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六十九
本性高抗不屈,持論堅正,制行純白,不可干以私,而篤朋友之義,堅若金鐵,人有片善,稱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知貢舉,取進士滿百人額;為讀卷官,增第一甲為三人。父官南中,貧,賣宅以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至不給。本未弱冠,聚徒以養親,殆二十年,歷仕通顯,猶僦屋以居。及卒,非賻贈幾不能給棺斂,執紼者近二千人,皆縉紳大夫、門生故吏及國子諸生,未嘗有一雜賓,時人榮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謚正獻。
弟褧,字顯夫,登泰定元年進士第,授校書郎,累官至翰林直學士,謚文清。褧嘗為監察御史,于朝廷政事,多所建明。其文學與本齊名,人稱之曰二宋云。
謝端
謝端,字敬德,蜀之遂寧人。宋末,蜀士多避兵江陵,因家焉。端幼穎異,五六歲能吟詩,十歲能作賦。弱冠,與尚書宋本同師,明性理,為古文,又同教授江陵城中,以文學齊名,時號“謝宋”。史杠宣慰荊南,數加延禮,薦之姚燧,燧方以文章大名自負,少所許可,以所為文眎端,端一讀,即能指擿其用意所在,燧嘆獎不已,語人:“后二十年,若謝端者,豈易得哉!”用薦者署校官,不報。科舉法行,就試河南行省,中其舉,以內艱不會試。延祐五年,乃擢進士乙科。授承事郎、潭州路同知湘陰州事。歲滿,入為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盜入太廟,失第八室黃金主,坐罷去。端禮官,非典守,不當坐,亦不辨。尋除翰林修撰,升待制,以選為國子司業,遂為翰林直學士,階太中大夫。
端善為政,筮仕湘陰,猾吏束手,不敢舞文法,豪民無賴者遠避去。部使者行部,旁郡滯訟,皆諉端讞,端剖決如流,績譽籍然。其文章嚴謹有法,寧約近瘠,無奢滋駁。居翰林久,至順、元統以來,國家崇號,慈極升祔先朝,加封宣圣考妣,制冊多出其手。預修文宗、明宗、寧宗三朝實錄,及累朝功臣列傳,時稱其有史才。初,文宗建奎章閣,搜羅中外才俊置其中,嘗語阿榮曰:“當今文學之士,朕惟未識謝端。”亡何,文宗崩,竟不及用端。端又與趙郡蘇天爵同著《正統論》,辨金、宋正統甚悉,世多傳之。至元六年卒,年六十二。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而謝端其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