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七十六 起旃蒙單閼,盡柔兆執徐,凡二年
乙己,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胤同平章事,充武安節棄使。上以胤,崔昭緯之黨也,故出之。
丙午,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陸扆為戶部侍郎、同平章事。扆,陜人也。
水部郎中何迎表薦國子《毛詩》博士襄陽朱樸,才如謝安,道士許巖士亦薦樸有經濟才。上連日召對,樸有口辯,上悅之,曰:"朕雖非太宗,得卿如魏征矣。"賜以金帛,并賜何迎。
以徐彥若為大明宮留守,兼京畿安撫制置等使。
楊行密表請上遷都江淮,王建請上幸成都。
宰相畏韓建,不敢專決政事。八月,丙辰,詔建關議朝政;建上表固辭,乃止。韓建移檄諸道,令共輸資糧詣行在。李克用聞之,嘆曰:"去歲從余言,豈有今日之患!"又曰:"韓建天下癡物,為賊臣弱帝室,是不為李茂貞所擒,則為朱全忠所虜耳!"因奏將與鄰道發兵入援。
加錢镠兼中書令。
癸丑,以王建為鳳翔西面行營招討使。
甲寅,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王摶同平章事,充威勝節度使。
上憤天下之亂,思得奇杰之士不次用之。國子博士朱樸自言:"得為宰相,月馀可致太平。"上以為然。乙丑,以樸為左諫議大夫、同平章事。樸為人庸鄙迂僻,無它長。制出,中外大驚。丙寅,加韓建兼中書令。
九月,庚辰,升福建為威武軍,以觀察使王潮節度使。
以湖南留后馬殷判湖南軍府事。殷以高郁為謀主。郁,揚州人也。殷畏楊行密、成汭之強,議以金帛結之,高郁曰:"成汭不足畏也,行密公之仇。雖以萬金賂之,安肯為吾援乎!不若上奉天子,下撫士民,訓卒厲兵,以修霸業,則誰與為敵矣。"殷從之。
崔胤出鎮湖南,韓建之志也。胤密求援于朱全忠,且教之營東都宮闕,表迎車駕,且全忠與河南尹張全義表請上廷都洛陽,全忠仍請以兵二萬迎車駕,且言崔胤忠臣,不宜出外。韓建懼,復奏召胤為相,遣使諭全忠以且宜安靜,全忠乃止。乙未,復以胤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崔遠同平章事。遠,珙弟玙之孫也。丁酉,貶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陸扆為硤州刺史。崔胤恨扆代己,誣扆,云黨于李茂貞而貶之。
己亥,以朱樸兼判戶部,凡軍旅財賦之事,上一以委之。以孫偓為鳳翔四面行營都統,又以前定難節度使李思諫為靜難節度使,兼副都統。
以保大留后李思敬為節度使。河東將李存信攻臨清,敗汴將葛從周于宗城北,乘勝至魏州北門。
冬,十月,壬子,加孫偓行營節度、招討、處置等使。丁已,以韓健權知京兆尹,兼把截使。戊午,李茂貞上表請罪,愿得自新,仍獻助修宮室錢;韓建復佐佑之,竟不出師。
錢镠令兩浙吏民上表,請以镠兼領浙東;朝廷不得已,復以王摶為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以镠為鎮海、威勝兩軍度使。丙子,更名威勝曰鎮東軍。
李克用自將攻魏州,敗魏兵于白龍潭,追至觀音門。朱全忠復遣葛從周救之,屯于洹水,全忠以大軍繼之。克用乃還。
加河中節度使王珂同平章事。
十一月,朱全忠還大梁,復遣葛從周東會龐師古,攻鄆州。
湖州刺史李師悅求旌節,詔置忠國軍于湖州,以師悅為節度使。賜告身旌節者未入境,戊子,師悅卒。楊行密表師悅子前綿州刺史彥徽知州事。
淮南將安仁義攻婺州。
十二月,東川兵焚掠漢、眉、資簡之境。
清海節度使薛王知柔行至湖南,廣州牙將盧琚、譚弘玘據境拒之,使弘玘守端州。弘玘結封州刺史劉隱,許妻以女。隱偽許之,托言親迎,伏甲舟中,夜入端州,斬弘玘;遂襲廣州,斬琚;具軍容迎知柔入視事,知柔表隱為行軍司馬。
《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