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七 起柔兆攝提格,盡玄黓涒灘,凡七年
吳主大發眾集建業,揚聲欲入寇。揚州刺史諸葛誕使安豐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陸遜等已死,孫權年老,內無賢嗣,中無謀主。權自出則懼內釁卒起,癰疽發潰;遣將則舊將已盡,新將未信。此不過欲補〈衤定〉支黨,還自保護耳。"已而吳果不出。
是歲,雍、涼羌胡叛降漢,漢姜維將兵出隴右以應之,與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于洮西。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落降維,維徙之入蜀。淮進擊羌胡馀黨,皆平之。
正始九年戊辰,公元二四八年
春,二月,中書令孫資,癸巳,中書監劉放,三月,甲午,司徒衛臻各遜位,以侯就第,位特進。
夏,四月,以司空高柔為司徒,光祿大夫徐邈為司空。邈嘆曰:"三公論道之官,無其人則缺,豈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辭不受。
五月,漢費祎出屯漢中。自蔣琬及祎,雖身居于外,慶賞威刑,皆遙先咨斷,然后乃行。祎雅性謙素,當國功名,略與琬比。
秋,九月,以車騎將軍王凌為司空。
陪陵夷反,漢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之。
大將軍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擬于乘輿;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以為伎樂。作窟室,綺疏四周,數與其黨何晏等縱酒其中。弟羲深以為憂,數涕泣諫止之,爽不聽。爽兄弟數俱出游,司農沛國桓范謂曰:"總萬機,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閉城門,誰復內入者?"爽曰:"誰敢爾邪!"
初,清河、平原爭界,八年不能決。冀州刺史孫禮請天府所藏烈祖封平原時圖以決之。爽信清河之訴,云圖不可用,禮上疏自辨,辭頗剛切。爽大怒,劾禮怨望,結刑五歲。久之,復為并州刺史,往見太傅懿,有忿色而無言。懿曰:"卿得并州少邪?恚理分界失分乎?"禮曰:"何明公言之乖也!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魏室,上報明帝之托,下建萬世之勛。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懿曰:"且止,忍不可忍!"
冬,河南尹李勝出為荊州刺史,過辭太傅懿。懿令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懿不持杯而飲,粥皆流出沾胸。勝曰:"眾情謂明公舊風發動,何意尊體乃爾!"懿使聲氣才屬,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并州,并州近胡,好為之備!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托。"勝曰:"當還忝本州,非并州。"懿乃錯亂其辭曰:"君方到并州?"勝復曰:"當忝荊州。"懿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勛!"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馀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他日,又向爽等垂泣曰:"太傅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故爽等不復設備。
何晏聞平原管輅明于術數,請與相見。十二月,丙戌,輅往詣晏,晏與之論《易》。時鄧飏在坐,謂輅曰:"君自謂善《易》,而語初不及《易》中辭義,何也?"輅曰:"夫善《易》者不言《易》也。"晏含笑贊之曰:"可謂要言不煩也!"因謂輅曰:"試為作一卦,知位當至三公不?"又問:"連夢見青蠅數十,來集鼻上,驅之不去,何也?"輅曰:"昔元、凱輔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謙恭,享有多福,此非卜筮所能明也。今君侯位尊勢重,而懷德者鮮,畏威者眾,殆非小心求福之道也。又,鼻者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今青蠅臭惡而集之,位峻者顛,輕豪者亡,不可不深思也!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禮不履,然后三公可至,青蠅可驅也。"飏曰:"此老生之常譚。"輅曰:"夫老生者見不生,常譚者見不譚。"輅還邑舍,具以語其舅。舅責輅言太切至,輅曰:"與死人語,何所畏邪!"舅大怒,以輅為狂。
吳交趾、九真夷賊攻沒城邑,交部騷動。吳主以衡陽督軍都尉陸胤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境,喻以恩信,降者五萬馀家,州境復清。
太傅懿陰與其子中護軍師、散騎常侍昭謀誅曹爽。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二四九年
春,正月,甲午,帝謁高平陵,大將軍爽與弟中領軍羲、武衛將軍訓、散騎常侍彥皆從。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閉諸城門,勒兵據武庫,授兵出屯洛水浮橋,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據爽營,太仆王觀行中領軍事,據羲營。因奏爽罪惡于帝曰;"臣昔從遼東還,先帝詔陛下、秦王及臣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為念。臣言'太祖、高祖亦屬臣以后事,此自陛下所見,無所憂苦。萬一有不如意,臣當以死奉明詔。'今大將軍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僣擬,外則專權,破壞諸營,盡據禁兵,群官要職,皆置所親,殿中宿衛,易以私人,根據盤互,縱恣日甚,又以黃門張當為都監,伺察至尊,離間二宮,傷害骨肉,天下洶洶,人懷危懼。陛下便為寄坐,豈得久安!此非先帝詔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雖朽邁,敢忘往言!太尉臣濟等皆以爽為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衛,奏永寧宮,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輒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車駕;敢有稽留,便以軍法從事!'臣輒力疾將兵屯洛水浮橋,伺察非常。"爽得懿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為,留車駕宿伊水南,伐木為鹿角,發屯田兵數千人以為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