xué)士晁迥、楊億等與太常禮院詳定祀汾陰儀注。
詔:“汾陰路禁弋獵,不得侵占民田,如東封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