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紀三 起重光協洽三月,盡昭陽作噩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九月,帝疾稍愈,聞晉、趙謀入寇,自將拒之。戊戌,以張宗奭為西都留守。庚子,帝發洛陽。甲辰,至衛州,方食,軍前奏晉軍已出井陘。帝遽命輦北趣邢洺,晝夜倍道兼行。丙午,至相州,聞晉兵不出,乃止。相州刺史李思安不意帝猝至,落然無具,坐削官爵。
湖州刺史錢鏢酗酒殺人,恐吳越王镠罪之,冬,十月,辛亥朔,殺都監潘長、推官鐘安德,奔于吳。
晉王聞燕主守光稱帝,大笑曰:"俟彼卜年,吾當問其鼎矣。"張承業請遣使致賀以驕之,晉王遣太原少尹李承勛往。承勛至幽州,用鄰藩通使之禮。燕之典客者曰:"吾主帝矣,公當稱臣庭見。"承勛曰:"吾受命于唐朝為太原少尹,燕王自可臣其境內,豈可臣它國之使乎!"守光怒,囚之數日,出而問之曰:"臣我乎!"承勛曰:"燕王能臣我王,則我請為臣,不然,有死而已!"守光竟不能屈。
蜀主如利州,命太子監國。決云軍虞候王琮敗岐兵,執其將李彥太,俘斬三千五百級。乙卯,捉生將彭君集破岐二寨,俘斬三千級。王寂侃遣裨將林思諤自中巴間行至泥溪,見蜀主告急,蜀主命開道都指揮使王宗弼將兵救安遠,及劉知俊戰于斜谷,破之。
甲寅夜,帝發相州,乙卯,至洹水。是夜,邊吏言晉、趙兵南下,帝即時進軍,丙辰,至魏縣。或告云:"沙陀至矣!"士卒恟懼,多逃亡,嚴刑不能禁。即而復告云無寇,上下始定。戊午,貝州奏晉兵寇東武,尋引去。帝以夾寨、柏鄉屢失利,故力疾北巡,思一雪其恥,意郁郁,多躁忿,功臣宿將往往以小過被誅,眾心益懼。既而晉、趙兵竟不出。十一月,壬午,帝南還。燕主守光集將吏謀攻易定,幽州參軍景城馮道以為未可,守光怒,系獄,或救之,得免。道亡奔晉,張承業薦于晉王,以為掌書記。丁亥,王處直告難于晉。
懷州刺史開封段明遠妹為美人。戊子,帝至獲嘉,明遠饋獻豐備,帝悅。
庚寅,保塞節度使高萬興奏遣都指揮使高萬金將兵攻鹽州,刺史高行存降。
壬辰,帝至洛陽,疾復作。
蜀王宗弼敗岐兵于金牛,拔十六寨,俘斬六千馀級,擒其將郭存等。丙申,王宗鐬、王宗播敗岐兵于黃牛川,擒其將蘇厚等。丁酉,蜀主自利州如興元,援軍既集,安遠軍望其旗,王宗侃等鼓噪而出,與援軍夾攻岐兵,大破之,拔二十一寨,斬其將李廷志等。己亥,岐兵解圍遁去。唐道襲先伏兵于斜谷邀擊,又破之。庚子,蜀主西還。
岐王左右石簡颙讒劉知俊于岐王,王奪其兵。李繼崇言于王曰:"知俊壯士,窮來歸我,不宜以讒廢之。"王為之誅簡颙以安之。繼崇召知俊舉族居于秦州。
戊申,燕主守光將兵二萬寇易定,攻容城。王處直告急于晉。
十二月,乙卯,以朗州留后馬賨為永順節度使、同平章事。
鎮南留后盧延昌游獵無度,百勝軍指揮使黎球殺之,自立;將殺譚全播,全播稱疾請老,乃免。丙辰,以球為虔州防御使。未幾,球卒,牙將李彥圖代知州事,全播愈稱疾篤。劉巖聞全播病,發兵攻韶州,破之,刺史廖爽奔楚,楚王殷表為永州刺史。
丁巳,蜀主至成都。
戊午,以靜海留后曲美為節度使。
癸亥,以靜江行軍司馬姚彥章為寧遠節度副使,權知容州,從楚王殷之請也。劉巖遣兵攻容州,殷遣都指揮使許德勛以桂州兵救之;彥章不能守,乃遷容州士民及其府藏奔長沙,巖遂取容管及高州。
甲子,晉王遣蕃漢馬步總管周德威將兵三萬攻燕,以救易定。
是歲,蜀主以內樞密使潘炕為武泰節度使,炕從弟宣徽南院使峭為內樞密使。
乾化二年壬申,公元九一二年
春,正月,德威東出飛狐,與趙王將王德明、義武將程巖會于易水。丙戌,三鎮兵進攻燕祁溝關,下之;戊子,圍涿州。刺史劉知溫城守,劉守奇之客劉去非大呼于城下,謂知溫曰:"河東小劉郎來為父討賊,何豫汝事而堅守邪?"守奇免胄勞之,知溫拜于城上,遂降。周德威疾守奇之功,譖諸晉王,王召之,守奇恐獲罪,與去非及進士趙鳳來奔,上以守奇為博州刺史。去非、鳳,皆幽州人也。先是,燕主守光籍境內丁壯,悉文面為兵,雖士人不免,鳳詐為僧奔晉,守奇客之。丁酉,德威至幽州城下,守光來求救。二月,帝疾小愈,議自將擊鎮、定以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