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 志第四十
修內司,秩從五品,掌營修內府之事。大使一員,從五品;副使三員,正七品;直長三員,正八品。至元八年置。
祗應司,秩從五品,掌妝鑾油染裱褙之事。大使一員,從五品;副使二員,正七品;直長三員,正八品。
器物局,秩從五品,掌造鐵器,內府營造釘線之事,大使一員,副使一員,直長二員。
儀鸞局,秩正五品,大使二員,副使三員,直長二員。至大四年,罷典設署,改置為局。
兵馬司,秩正四品,指揮使三員,副指揮使二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司吏八人。至元二十九年置。
警巡院,秩正六品,達魯花赤一員,警巡使一員,副使二員,判官二員,司吏八人。
開平縣,秩正六品,達魯花赤一員,尹一員,丞一員,主簿一員,尉一員,典史一員,司吏八人。
平盈庫,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三十年置。
萬盈庫,達魯花赤、監支納、大使、副使各一員。中統初置。
廣積倉,達魯花赤、監支納、大使、副使各一員。中統初,置永盈倉。大德間,改為廣積倉。
萬億庫,秩正五品,達魯花赤一員,提舉一員,同提舉、副提舉各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司吏六人,譯史一人。至元二十三年置。
行用庫,提點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稅課提舉司,秩正五品,提舉二員,同提舉、副提舉、提控案牘各一員。元貞元年置。
八作司,品秩職掌,悉與大都左右八作司同,達魯花赤一員,提領、大使、副使各一員。至元十七年置。
餼廩司,掌諸王駙馬使客飲食,大使一員,副使一員。至元二年,置上都應辦所。延祐五年,改為餼廩司。
尚供總管府,秩正三品,掌守護東涼亭行宮,及游獵供需之事。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并正三品;同知一員,從四品;副總管一員,從五品;判官一員,正六品;經歷、知事、提控案牘各一員,令史、譯史、知印、奏差有差。至元十三年,置只哈赤八剌哈孫達魯花赤。延祐二年,改總管府。其屬附見。
香河等處巡檢司,巡檢一員,司吏一人。
景運倉,秩從五品,提點一員,從五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正七品。至元二十一年置。
法物庫,秩從九品,大使、副使各一員。至元二十九年置。
云需總管府,秩正三品,掌守護察罕腦兒行宮,及行營供辦之事。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并正三品;同知一員,從四品;副總管一員,從五品;判官一員,正六品;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延祐二年置。
大都路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二員,都總管一員,副達魯花赤二員,同知二員,治中二員,判官二員,推官二員,經歷二員,知事二員,提控案牘四員,照磨兼管勾一員,令史九十有五人,譯史二人,回回令史一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奏差二十一人。國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中統五年,稱中都路。至元九年,改號大都。二十一年,始專置大都路總管府,秩從三品,置都達魯花赤、都總管等官。二十七年,升為都總管府,進秩正三品,領府一、州十有一。凡本府官吏,唯達魯花赤一員及總管、推官專治路政,其余皆分任供需之事,故又號曰供需府焉。其屬附見:
大都路兵馬都指揮使司,凡二,秩正四品,掌京城盜賊奸偽鞫捕之事,都指揮使二員,副指揮使五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一員,吏十四人。至元九年,改千戶所為兵馬司,隸大都路。而刑部尚書一員提調司事,凡刑名則隸宗正,且為宗正之屬。二十九年,置都指揮使等官,其后因之。一置司于北城,一置司于南城。
司獄司,凡三,秩正八品,司獄一員,獄丞一員,獄典二人,掌囚系獄具之事。一置于大都路,一置于北城兵馬司,通領南城兵馬司獄事。皇慶元年,以兩司異禁,遂分置一司于南城。
左、右警巡二院,秩正六品,達魯花赤各一員,使各一員,副使、判官各三員,典史各三人,司吏各二十五人。至元六年置。領民事及供需,視大都路。大德五年,分置供需院,以副使、判官、典史各一員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