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二十九 起柔兆攝提格,盡昭陽作噩,凡八年
丙戌,突厥毗伽可汗遣其大臣梅祿啜入貢。吐蕃之寇瓜州也,遺毗伽書,欲與之俱入寇,毗伽并獻其書。上嘉之,聽于西受降城為互市,每歲赍縑帛數十萬匹就市戎馬,以助軍旅,且為監牧之種,由是國馬益壯焉。
閏月,庚子,吐蕃贊普與突騎施蘇祿圍安西城,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破之。回紇承宗族子瀚海司馬護輸,糾合黨眾為承宗報仇。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毚,中"兔改大"〉帥精騎邀之于肅州。還,至甘州南鞏筆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毚,中"兔改大"〉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汝也。"君〈毚,中"兔改大"〉帥左右數十人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護輸殺君〈毚,中"兔改大"〉,載其尸奔吐蕃;涼州兵追及之,護輸棄尸而走。
庚申,車駕發東都,冬,己卯,至西京。
辛巳,以左金吾衛大將軍信安王祎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祎,恪之孫也。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時王君〈毚,中"兔改大"〉新敗,河、隴震駭。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為判官,與君〈毚,中"兔改大"〉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浸安。寬,漼之從弟也。仙客本鶉觚小吏,以才干軍功累遷至河西節度判官,為君〈毚,中"兔改大"〉腹心。
嵩又奏以建康軍使河北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帥馀眾筑故城。板干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斗志。守珪曰:"彼眾我寡,人瘡痍之馀,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乃于城上置酒作樂。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守珪縱兵擊之,虜敗走。守珪乃修復城市,收合流散,皆復舊業。朝廷嘉其功,以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珪為都督。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于吐蕃,云與中國通謀,贊普召而誅之;吐蕃由是少衰。
十二月,戊寅,制以吐蕃為邊患,令隴右道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二萬人集會州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互出兵腹背擊之。
乙亥,上幸驪山溫泉;丙戌,還宮。
開元十六年戊辰,公元七二八年
春,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于曲子城。
甲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為戶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撫使。
乙卯,春、瀧等州獠陳行范、廣州獠馮璘、何游魯反,陷四十馀城。行范稱帝,游魯稱定國大將軍,璘稱南越王,欲據嶺表;命內侍楊思勖發桂州及嶺北近道兵討之。
丙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檢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溝渠堤堰決九河使。融請用《禹貢》九河故道開稻田,并回易陸運錢,官收其利;興役不息,事多不就。
二月,壬申,以尚書右丞相致仕張說兼集賢院學士。說雖罷政事,專文史之任,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訪之。
壬辰,改彍騎為左右羽林軍飛騎。
秋,七月,吐蕃大將悉末郎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
八月,乙巳,特進張說上《開元大衍歷》,行之。
辛卯,右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于祁連城下。時吐蕃復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冬,十月,己卯,上幸驪山溫泉;己丑,還宮。
十一月,癸巳,以河西節度副大使蕭嵩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十二月,丙寅,敕:"長征兵無有還期,人情難堪;宜分五番,歲遣一番還家洗沐,五年酬勛五轉。"
是歲,制戶籍三歲一定,分為九等。
楊思勖討陳行范,至瀧州,破之,擒何游魯、馮璘。行范逃于云際、盤遼二洞,思勖追捕,竟生擒,斬之,凡斬首六萬。思勖為人嚴,偏裨白事者不敢仰視,故用兵所向有功。然性忍酷,所得俘虜,或生剝面皮,或以刀剺發際,掣去頭皮;蠻夷憚之。
開元十七年己巳,公元七二九年
春,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張守素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殺獲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