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元年~十八年)
傳 九年春,王使來徵聘。夏,孟獻(xiàn)于聘于周,王以為有禮,厚賄之。
秋,取根牟,言易也。
滕昭公卒。
會于扈,討不睦也。陳侯不會。晉荀林父以諸侯之師伐陳。晉侯卒于扈,乃還。
冬,宋人圍滕,因其喪也。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示日服以戲于朝。泄冶諫曰:「公卿宣淫,民無效焉,且聞不令,君其納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請殺之,公弗禁,遂殺泄冶。孔子曰:「《詩》云:『民之多辟,無自立辟。』其泄冶之謂乎。」
楚子為厲之役故,伐鄭。
晉郤缺救鄭,鄭伯?dāng)〕䦷熡诹私韵玻ㄗ恿紤n曰:「是國之災(zāi)也,吾死無日矣。」
宣公十年
經(jīng) 十年春,公如齊。公至自齊。齊人歸我濟(jì)西田。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己巳,齊侯元卒。齊崔氏出奔衛(wèi)。公如齊。五月,公至自齊。癸巳,陳夏征舒弒其君平國。六月,宋師伐滕。公孫歸父如齊,葬齊惠公。晉人、宋人、衛(wèi)人、曹人伐鄭。秋,天王使王季子來聘。公孫歸父帥師伐邾,取繹。大水。季孫行父如齊。冬,公孫歸父如齊。齊侯使國佐來聘。饑。楚子伐鄭。
傳 十年春,公如齊。齊侯以我服故,歸濟(jì)西之田。
夏,齊惠公卒。崔杼有寵于惠公,高、國畏其逼也,公卒而逐之,奔衛(wèi)。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凡諸侯之大夫違,告于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則告,不然,則否。
公如齊奔喪。
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飲酒于夏氏。公謂行父曰:「征舒似女。」對曰:「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廄射而殺之。二子奔楚。
滕人恃晉而不事宋,六月,宋師伐滕。
鄭及楚平。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
秋,劉康公來報聘。
師伐邾,取繹。
季文子初聘于齊。
冬,子家如齊,伐邾故也。
國武子來報聘。
楚子伐鄭。晉士會救鄭,逐楚師于穎北。諸侯之師戍鄭。鄭子家卒。鄭人討幽公之亂,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謚之曰靈。
宣公十一年
經(jīng)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陳侯、鄭伯盟于辰陵。公孫歸父會齊人伐莒。秋,晉侯會狄于欑函。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
傳 十一年春,楚子伐鄭,及櫟。子良曰:「晉、楚不務(wù)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乃從楚。夏,楚盟于辰陵,陳、鄭服也。
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令尹蒍艾獵城沂,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干,稱畚筑,程土物,議遠(yuǎn)邇,略基趾,具□糧,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
晉郤成子求成于眾狄,眾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晉。秋,會于欑函,眾狄服也。是行也。諸大夫欲召狄。郤成子曰:「吾聞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繼,其從之也。《詩》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猶勤,況寡德乎?」
冬,楚子為陳夏氏亂故,伐陳。謂陳人無動,將討于少西氏。遂入陳,殺夏征舒,轘諸栗門,因縣陳。陳侯在晉。
申叔時使于齊,反,覆命而退。王使讓之曰:「夏征舒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諸侯討而戮之,諸侯、縣公皆慶寡人,女獨(dú)不慶寡人,何故」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哉」曰:夏征舒弒其君,其罪大矣,討而戮之,君之義也。抑人亦有言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諸侯之從也,曰討有罪也。今縣陳,貪其富也。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無乃不可乎?王曰:「善哉!」吾未之聞也。反之,可乎?對曰:「可哉!吾儕小人所謂取諸其懷而與之也。」乃復(fù)封陳,鄉(xiāng)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故書曰:「楚子入陳,納公孫寧、儀行父于陳。」書有禮也。
厲之役,鄭伯逃歸,自是楚未得志焉。鄭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晉。
宣公十二年
經(jīng) 十有二年春,葬陳靈公。楚子圍鄭。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zhàn)于邲,晉師敗績。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滅蕭。晉人、宋人、衛(wèi)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師伐陳。衛(wèi)人救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