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三十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陽赤奮若六月,凡一年有奇
有司言圣祖母未有宮殿,望遣官于兗州曲阜縣壽丘奏告,從之。
丙子,群臣上尊號曰崇文廣武感天尊道應真佑德上圣欽明仁孝,不允;表三上,從之。詔俟尊冊圣祖畢受冊。
丁丑,謁謝啟圣院太宗神御殿。禮畢,詔于龍圖閣取太平興國中舒州所獲誌公石以示輔臣,加謚誌公曰真覺,遣知制誥陳堯咨詣蔣山致祭;后又加謚曰道林真覺,令公私無得斥誌公名。
戊寅,改兗州曲阜縣為仙源縣,建景靈宮、太極觀于壽丘,以奉圣祖及圣祖母。
有司言:“唐太清宮樂章皆明皇所作,今崇奉玉皇、圣祖及祖宗配位樂章,請帝自為之!蔽熳,內出樂章十六曲以示輔臣,文舞曰《發祥流慶》,武舞曰《降真觀德》。
十一月,甲午朔,遼群臣上遼主尊號曰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廣孝聰睿昭圣神贊天輔皇帝,大赦,改元開泰,改幽都府為析津府,薊北縣為析津縣,幽都縣為宛平縣,覃恩中外。
癸卯,遼以前遼州錄事張庭美六世同居,儀坤州劉興允四世同居,各給復三年。
甲辰,遼西北招討使蕭托云奏準布沿邊諸部皆叛,西北路招討都監蕭孝穆進軍哈屯城,準布結五群牧長紥拉阿都等,謀中外相應,孝穆悉誅之,乃嚴備御以待,馀黨皆潰。
己酉,詔:“黃帝故事,自今凡降書詔,非圣母文字外,不得引用!睍r學士院撰承天節教坊宴辭,中有“大電繞樞”之語,帝命宰相諭旨易之,因降是詔。
壬子,改朗州為鼎州。
是月,初置玉清昭應宮使,令宰臣王旦為之。
十二月,丙寅,遼奉遷南京諸帝石像于中京觀德殿,景宗及宣獻皇后于上京五鸞殿。
先是詔丁謂等于京城擇地建宮以奉圣祖,謂等奏:“司天少監王熙元言:按《天文志》,太微宮南有天廟星,乃帝王祖廟也,宜就大內之丙地。”乃得錫慶院吉地,即令謂等與內侍鄧守恩修建。戊辰,詔上新宮名曰景靈。
有司請改玄武、玄冥、玄弋、玄枵并為“真”字,詔可。
壬申,改謚玄圣文宣王為至圣文宣王。
遼賑奉圣州饑。
己卯,知天雄軍寇準奏獄空,詔獎之。
庚辰,遼賜皇弟秦晉國王隆慶鐵券。
癸未,劉晨言殿中高可坦、中京留守推官李可舉治獄明允,遼主超遷之。
甲申,遼詔:“諸道水災,民有質男女者,自明年正月始,日計傭錢十文,價折傭盡,退還其家!
歸州言其居民本新羅所遷,未習文字,請設學;從之。
丁亥,立德妃劉氏為皇后。后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帝每巡幸,必以從。衣不纖靡,與諸宮人無少異。莊穆既崩,中宮虛位,帝即欲立之,后固辭。良久,將降詔,宰相王旦忽以病在告,后疑旦有它議,復固辭。于是中書門下請早正母儀,后卒得立。凡處置宮闈事,多外援故實,無不適當者。帝朝退,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預聞之。
己丑,遼命諸鎮建宣敕樓。
大中祥符六年遼開泰二年。癸丑,一零一三年
春,正月,癸巳朔,司天言五星一色。
遼以大冊禮成,邢抱質加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王繼忠為中京留守、檢校太師,戶部侍郎劉涇加工部尚書,駙馬蕭紹宗加檢校太師,耶律康溫加政事令,封幽王,以裴元感為翰林承旨,邢祥為給事中,呂用中翰林學士,呂德推樞密直學士。
先是遼主獵云中,故事,車駕經行,長吏當有所獻,云中節度使進曰:“臣境無它產,惟幕僚張儉,一代之寶,愿以為獻。”遼主嘗夢四人侍側,賜食,人二口,至是聞儉名,始悟,召見,容止樸野,訪及世務,占奏三十馀事,由此顧遇特異,以為政事舍人。
庚子,詔:“自今凡更定事宜,并令中書、樞密院參詳施行!
丁未,遼主如瑞鹿原。北院樞密使耶律華格加政事令,封豳王。
戊申,詔:“內臣將命于外,干預州縣公事,及所在官吏不即以聞,并置于罪。凡內臣出使,皆責知委狀,敢妄奏它事者,當伏軍令!弊孀谂f制也。
甲寅,帝謂宰臣曰:“群臣出任,受命后多以南北非便為訴。”向敏中曰:“國家任人,豈容自便!當須厘革!钡墼唬骸叭羲畏撬悖瑒t其心不安;心既不安,則何以久于其事?”王旦曰:“俛從人欲,實由圣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