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精選5篇)
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慶祝“六一”系列活動,使隊員在積極的參與中體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度過一個歡樂、難忘的節日;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養成教育的意識;通過向家長、社會展示我校的“六一”活動,更進一步塑造我校的良好形象。
二、 活動安排:
1、 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各班中隊輔導員
2、 文藝表演、精讀精唱比賽、韻律操賽、拔河比賽。(及各班主任)
3、 校園文化布置—黑板橫幅、評委席。(、)
4、 宣傳發動、組織。 (、)
5、 獎品書寫、發放。()
6、 攝影 ()
三、時間安排:
1、5月9日準備醞釀
2、5月10日各班級對照活動方案認真組織活動。
3、5月20日——5月23日完成各項活動的前期匯報到團隊。
4、6月1日學校舉行慶祝活動。(7:00———11:00)
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孩子們過一個豐富多彩、快樂祥和的節日,給同學們一次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也為了展示我校素質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經學校研究決定,將隆重舉行x年慶“六一”文藝匯演。
二、組委會名單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
三、前期工作內容與人員安排
主持人:
文藝節目組:各班班主任(負責文藝節目的檢查、演出順序編排、催臺)
文稿組:各班班主任(負責串詞、獎狀)
后勤保障組:(負責環境布置、物資采購、器材搬運擺放等)
安全保衛組:、各班班主任及配班老師(負責維持演出秩序、學生紀律和安全)
道具、服裝、化妝:各班自備
評委: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內容:
1、校長講話
2、教師代表講話
3、學生代表講話
4、文藝匯演:
a、節目形式:
①歌舞類:獨唱、合唱、舞蹈、歌伴舞等。
②曲藝類:相聲、小品、魔術、武術等。
③語言類:詩朗誦等。
④器樂類:獨奏、合奏等。
b、節目安排:(各班2———3個節目)
為減輕老師的負擔,本次慶“六一”文藝匯演節目的準備,由各班班主任負責,統籌安排所本班的`節目,要求每個班準備2———3個節目,5月25日前將本班的節目安排報張美。節目要求精選,思想內容健康向上,有一定藝術質量,不能搞應付,不能為完成任務而不重視節目演出效果。
c、節目評獎:
本次活動,對參加匯演的節目按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根據得分的
多少為序,按如下設獎: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
d、節目要求:
1、節目內型:綜合反映學生文化生活的歌舞戲曲、小品、相聲、歌劇等均可。
2、節目內容:以反映學生素質教育成果,展現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六一”兒童節活潑歡快的節日氣氛充分展示個人風采,展示我校的藝術教育成果,展現我校風貌為主要目的。提倡大膽創新,活潑新穎。
3、節目要求:節目類型多樣化,節目內容貼體生活,服裝相對整齊,道具精致,舞蹈藝術效果和音響藝術效果好。
六、活動要求
各班要組織好本班學生紀律,制定防范措施,保證學生安全。
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 篇3
“六一”國際兒童節將至,為了讓全區廣大兒童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六一”國際兒童節,社區委將組織開展慶“六一”系列活動,并聯合區、x等x成員單位于“六一”期間看望慰問在校貧困兒童,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校園、感恩社會的情感。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慰問活動
二、時間
20xx年x月x日(星期x)10:00—11:00
三、地點
xx小學
四、參加單位
成員單位和xx單位代表。
五、慰問對象(約250人)
(一)xx小學學生(約250人)
(二)民貧困學生(30人)
六、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隊會活動
10:00—10:05升國旗
10:05—10:10唱隊歌
第二階段慰問
10:10—10:15校長致歡迎辭
10:15—10:20區領導講話
10:20—10:35慰問貧困學生代表
10:35—10:40學生代表致感謝辭
10:40—11:00才藝展演(4個小節目)
第三階段六一表彰、游園活動
11:10—11:30表彰優秀班主任、輔導員、少先隊員
11:30—12:00拔河比賽
14:00—16:00游園活動
七、經費預算
(一)、從單位專項經費中各申請xx元用做“六一”慰問金,慰問30名貧困學生代表,xx元/人。
(二)從單位相關經費里申請x元用于“六一”慰問活動慰問品購買。
(三)參加活動的其他xx單位針對學生需求來安排。
八、工作要求
(一)、等有關單位準備好慰問品,安排人員開展“六一”慰問活動。
(二)x小學落實30名品學兼優貧困小學生并提供其名冊,組織安排好學生參加活動。布置好活動場地,落實音響和主持人。做好防擁擠、踩踏等學生活動安全防護和自我保護能力教育。要求學生遵守文明,講紀律,游園活動要排隊有序參與,在活動全程中確保師生安全。準備活動當天橫幅(橫幅內容:”慰問活動)。
(三)請區委宣傳部安排x名記者進行活動的拍攝報道等宣傳工作。
(四)各參加活動的關單位根據實際安排好人員和車輛在到達活動地點,要遵守規定,輕車簡從,確保活動簡單有意義。
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玩色活動是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不同的玩色方法總是引起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旨在突破單一的色彩工具,提供多種材料,嘗試將水粉顏料與拼貼兩種藝術形式相結合,以多種技法使用,讓幼兒感受由此帶來的奇特的畫面效果,在富有想象的畫面中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以幼兒生活為源,用“和顏色寶寶做游戲”的形式串聯起了各活動環節及作畫步驟,讓幼兒在創作過程中自由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作品,幼兒在玩中出新,在玩中學。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感受不同作畫方式的快樂。
2、感受不同動態的姿勢變化,能運用圖形進行拼貼,會彎折一下表現肢體的彎曲。
3、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黃色、紫色、藍色、紅色等顏料分別灌在眼藥水瓶子里,鋼絲刷,大小不同的黑色圓形、長方形,抹布,8開的白紙,塑料封膜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手拉手兒走走》,導入活動。
二、學習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師:小朋友玩得開心嗎?
師:是呀,我們一會兒走,一會兒跑,多開心呀,顏色寶寶也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瞧,這是什么顏色寶寶?
師:它想在白紙上走一走。
(一)教師示范兩種方法
1、顏色自然流淌形成線條
2、拓印形成色塊
(二)感受顏色的暈染美,并進行畫面想象師:顏色寶寶累了,要休息了,給它們蓋上被子,抹一抹,顏色寶寶快快睡,千萬別掀開被子噢,會著涼的。
師:顏色寶寶在紙上走一走,跳一跳后,白紙變得怎樣了?
師:這五彩繽紛的畫面像什么呢?
三、學習粘貼不同動態的人
1、欣賞小人的動態師:瞧,有一個小朋友他把這美麗的畫面當成了舞臺,正在絢麗的燈光干什么?
師:小朋友正在絢麗的燈光下跳舞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的動作:手臂上舉,一條腿是直的,一條腿是彎的。
師:除了會跳這個動作,你還會跳什么動作呢?我們一起來擺一擺。
2、請一幼兒上來擺一擺師:每個小朋友都擺得不同。我請你上來擺給大家看一看。
3、幼兒學習彎折一下表現肢體的彎曲師:誰愿意上來用圖形把他優美的動作擺這個舞臺上?
師:他是用什么方法讓這根直直的紙變成彎彎的?
四、在音樂聲中幼兒盡情地操作師:旁邊桌上還有許多顏料寶寶呢,請小朋友讓顏色寶寶走一走,跳一跳,然后擺一擺貼一貼漂亮的舞蹈動作。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品師:趕快把你漂亮的動作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師:你發現幾種顏色寶寶在一起發生了什么變化?不同的顏色在一起會變出各種顏色來。
師:你覺得哪個舞蹈動作很美,為什么?
活動反思:
中國臺灣學者陳武鎮曾無不擔憂地提出:“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結果,卻常見學生為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
本次活動中教師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征,選擇的重點是在紙上進行顏色的自然流淌,次重點是拼貼不同動態的人,運用了游戲化的語言:“讓顏色寶寶走一走,跳一跳”和游戲化的形式:顏色自然流淌、鋼絲刷拓印。活動中既有相同的要求:在畫上擺動作,又有個性的發揮:擺出你認為最美、最酷的動作;既有相同的技能:顏色的流淌和拓印,又有不同的效果想象:像美麗的煙花,像舞臺上的燈光,像五彩的花園;既有抽象的畫面背景,又有形象的人物動態。體現了以發展幼兒為本,把培養幼兒創新思維、團結精神、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使幼兒積極主動地發展。
六一兒童節舞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大膽創編不同的、夸張的螃蟹動作;
2、樂意參與游戲活動,體驗螃蟹跳舞、吹泡泡、饒癢癢等游戲情節所帶來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看有關螃蟹的錄象或圖片;
2、與音樂變化相符的螃蟹動態圖示一份(跳舞、吹泡泡、饒癢癢);
3、螃蟹音樂;
4、螃蟹頭飾(每人一份)。
活動進行:
一、引題:
1、說說螃蟹的事;
2、幼兒扮演小螃蟹自由玩耍。
二、播放螃蟹的音樂:
1、幼兒完整欣賞樂曲;
引導討論:音樂有變化嗎?怎么變?
歡快的地方(快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優美的地方(慢的地方),螃蟹在干什么?
2、再完整欣賞,教師情節講述,幫助幼兒整理出整首樂曲變化的規律,并同時貼出相應的螃蟹動態圖示。
三、螃蟹的舞蹈:
1、引導分段創編螃蟹動作,鼓勵大膽想象、夸張動作;
2、幼兒隨樂完整動作;
3、加入“鯊魚”角色進行動作。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變化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螃蟹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吃過螃蟹,捉過螃蟹。小朋友對螃蟹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這節美術活動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引用猜謎的形式讓幼兒猜猜,激起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讓幼兒看一看范畫,說一說常見的螃蟹,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對螃蟹的認識,為欣賞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礎。這樣讓幼兒進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為下面的畫螃蟹奠定了基礎。但是對于不常見的海底螃蟹,孩子們缺乏觀察,需要老師及時引導,給他們觀察的目的,指導他們觀察的正確方法,從而準確的遷移到觀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賞這一環節中,我如果能及時肯定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有關螃蟹的知識經驗,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沒有讓孩子用動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勢,也沒有出示大螃蟹實物,讓幼兒觀察橫著爬是什么樣的?和幼兒一起學一學大螃蟹走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就非常高。這個環節沒有是比較有缺憾的。
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兒繪畫的大螃蟹還有了情節。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的作品上動態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畫的螃蟹動態也不同),本活動在細節處理上還是不夠,比如身體的和腳的連接。在教師示范畫時,沒有明確提出大鉗子要畫大一點,以致于有些幼兒繪畫時會將大鉗子畫得很小,導致比例有些失調。在涂色方面我沒有加強指導,因為幼兒已有經驗,幼兒顏色涂得比較均勻。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孩子們都發揮了自己的創作能力,整幅畫面效果不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