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紀一 起強圉協洽正月,盡四月,不滿一年
帝以從弟北京馬軍都指揮使信領義成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武節都指揮使史弘肇領忠武節度使,充步軍都指揮使,右都押牙楊邠權樞密使,蕃漢兵馬都孔目官郭威權副樞密使,兩使都孔目官南樂王章權三司使。
癸亥,立魏國夫人李氏為皇后。
契丹主見所過城邑丘墟,謂蕃、漢群臣曰:"致中國如此,皆燕王之罪也。"顧張礪曰:"爾亦有力焉。"
甲子,帝以河東節度判官長安蘇逢吉、觀察判官蘇禹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禹珪,密州人也。
振武節度使、府州團練使折從遠入朝,更名從阮,置永安軍于府州,以從阮為節度使。又以河東左都押牙劉銖為河陽節度使。銖,陜人也。
契丹昭義節度使耿崇美屯澤州,將攻潞州。乙丑,詔史弘肇將步騎萬人救之。
丙寅,以王守恩為昭義節度使,高允權為彰武節度使,又以岢嵐軍使鄭廉為忻州刺史,領彰國節度使兼忻、代二州義軍都部署。丁卯,以緣河巡檢使閻萬進為嵐州刺史,領振武節度使兼嵐、憲二州義軍都制置使。帝聞契丹北歸,欲經略河南,故以弘肇為前驅,又遣謙萬進出北方以分契丹兵勢。萬進,并州人也。
契丹主以船數十艘載晉鎧仗,將自汴溯河歸其國,命寧國都虞候榆次武行德將士卒千馀人部送之。至河陰,行德與將士謀曰:"今為虜所制,將遠去鄉里。人生會有死,安能為異域之鬼乎!虜勢不能久留中國,不若共逐其黨,堅守河陽,以俟天命之所歸者而臣之,豈非長策乎!"眾以為然。行德即以鎧仗授之,相與殺契丹監軍使。會契丹河陽節度使崔廷勛以兵送耿崇美之潞州,行德遂乘虛入據河陽,眾推行德為河陽都部署。行德遣弟行友奉蠟表間道詣晉陽。
契丹遣武定節度使方太詣洛陽巡檢,至鄭州。州有戍兵,共迫太為鄭王。梁嗣密王朱乙逃禍為僧,嵩山賊帥張遇得之,立以為天子,取嵩岳神袞冕以衣之,帥眾萬馀襲鄭州,太擊走之。太以契丹尚強,恐事不濟,說諭戍兵,欲與之俱西,眾不從,太自西門逃奔洛陽。戍兵既失太,反譖太于契丹,云脅我為亂。太遣子師朗自訴于契丹,契丹將麻荅殺之,太無以自明。會群盜攻洛陽,契丹留守劉晞棄城奔許州,太乃入府行留守事,與巡檢使潘環擊群盜卻之,張遇殺朱乙請降。伊闕賊帥自稱天子,誓眾于南郊壇,將入洛陽,太逆擊,走之。太欲自歸于晉陽,武行德使人誘太曰:"我裨校也,公舊鎮此地,今虛位相待。"太信之,至河陽,為行德所殺。
蕭翰遣高謨翰援送劉晞自許還洛陽,晞疑潘環構其眾逐己,使謨翰殺之。
戊辰,武行友至晉陽。
庚午,史弘肇奏遣先鋒將馬誨擊契丹,斬首千馀級。時耿崇美,崔廷勛至澤州,聞弘肇兵已入潞州,不敢進,引眾而南。弘肇遣誨追擊,破之,崇美、廷勛與奚王拽剌退保懷州。
辛未,以武行德為河陽節度使。
契丹主聞河陽亂,嘆曰:"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諸道括錢,一失也;令上國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諸節度使還鎮,三失也。"
唐主以矯詔敗軍,皆陳覺、馮延魯之罪,壬申,詔赦諸將,議斬二人以謝中外。御史中丞江文蔚對仗彈馮延己、魏岑曰:"陛下踐阼以來,所信任者,延己、延魯、岑、覺四人而已,皆陰狡弄權,壅蔽聰明,排斥忠良,引用群小,諫爭者逐,竊議者刑,上下相蒙,道路以目。今覺、延魯雖伏辜,而延己、岑猶在,本根未殄,枝干復生。同罪異誅,人心疑惑。"又曰:"上之視聽,惟在數人,雖日接群臣,終成孤立。"又曰:"在外者握兵,居中者當國。"又曰:"岑、覺、延魯,更相違戾,彼前則我卻,彼東則我西。天生五材,國之利器,一旦為小人忿爭妄動之具。"又曰:"征討之柄,在岑折簡,帑藏取與,系岑一言。"唐主以文蔚所言為太過,怒,貶江州司士參軍。械送覺、延魯至金陵。宋齊丘以嘗薦覺使福州,上表待罪。詔流覺于蘄州,延魯于舒州。知制誥會稽徐鉉、史館修撰韓熙載上疏曰:"覺、延魯罪不容誅,但齊丘、延己為之陳請,故陛下赦之。擅興者不罪,則疆場有生事者矣;喪師者獲存,則行陳無效死者矣。請行顯戮以重軍威。"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