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通用2篇)
幼兒園中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聯系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案例敘述,學生討論發言導入本課:
學生楊某,15歲。學習較好,但貪慕虛榮,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常因沒錢花而發愁。一天中午12點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學后巷,見該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脅該男生,迫使其交出財物。勒索了該男生300元人民幣,后被抓住。楊某的行為構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0天。
2、討論明確:少年違法也判刑
二、理論講解,法律是治國的工具。
以法治國,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必然要求。
三、聯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ā稇椃ā贰缎谭ā贰睹穹ㄍ▌t》《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 《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交通管理法規》)
2、常見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1)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
包括: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財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
(2)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
。3)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
。4)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行為
。5)民事侵權的行為
3、現身說法,談談自己的一件違法小事。
四、學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麗的爸媽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錢讓她自己安排兩天的生活。王麗:"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學玩,然而在王麗去找同學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攔住去路,威脅她交出錢來方可放過她,情急之中的王麗,會怎么對付這一場面呢(討論)
情景二:
近幾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惱,在放學的路上,總有幾個高年級的學生攔住他,向他索要錢物,并且威脅說,如果交不出錢來,就讓他嘗嘗拳腳的厲害。王威把這事告訴了中學剛畢業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帶了幾個同學,埋伏在路上,把那幾個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頓,并且逼著他們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錢。
[討論]王威錯在哪里報復心理怎樣產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樣直接受到傷害還有哪些情況容易使人萌發報復心理3,做一做:
1、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C)標志,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A、未成年人禁止進入B、禁止進入C、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2、李某身患殘疾,趙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開玩笑,并給他起綽號。趙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C)。
A、隱私權B、榮譽權、C人格尊嚴
3、飼養的動物咬傷他人,是侵犯公民的(C)。
A、肖像權B、隱私權C、生命健康權
4、不滿(C)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A、十四B、十二C、十D、十六
5、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處(B)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A、三日B、五日C、七日D、十日
6、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依照治安處罰法第(C)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A、二十四條B、三十四條C、四十三條D、五十四條
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條規定,行人應當在人行
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C)行走。
A、左邊B、右邊C、路邊
8、《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
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不滿(B)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A、十四周歲B、十六周歲C、十八周歲
9、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C)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違反規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場。
A、三個月B、二個月C、十二個月D、六個月
10、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學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吸煙。這是(A)。
A、我國法律的規定;B、一些地方政府的規定,我國法律沒有這種規定;C、國務院的規定。
二、多項選擇題
1、小紅很喜歡上網,也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的新朋友,可是小紅的下列做法中,哪些是不對的呢?(ABCD)
A、把自己家的詳細地址告訴網友
B、自己一個人出去見網友
C、。告訴網友爸媽的具體工作單位和電話
D、爸媽不在家的時候約網友來家里玩
2、下列哪些行為被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禁止?(ABC)
A、虐待、遺棄未成年人
B、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
C、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D、曠課
3、下列哪些行為違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ABD)
A、某經營者在學校附近開設網吧吸引小學生和中學生上網玩游戲
B、某經營者在學校附近開設卡拉OK歌舞廳,并且聲明學生光臨可以給予優惠
C、某經營者在學校附近開設一家快餐店,方便學生就餐
D、某小商販在學校附近向學生出售日本暴力打斗連環畫
4、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下列哪項罪行應當負刑事責任?(BCD)
A、盜竊
B、放火
C、爆炸
D、搶劫
三、判斷題
1、對精神病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對嗎?
。▽Γ
2、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Γ
3、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從輕或減輕處罰。
。ㄥe)
4、對精神病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對嗎?(對)
5、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從輕或減輕處罰。(錯)
6、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對)
7、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對)
四、總結:怎樣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1)、要依法自律
。2)、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3)、要勇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課堂小結:
請每位同學用一句話,概括今天所學的內容或說出你最大的感受。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處在一個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國家里,我們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不受侵害,當受到不法侵害后,應當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希望同學們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樹立法治意識,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幼兒園中班法制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社會在不斷進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加。因此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那么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知道多少?
。ㄒ唬┱f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的名稱。(生根據課前掌握資料自由發言)
(二)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國家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請你舉例說說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評析一
張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過在溜冰場溜冰認識,結為兄弟。后結識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暗示"下五人開始盜竊,后發展為搶劫。五人同吃同住,有錢同花,作案時一起出動,所得贓款平均分配。案發時,五人正策劃購買 槍 支,并準備為五人組合起個幫號,而每次作案起主要作用的張某已經事實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先后作案十幾起,案值2萬余元。
1.出示課件(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應引起我們的警示?
2.學生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3.教師總結并出示課件(須引起重視的環節)須引起重視的環節:
(1)家庭教育
(2)結交不良青年
(3)租房脫離家庭監管
(4)貪圖享樂
(5)拉幫結派
(6)走上犯罪道路
(二) (案例評析二) 張某(12歲)、展某(13歲)、李某(11歲)搶劫案,三人摹仿電影中的黑 社會人物,購買砍刀、膠帶等作案工具,身穿黑色風衣,頭帶禮帽、墨鏡,各持砍刀,強行闖入被害人的廢品收購點,持刀搶劫現金后,將被害人捆綁并用膠帶封嘴后逃走。
問:三人的犯罪成因?
2.學生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3.出示課件(評一評) 三人家庭條件并不貧困,三人之所以去搶劫,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響外,放任自流的家庭環境也養成了三個人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這些孩子的意識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須得到,自己的要求必須得到滿足,聽任自己的欲望的支配對他們已習以為常,至于其行為后果如何,社會輿論如何評論,則統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上述的三人搶劫團伙也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要么屬于父母離異,在家受氣,要么因為和父母不和,離家出走,相似的經歷也讓他們一拍即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合作探究
1.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徑?(學生討論)
2.在我們身邊是不是有相關的案例?我們如何應對?(學生討論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3.出示課件(看法制教育一看1) 師:當發現未成年人打架斗毆
4.發現他人對己或別人實施不法行為或者犯罪行為,可以通過學;蚣议L向公安機關報告。
5.出示課件(看一看3)
四、開放性評估題
制作"青少年救護、自護卡" 內容:匪警、火警電話,維權熱線、當地派出所、衛生院、消防隊、學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與電話號碼。
五、小結并布置課后思考題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你還有哪些經驗和同學們分享?
六、小貼士
用智慧和法律保護自己
敏銳地識別,清醒地判斷
2.理智地自制,靈活地自衛
3.依法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