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絕卷第二
吳兩倉,春申君所造。西倉名曰均輸,東倉周一里八步。后燒。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東倉為屬縣屋,不成。
吳市者,春申君所造,闕兩城以為市。在湖里。
吳諸里大闬,春申君所造。
吳獄庭,周三里,春申君時(shí)造。
土山者,春申君時(shí)治以為貴人冢次,去縣十六里。
楚門,春申君所造。楚人從之,故為楚門。
路丘大冢,春申君客冢。不立,以道終之。去縣十里。
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吳。三年,幽王征春申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為假君治吳。十一年,幽王征假君與春申君,并殺之。二君治吳凡十四年。后十六年,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更名大越為山陰也。春申君姓黃,名歇。
巫門外罘罳者,春申君去吳,假君所思處也。去縣二十三里。
壽春東鳧陵亢者,古諸侯王所葬也。楚威王與越王無疆并。威王后烈王,子幽王,后懷王也。懷王子頃襄王也,秦始皇滅之。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馬塘,湛以為陂,治陵水道到錢唐,越地,通浙江。秦始皇發(fā)會(huì)稽適戍卒,治通陵高以南陵道,縣相屬。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壞諸侯郡縣城。
太守府大殿者,秦始皇刻石所起也。到更始元年,太守許時(shí)燒。六年十二月乙卯鑿官池,東西十五丈七尺,南北三十丈。
漢高帝封有功,劉賈為荊王,并有吳。賈筑吳市西城,名曰定錯(cuò)城,屬小城,北到平門,丁將軍筑治之。十一年,淮南王反,殺劉賈。后十年,高皇帝更封兄子濞為吳王,治廣陵,并有吳。立二十一年,東渡之吳,十日還去。立四十二年,反。西到陳留縣,還奔丹陽,從東歐。越王弟夷烏將軍殺濞。東歐王為彭澤王,夷烏將軍今為平都王。濞父字為仲。
匠門外信士里東廣平地者,吳王濞時(shí)宗廟也。太公、高祖在西,孝文在東。去縣五里。永光四年,孝元帝時(shí),貢大夫請(qǐng)罷之。
桑里東今舍西者,故吳所畜牛、羊、豕、雞也,名為牛宮。今以為園。
漢文帝前九年,會(huì)稽并故鄣郡。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陰。前十六年,太守治吳郡,都尉治錢唐。
漢孝景帝五年五月,會(huì)稽屬漢。屬漢者,始并事也。漢孝武帝元封元年,陽都侯歸義,置由鐘。由鐘初立,去縣五十里。
漢孝武元封二年,故鄣以為丹陽郡。
天漢五年四月,錢唐浙江岑石不見,到七年,岑石復(fù)見。
越王句踐徙瑯邪,凡二百四十年,楚考烈王并越于瑯邪。后四十余年,秦并楚。復(fù)四十年,漢并秦。到今二百四十二年。句踐徙瑯邪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