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十八 起柔兆困敦,盡閼逢涒灘,凡九年
初,安夷縣吏略妻卑湳種羌人婦,吏為其夫所殺,安夷長宗延追之出塞。種人恐見誅,遂共殺延而與勒姐、吾良二種相結為寇。于是燒當羌豪滇吾之子迷吾率諸種俱反,敗金城太守郝崇。詔以武威太守北地傅育為護羌校尉,自安夷徙居臨羌。迷吾又與封養種豪布橋等五萬馀人共寇隴西、漢陽。秋,八月,遣行車騎將軍馬防、長水校尉耿恭將北軍五校兵及諸郡射士三萬人擊之。第五倫上疏曰:"臣愚以為貴戚可封侯以富之,不當任以職事。何者?繩以法則傷恩,私以親則違憲。伏聞馬防今當西征,臣以太后恩仁,陛下至孝,恐卒有纖介,難為意愛。"帝不從。馬防等軍到冀,布橋等圍南部都尉于臨洮,防進擊,破之,斬首虜四千馀人,遂解臨洮圍;其眾皆降,唯布橋等二萬馀人屯望曲谷不下。
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紫宮。
帝納竇勛女為貴人,有寵。貴人母,即東海恭王女沘公主也。
第五倫上疏曰:"光武承王莽之馀,頗以嚴猛為政,后代因之,遂成風化;郡國所舉,類多辦職俗吏,殊未有寬博之選以應上求者也。陳留令劉豫,冠軍令駟協,并以刻薄之姿,務為嚴苦,吏民愁怨,莫不疾之。而今之議者反以為能,違天心,失經義;非徒應坐豫、協,亦宜譴舉者。務進仁賢以任時政,不過數人,則風俗自化矣。臣嘗讀書記,知秦以酷急亡國,又目見王莽亦以苛法自滅,故勤勤懇懇,實在于此。又聞諸王、主、貴戚,驕奢逾制,京師尚然,何以示遠!故曰:'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上善之。倫雖天性峭直,然常疾俗吏苛刻,論議每依寬厚云。
建初三年戊寅,公元七八年
春,正月,己酉,宗祀明堂,登靈臺,赦天下。
馬防擊布橋,大破之,布橋將種人萬馀降,詔征防還。留耿恭擊諸未服者,斬首虜千馀人,勒姐、燒何等十三種數萬人,皆詣恭降。恭嘗以言事忤馬防,監營謁者承旨,奏恭不憂軍事,坐征下獄,免官。
三月,癸巳,立貴人竇氏為皇后。
初,顯宗之世,治虖沱、石臼河,從都慮至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吏民苦役,連年無成,死者不可勝算。帝以郎中鄧訓為謁者,監領其事。訓考量隱括,知其難成,具以上言。夏,四月,己巳,詔罷其役,更用驢輦,歲省費億萬計,全活徒士數千人。訓,禹之子也。
閏月,西域假司馬班超率疏勒、康居、于窴、拘彌兵一萬人攻姑墨石城,破之,斬首七百級。
冬,十二月,丁酉,以馬防為車騎將軍。
武陵漊中蠻反。
是歲,有司奏遣廣平王羨、巨鹿王恭、樂成王黨俱就國。上性篤愛,不忍與諸王乖離,遂皆留京師。
建初四年己卯,公元七九年
春,二月,庚寅,太尉牟融薨。
夏,四月,戊子,立皇子慶為太子。
己丑,徙巨鹿王恭為江陵王,汝南王暢為梁王,常山王昞為淮陽王。
辛卯,封皇子伉為千乘王,全為平春王。
有司連據舊典,請封諸舅。帝以天下豐稔,方垂無事,癸卯,遂封衛尉廖為順陽侯,車騎將軍防為潁陽侯,執金吾光為許侯。太后聞之曰:"吾少壯時,但慕竹帛,志不顧命。今雖已老,猶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冀乘此道,不負先帝。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何意老志復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廖等并辭讓,愿就關內侯,帝不許。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上書辭位,帝許之。五月,丙辰,防、廖、光皆以特進就第。
甲戌,以司徒鮑昱為太尉,南陽太守桓虞為司徒。六月,癸丑,皇太后馬氏崩。帝既為太后所養,專以馬氏為外家,故賈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族無受寵榮者。及太后崩,但加貴人王赤綬,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御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千萬而已。
秋,七月,壬戌,葬明德皇后。
校書郎楊終建言:"宣帝博征群儒,論定《五經》于石渠閣。方今天下少事,學者得成其業,而章句之徒,破環大體。宜如石渠故事,永為后世則。"帝從之。冬,十一月,壬戌,詔太常:"將、大夫、博士、郎官及諸儒會白虎觀,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作《白虎議奏》,名儒丁鴻、樓望、成封、桓郁、班固、賈逵及廣平王羨皆與焉。固,超之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