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四十一 起柔兆敦牂,盡旃蒙單閼,凡十年
三月,何熙軍到五原曼柏,暴疾,不能進;遣龐雄與梁慬、耿種將步騎萬六千人攻虎澤,連營稍前。單于見諸軍并進,大恐怖,顧讓韓琮曰:"汝言漢人死盡,今是何等人也!"乃遣使乞降,許之。單于脫帽徒跣,對龐雄等拜陳,道死罪。于是赦之,遇待如初,乃還所鈔漢民男女及羌所略轉賣入匈奴中者合萬馀人。會熙卒,即拜梁慬度遼將軍。龐雄還,為大鴻臚。
先零羌復寇褒中,鄭勤欲擊之,主簿段崇諫,以為"虜乘勝,鋒不可當,宜堅守待之。"勤不從,出戰,大敗,死者三千馀人,段崇及門下吏王宗、原展以身捍刃,與勤俱死。
徙金城郡居襄武。
戊子,杜陵園火。
癸巳,郡國九地震。
夏,四月,六州蝗。
丁丑,赦天下。
王宗、法雄與張伯路連戰,破走之,會赦到,賊以軍未解甲,不敢歸降。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議,皆以為當遂擊之,法雄曰:"不然。兵兇器,戰危事,勇不可恃,勝不可必。賊若乘船浮海,深入遠島,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罷兵以慰誘其心,勢必解散,然后圖之,可不戰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罷兵。賊聞,大喜,乃還所略人;而東萊郡兵獨未爭甲,賊復驚恐,遁走遼東,止海島上。
秋,七月,乙酉,三郡大水。
騎都尉任仁與羌戰累敗,而兵士放縱,檻車征詣延尉,死。護羌校尉段禧卒,復以前校尉侯霸代之,移居張掖。
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皇太后母新野君病,太后幸其第,連日宿止;三公上表固爭,乃還宮。冬,十月,甲戌,新野君薨,使司空護喪事,儀比東海恭王。鄧騭等乞身行服,太后欲不許,以問曹大家,大家上疏曰:"妾聞謙讓之風,德莫大焉。今四舅深執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如后有豪毛加于今日,誠恐推讓之名不可再得。"太后乃許之。乃服除,詔騭復還輔朝政,更授前封,騭等叩頭固讓,乃止。于是并奉朝請,位次三公下,特進、侯上,其有大議,乃詣朝堂,與公卿參謀。
太后詔陰后家屬皆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馀萬。
永初五年辛亥,公元一一一年
春,正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丙戌,郡國十地震。
己丑,太尉張禹免。甲申,以光祿勛潁川李修為太尉。
先零羌寇河東,至河內,百姓相驚,多南奔渡河,使北軍中候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詔魏郡、趙國、常山、中山繕作塢候六百一十六所。羌既轉盛,而緣邊二千石、令、長多內郡人,并無守戰意,皆爭上徙郡縣以避寇難。三月,詔隴西徒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徙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刈其禾稼,發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蹙劫掠,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仆妾,喪其太半。復以任尚為侍御史,擊羌于上黨羊頭山,破之,乃罷孟津屯。
夫馀王寇樂浪。
高句驪王宮與濊貊寇玄菟。
夏,閏四月,丁酉,赦涼州、河西四郡。
海郡張伯路復寇東萊,青州刺史法雄擊破之;賊逃還遼東,遼東人李久等共斬之,于是州界清靜。
秋,九月,漢陽人杜琦及弟季貢、同郡王信等與羌通謀,聚眾據上邽城。冬,十二月,漢陽太守趙博遣客杜習刺殺琦;封習討奸侯。杜季貢、王信等將其眾據樗泉營。
是歲,九州蝗,郡國八雨水。
永初六年壬子,公元一一二年
春,正月,甲寅,詔曰:"凡供薦新味,多非其節,或郁養強孰,或穿掘萌牙,味無所至而夭折生長,豈所以順時育物乎!《傳》曰:'非其時不食。'自今當奉祠陵廟及給御者,皆須時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種。
三月,十州蝗。
夏,四月,乙丑,司空張敏罷。己卯,以太常劉愷為司空。
詔建武元功二十八將皆紹封。
五月,旱。
丙寅,詔令中二千石下至黃綬,一切復秩。六月,壬辰,豫章員谿原山崩。
辛巳,赦天下。
侍御史唐喜討漢陽賊王信,破斬之。杜季貢亡,從滇零。是歲,滇零死,子零昌立,年尚少,同種狼莫為其計策,以季貢為將軍,別居丁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