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七十六 起旃蒙單閼,盡柔兆執徐,凡二年
李克用遣掌書記李襲吉入謝恩,密言于上曰:"比年以來,關輔不寧,乘此勝勢,遂取鳳翔,一勞永逸,時不可失。臣屯軍渭北,專俟進止。"上謀于貴近,或曰:"茂貞復滅,則沙陀大盛,朝廷危矣!"上乃賜克用詔,褒其忠款,而言:"不臣之狀,行瑜為甚。自朕出幸以來,茂貞、韓建自知其罪,不忘國恩,職貢相繼,且當休兵息民。"克用奉詔而止。既而私于詔使曰:"觀朝廷之意,似疑克用有異心也。然不去茂貞,關中無安寧之日。"又詔免克用入朝,將佐或言:"今密邇闕庭,豈可不入見天子,!"克用猶豫未決,蓋寓言于克用曰:"向者王行瑜輩縱兵狂悖,致鑾輿播越,百姓奔散。今天子還未安席,人心尚危,大王若引兵渡渭,竊恐復驚駭都邑。人臣盡忠,在于勤王,不在入覲,愿熟圖之!"克用笑曰:"蓋寓尚不欲吾入朝,況天下之人乎!"乃表稱:"臣總帥大軍,不敢徑入朝覲,且懼部落士卒侵擾渭北居人。"辛亥,引兵東歸。表至京師,上下始安。詔賜河東士卒錢三十萬緡。克用既去,李茂貞驕橫如故,河西州縣多為茂貞所據,以其將胡敬璋為河西節度使。
朱全忠之去兗州也,留葛從周將兵守之,朱瑾閉城不復出,從周將還,乃揚言"天平、河東救兵至,引兵西北邀之,"夜半,潛歸故寨。瑾以從周精兵悉出,果出兵攻寨。從周突出奮擊,殺千馀人,擒其都將孫漢筠而還。
加鎮海節度使錢镠兼侍中。
彰義節度使張鐇薨,以其子璉權知留后。
朱瑄、朱瑾屢為朱全忠所攻,民失耕稼,財力俱弊。告急于河東,李克用遣大將史儼、李承嗣將數千騎假道于魏以救之。
安州防御使家晟與朱全忠親吏蔣玄暉有隙,恐及禍,與指揮使劉士政、兵馬監押陳可璠將兵三千襲桂州,殺經略使周元靜而代之。晟醉侮可璠,可璠手刃之,推士政知軍府事,可璠自為副使。詔即以士政為桂管經略使。玄暉,吳人也。
乾寧三年丙辰,公元八九六年
春,正月,西川將王宗夔攻拔龍州,殺刺史田昉。丁已,劉建鋒遣都指揮使馬殷將兵討蔣勛,攻定勝寨,破之。
辛未,安仁義以舟師至湖州,欲渡江應董昌,錢镠遣武勇都指揮使顧全武、都知兵馬使許再思守西陵,仁義不能度。昌遣其將湯臼守石城,袁邠守馀姚。
閏月,克用遣蕃、漢都指揮使李存信將萬騎假道于魏以救兗、鄆,軍于莘縣。朱全忠使人謂羅弘信曰:"克用志吞河朔,師還之日,貴道可憂。"存信戢眾不嚴,侵暴魏人。弘信怒,發兵三萬夜襲之。存信軍潰退。保洺州,喪士卒什二三,委棄資糧兵械萬樓;史儼、李承嗣之軍隔絕不得還。弘信自是與河東絕,專志于汴。金忠方圖兗、鄆,畏弘信議其后,弘信每有贈遺,全忠必對使者北向拜授之,曰:"六兄于予,倍年以長,固非諸鄰之比。"弘信信之,全忠以是得專意東方。
丁亥,果州刺史張雄降于王建。
二月,戊辰,顧全武、許再思敗湯臼于石城。上用楊行密之請,赦董昌,復其官爵;錢镠不從。以通王滋判侍衛諸將事。
朱全忠薦兵部尚書張浚,上欲復相之;李克用表請發兵擊全忠,且言"浚朝為相,臣則夕至闕庭!"京師震懼,上下詔和解之。
三月,以天雄留后李繼徽為節度使。
保大節度使李思孝表請致仁,薦弟思敬自代,詔以思孝為太師,致仕,思敬為保大留后。
朱全忠遣龐師古將兵伐鄆州,敗鄆兵于馬頰,遂抵其城下。
己酉,顧全武等攻馀姚,明州刺史黃晟遣兵助之;董昌遣其將徐章救馀姚,全武擊擒之。
夏,四月,辛酉,河漲,將毀滑州城,朱全忠命決為二河,夾滑城而東,為害滋甚。
李克用擊羅弘信,攻洹水,殺魏兵萬馀,進攻魏州。
武安節度使劉建鋒既得志,嗜酒,不親政事。長直兵陳贍妻美,建鋒私之。贍袖鐵撾擊殺建鋒;諸將殺贍,迎行軍司馬張佶為留后。佶將入府,馬忽踶嚙,傷左髀。時馬殷攻邵州未下,佶謝諸將曰:"馬公勇而有謀,寬厚樂善,吾所不及,真乃主也。"乃以牒召之。殷猶豫未行,聽直軍將汝南姚彥章說殷曰:"公與劉龍驤、張司馬,一體人也,今龍驤遇禍,司馬傷髀,天命人望,舍公尚誰屬哉!"殷乃使親從都指揮使李瓊留攻邵州,徑詣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