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通用5篇)
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牙齒健康的快樂。
2.初步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3.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牙刷、牙杯、牙膏、圖片、視頻、音頻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沒有牙齒的大老虎》導入活動主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森林的百獸之王是誰嗎?兇猛的大老虎最近呀一點兒都不兇猛,為什么呢?想出了什么辦法,大老虎的牙齒怎么了?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預防齲齒
1.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不保護牙齒的后果?
2.請小朋友用鏡子找找自己有沒有齲齒,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判斷哪些行為是保護牙齒?哪些不是,而且會造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教師小結,并出示正確保護牙齒的圖片。
三、教師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教師出示圖片通過圖片引導幼兒正確的刷牙步驟。
2.教師播放視頻,通過兒歌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3.幼兒用準備好的牙具,跟著視頻學刷牙,體驗刷牙的快樂。
四、音樂游戲《洗刷刷》
1.通過音樂游戲增強幼兒對保護牙齒的認識,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2.通過形象的角色扮演來表現音樂游戲的情節,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喜歡刷牙,樂于保護自己的.牙齒。
五、活動延伸
教師在班級開展“牙牙選美大會”活動,每天選出“最美牙齒小明星”。
本節教育活動通過圖片、視頻、實踐操作等形式,讓幼兒知道刷牙的好處,通過牙齒模型與牙刷拿握,向幼兒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養成保護牙齒的良好習慣,并能堅持早晚刷牙。活動中我們更加注重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寓教于樂,讓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養成良好的習慣。活動采用了經驗交流、圖片觀察、親身體驗、了解原因、表述總結等教育方式。讓幼兒多方面的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活動中采用音樂游戲的形式,幼兒扮演角色參與其中,師幼共舞,幼兒在音樂游戲中模仿正確的刷牙動作,唱唱跳跳體驗著牙齒健康的快樂!活動后我們積極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刷牙習慣。通過“牙牙美”評選活動,激勵幼兒堅持每天主動刷牙,保持牙齒清潔衛生,為好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投擲能力。
2、培養幼兒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的品質。
活動重難點:
有控制地用力向前擲物。
活動準備:
1、聽過解放軍叔叔打仗的故事。
2、娃哈哈瓶子為手榴彈,大筐子背面有圖紙繪制的“石頭”為碉堡,大紙箱做坦克車。紅、藍皺紋紙領結若干,投擲用的靶子。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活動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學習解放軍的游戲。老師做指揮員,你們當解放軍戰士。解放軍戰士要一切行動聽指揮,與幼兒佩戴紅、藍領結。草編花環后帶幼兒到操場。
2、解放軍叔叔有哪些本領?根據幼兒的回答,練習隊列。師生一起模仿解放軍叔叔的本領:打槍-------上肢運動,拼刺刀-------下蹲運動:開炮-------體轉運動:騎馬-------全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發出象聲詞,以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探索學習,集體練習
1、教師啟發:要想去炸毀敵人的坦克、大炮、碉堡等等,用什么方法?幼兒自由回答。待幼兒說出用手榴彈消滅,教師把幼兒分成一班、二班(紅、藍標志)分別站在起始線上用力向前投擲手榴彈(娃哈哈瓶)鼓勵幼兒爭取投過前方的“封鎖線”。
2、教師在觀察幼兒探索學習的基礎上,請1---2名幼兒進行示范,教師說明動作要領:兩腳分開側身站立,右手握手榴彈“從下向上繞臂舉過頭頂,用力向前投擲,集體空手練習兩次,教師隨機指導糾正幼兒動作。出示投擲用的把子,讓幼兒再次練習。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三、變換角色,難度練習
1、教師啟發:“全體緊急集合,馬上執行司令部的命令,進行軍事學習,一班做“坦克兵”,二班做“投彈手”,看是“坦克”先攻克陣地,還是“手榴彈”將“坦克”全部炸毀”。幼兒各自進入角色,兩人一組鉆進紙盒為“坦克兵”,向“投彈手”“戰壕”進攻,“戰壕”里的“投彈手”待“坦克”駛近開始向他們進行還擊(投彈)。
2、教師吹哨子,雙方進行實戰演習。
3、紅、藍兩隊交換角色再次演習,每次演習結束,幼兒要為勝利的一方鼓掌祝賀。并設計自己隊進攻的方案。教師可參與某一隊的活動。
四、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教師吹哨子,全體幼兒集合。大家一起講評,表揚在游戲中表現機智、勇敢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幼兒。收拾活動材料,慢步走回教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練習的過程中,充分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性活動,以提高幼兒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 篇3
全園主題會:
歡歡喜喜鬧元宵
活動目標:
1.通過全園主題會,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意義以及主要的風俗習慣,感受元宵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2.積極參與主題會的準備和慶祝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體驗。
3.大、中班幼兒樂于與弟弟、妹妹交往并關心弟弟、妹妹,小班幼兒樂意與同伴分享食品和快樂。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張貼海報,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
2.舉辦幼兒自制花燈展,開展自制花燈評比活動。
3.展出能反映幼兒不斷豐富元宵節經驗的資料和照片。
4.排練舞龍、踩高蹺、劃旱船等節目。
5.自制、品嘗元宵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活動程序:
1.鑼鼓隊、腰鼓隊進場,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在《金蛇狂舞》的伴奏下,師幼進行舞龍、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表演。
3.知識競答活動。
4.宣布制作花燈的`評比結果,為獲獎幼兒頒獎。
5.文藝表演與游戲、猜謎活動穿插進行。
6.親子元宵美食活動。
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游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2.教學資料
(1)音樂。
①歌曲。
②歌曲《賣湯圓》參見印小青主編:《兒童民間歌曲》,沈陽,遼寧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1999年,第235頁。
③歌曲《鬧花燈》參見虞永平主編:《幼兒教育活動大全(小班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頁。
(2)小班活動《漂亮的燈籠》的制作步驟圖
小百科: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8]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討論并制定出家園合作活動的計劃。
2.設置情景,讓幼兒對怎樣接待家長進行討論。
3.與幼兒共同創設環境,營造節日氣氛,裝飾彩燈、彩條,手工制作燈籠(上掛燈謎)
4.幼兒與教師共同制作邀請卡邀請家長,并向家長介紹程序。
活動過程:
一、教育活動:歡樂元宵目標:
1.了解元宵節習俗
2.體驗與家人一起過節的快樂
準備:
燈謎、小獎品
過程:
1.分組進行談話活動,了解元宵節習俗。
今天是歡樂的元宵節,我們請來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與我們共同渡過,元宵節是怎樣的節日呢?請小朋友們當小記者采訪一下他們吧!(4—5個幼兒與家人為一組,共同進行談話活動。)
①元宵節是怎樣的節日?
②元宵節有哪些風俗?
③去年家里是怎樣過元宵節的,有哪些有趣的事?
④家人小時候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2.請個別幼兒及家長進行小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叫做大年或正月十五,是春節的最后一天。古時候,過了這一天,人們就要結束春假,開始一年的工作。因此,在這一天,人們要盡情地歡樂,進行觀燈、猜燈謎、舞獅、舞龍、扭秧歌等有趣、有益的活動,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象征團圓的元宵,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順順利利,團團圓圓。
3.與家人互相祝福幼兒與家人互相耳語一句祝福的話,共祝元宵節快樂。
4.猜燈謎分組從燈籠上摘取燈謎競猜、領取小獎品。
二、戶外體育活動:扭秧歌
目標:1.練習扭十字秧歌步前進
2.體驗與家人共舞的樂趣
準備:1.紅綢帶或皺紋紙條若干,地上畫秧歌十字路數條燈籠。
2.音樂《金蛇狂舞》
3.幼兒已有扭十字秧歌步的經驗。
4.小型體育器械:沙包、圈、皮球等
進行:幼兒與家長分成五人一組,舞紅綢扭秧歌前行,先到達終點摘取燈籠者為勝。
二、勞動:搓元宵
目標:
1.學習搓元宵
2.體驗與家人一起協作勞動的快樂。
準備:分盤裝元宵濕粉及餡與幼兒人數相同,水等。
進行:毛巾、電鍋、
1.復習歌曲《小湯團》,引起幼兒搓元宵的興趣。
小湯團,滾滾圓,鍋里煮,溜溜轉,芝麻香香,豆沙甜甜,團圓圓過大年,團團圓圓過大年,團團圓圓過大年1
2.與家人分工合作:分粉、裝餡、搓圓、送廚。
部分元宵送往廚房大鍋煮,部分元宵在班內煮。
四、午餐:
目標:體驗與家人共享勞動成果及在園共同午餐的'快樂。
準備:元宵及自助冷餐過程:自選元宵及點心與家人共享
活動延伸:回家用打電話、拜訪等方式向親友祝賀元宵節快樂。
活動建議:此活動可開展為全園活動,利用大帶小等方式,渲染節日氛圍。
小結及反思: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同時也學會了運用揉,搓,團圓,包餡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元宵節吃元宵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毀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后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著什么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