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繪本《元宵節》教案(通用12篇)

繪本《元宵節》教案

發布時間:2023-10-10

繪本《元宵節》教案(通用12篇)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做有禮貌的小客人。

  2、練習團的技能。

  準備:

  湯圓粉子,電飯鍋一個,盤子若干,涼的'白糖開水。

  過程:

  1、帶幼兒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導幼兒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2、團湯圓

  (1)兔阿姨告訴幼兒招待大家吃湯圓,

  (2)教師啟發幼兒幫助兔阿姨團湯圓

  (3)教師示范團一次

  (4)幼兒洗手后團湯圓。

  3、請幼兒把團好的湯圓送給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湯圓。

  5、吃完湯圓,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點,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湯團的過程中,自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師幼圍裙、面粉團、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變湯圓”,引起幼兒興趣。談話進入活動。

  1、教師:我們今天要來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樣的湯圓?大大的、圓圓的……我們來試一試!

  2、做游戲“變湯圓”。

  3、師幼用身體自由變化湯圓,體驗變化不同湯圓帶來的樂趣。

  4、教師:我們剛剛變了哪些不同的湯圓?原來我們是湯圓一家!

  (二)閱讀故事《湯圓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點。

  1、幼兒將家庭成員與湯圓一一對應。

  2、教師介紹涵涵的一家,引導幼兒發現故事角色的特點:爺爺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媽媽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觀察不同的湯圓,根據形狀引導幼兒猜測并說明一一對應的理由。

  4、幼兒傾聽并理解故事,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故事哪兒有趣?(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詼諧。)

  5、師幼嘗試講述故事,幼兒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三)制作湯圓,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1、幼兒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

  2、幼兒做湯圓,教師巡回發現不同形狀的湯圓。

  3、教師:點名嘍!高湯圓,到!小湯圓,到!……(引導幼兒感受集體大家庭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自己制作的湯圓,體驗和小伙伴吃湯圓的愉悅情緒。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兒童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愛家鄉的感情。

  2、培養兒童收集信息、資料的意識和方法,發展兒童進行社會調查的能力及動手能力。

  3、了解“湯圓”的由來和風俗。

  準備活動:

  1、學生——“湯圓”的由來及風俗等資料。

  2、教師——糯米粉;各種餡;電腦課件;錄音帶;錄像帶等。

  3、備用器材——錄音機、錄像機、實物投影儀、電腦。

  活動內容設計:

  (一)看廣告引入

  師:從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又大又圓的湯圓)

  全班齊唱《買湯圓》

  上次活動課老師布置小朋友們去找有關元宵節的材料,現在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材料。

  (小組討論交流)

  師:按廈門的風俗習慣,我們在什么時候要吃湯圓?

  生: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師:元宵節吃湯圓有什么意義嗎?

  生:代表全家團圓。

  生:農歷六月十五也要吃湯圓。

  師:農歷六月十五為什么要吃湯圓呢?

  生: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

  生:冬至也要吃。

  師:冬至又為什么吃湯圓呢?

  生:為了慶賀一年的豐收。

  :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在我們閩南地區祖祖輩輩留下了這樣的風俗習慣,凡是元宵節、農歷六月十五、冬至這三個節日都要吃湯圓,那你覺得哪個時候吃湯圓最熱鬧?

  生:元宵節

  (二)討論

  1、元宵節的由來

  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元宵節的故事,指名上臺講故事。

  師:小朋友的故事是從哪兒了解的?

  生:我是從書上知道的。

  生:我是看電視了解的。

  生:我是上知道的。

  生:我是問家長的。

  生:我到圖書館找到的。

  :你們真了不起,能夠動腦筋從不同途徑去收集材料。

  2、元宵節的風俗

  師:元宵這天人們除了全家聚在一起吃湯圓,還搞了哪些有趣的活動?

  生:(1)點爆竹。

  (2)劃旱船游街。

  (3)掛燈籠。

  (4)提燈籠。

  (5)全家到公園賞燈。

  (6)舞龍、舞獅。

  (7)踩高蹺。

  (8)打腰鼓。

  (9)扭秧歌。

  (10)廣場上放煙火。

  (11)公園里有猜燈謎的活動。(電腦課件展示)

  3、湯圓的做法

  師:人在節日里都要舉行這么多活動,熱熱鬧鬧慶賀一番,我們把它稱為風俗習慣。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各地元宵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風俗習慣,唯獨吃湯圓是各地都有的,那么你們知道湯圓是用什么做成的嗎?現在老師播放你們第一次活動的采訪錄像,請小朋友們邊看,邊思考錄像中小記者提的問題。

  A、播放中華湯圓店實地采訪錄像

  B、介紹

  (1)師: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阿姨用花生糖做湯圓餡,還可以用什么做餡?

  生:還可以用巧克力、肉、芋頭、紅豆做餡。

  (2)師:我見過白色、紅色的.湯圓,還有其他顏色嗎?

  生:我見過彩色湯圓。

  (3)師:我們這兒的湯圓都用搓的,吃帶湯的,還有其他做法嗎?

  生:泉州的湯圓是用滾的。

  生:我從書上知道還有油炸的,用蒸籠蒸的,炒著吃的,煮熟撈干拌花生的。

  :你們收集到的材料可真豐富,剛才小朋友說的泉州“上元”的做法,老師在這里表演表演。

  4、討論制作計劃。

  師:老師根據小朋友們的調查表選了湯圓四種不同的做法,分別是做有餡的湯圓,做彩色湯圓,滾湯圓,還有做造型的湯圓。請小朋友們來動手做一做。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你打算到哪一組,要做出怎樣的湯圓?指名說。

  (三)動手操作

  1、帶圍裙,念洗手歌,洗手。

  2、生動手學做,師巡視指導。

  3、桌子,洗手。

  4、展示作品。

  A師:老師這有幾則廣告語,是給你們推銷用的,先領小朋友們讀一讀吧!

  B、師:每個小組取走一則廣告語念一念。

  第一組做的是有餡的湯圓,廣告語是“伙伴就要在一起,親親密密像湯圓。”

  第二組做的是彩色湯圓,廣告語是“全家團圓吃湯圓,你揉我搓熱騰騰。”

  第三組做的是滾湯圓。廣告語是“滾湯圓,滾湯圓,滾得湯圓圓又圓,滾得大家笑開顏。”

  第四組做的是造型湯圓,廣告語是“團團圓圓包湯圓,正月十五吃湯圓。”

  5、師:每一組都做得很好。我覺得造型組今天,做出了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很特別。下一次活動,許老師要專門讓小朋友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做各種造型的湯圓,好嗎?(好!)

  (四)布置下次活動任務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風俗,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

  2、寒假作業評選。

  活動過程:

  一、解釋“元宵”的含義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2、有誰知道“元宵”一詞的含義呢?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二、了解元宵節的由來

  那么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一起分享兩個小故事

  1、點彩燈的來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2、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里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張燈結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三、知曉元宵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四、暢談元宵節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將如何度過這次元宵節呢?

  2、學生暢談

  五、寒假特色作業評選

  寒假是我們少先隊員放松身心、體驗實踐,充實自我的時機。希望隊員們都能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寒假,為此,大隊部給大家布置了寒假特色作業。

  1、過中國年做文明娃

  做一個知禮儀、懂禮貌、重禮節的少先隊員。

  (1)、培養好習慣,把自己所學到的或發生在身邊的良好“禮儀、禮貌、禮節”,以不同形式影響家人、影響社區。

  (2)、圍繞“過中國年做文明娃”的主題創作一幅兒童畫。作品規格:A3

  (3)、談談你是怎樣做的?作品展示

  2、心靈灑滿陽光健康相伴成長

  做一個陽光、誠實、勇敢、堅毅、善良的少先隊員。

  (1)、閱讀美德故事書籍,寫一篇讀后感。

  (2)、繪制四格漫畫或一組攝影作品。作品規格:A3

  (3)、談談你是怎樣做的?作品展示

  3、獻上我的愛心與祝福

  做一個心中有愛,懂得感恩的少先隊員。

  (1)、主動給長輩、鄰居、老師、同學打電話或發短信拜年,表達自己的美好心愿和祝福。

  (2)、用自己的力量關心幫助身邊或小區里的老人、殘疾人、貧困小伙伴。送上你新年的祝福。

  (3)、你是怎樣做的?

  六、班會總結

  同學們,愉快的寒假已經結束了,春節、元宵節也過了,請大家趕快調整好狀態,迎接新學期的校園生活。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選取元宵節的典型情景,有目的地安排畫面。

  2、感知圖像大小、多少與畫面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支水彩筆、勾邊用的淺色油畫棒、大紅水粉顏料。

  2、欣賞作品“熱鬧的元宵節”。

  3、幼兒用書《熱鬧的元宵節》。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教師出示欣賞的作品,幼兒回憶過元宵節的情景:

  “這些畫面反映的是什么節日?大家在感什么?”

  “小朋友手里都有什么?”(各種形狀的燈籠:又拉的、有提的、有拖的)

  幼兒討論人和燈應該先畫哪一樣比較合適。(先畫人再畫燈)

  先畫哪個人。(中間的人)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啟發幼兒圍繞元宵節各種各樣的燈構想畫面。

  邊畫邊思考各種燈的造型和人物動態。

  注意圖像的大小、多少與畫面的關系。

  畫面完成后,用大紅的水粉顏料涂底色。

  3、觀賞作品:

  幼兒相互觀賞同伴的作品,分析思考怎樣使畫面節日氣氛濃厚。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

  2、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二、活動準備

  油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制的圖標。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演示搓元宵,談話導入元宵節。

  老師:老師拿的是什么?變變變,我用油泥變出了什么?

  一碗香噴噴的元宵來啦!元宵節里人們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學習兒歌。

  老師示范朗誦兒歌《鬧元宵》。

  3、理解兒歌意思老師: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節日?

  4、看圖標跟念兒歌。

  分析理解“團團圓圓”、“鬧元宵”的意義。

  老師:誰知道“團團圓圓”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在一起。)兒歌叫《鬧元宵》,為什么要說“鬧”?(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熱鬧、很開心。)

  5、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2~3遍。

  四、附:兒歌《鬧元宵》

  元宵節,真熱鬧,

  看花燈,吃圓子,

  小牛燈,哞哞哞,

  小狗燈,汪汪汪,

  小龍燈,飛的高,

  小兔燈,跑得快。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7

  一、談話導入

  1、喜歡過節嗎?這是什么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放元宵節動畫)

  2、那天,你們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誰在一起?(指名說)誰能照樣子再說說!(屏顯:元宵節的晚上,在一起。)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再來過一次元宵節好嗎?(板書課題:元宵節)

  [點評:通過看動畫激發興趣;激發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觀察;聯系生活實際,適時安排“語文天地”中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能把元宵節的歡慶場面都表現出來,現在就讀給大家聽!(范讀)

  2、大家想讀嗎?自己試一試!并注意哪個音節出現的次數最多。(指名答,板書:yuán)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詞里?(指名說)用筆把它們圈起來!然后4人一組,互相幫助,試讀這些詞。

  4、指名讀,大家一起試一試!(屏顯:元宵節湯圓團圓圓又圓)

  5、給“圓”字開花,了解“圓”的意思,滲透“團圓”含義。

  6、反復認讀,強化識字。自由帶拼音讀→師指字(屏顯)學生讀→同桌互相檢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讀課文→隨機指字讀。

  7、4人一個小組,把你識字的方法、竅門說一說。

  8、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識字情況,并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9、滲透“元宵節”的來歷,創設意境,“送生字寶寶回家”。(屏顯:學生喊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認對后生字寶寶歸位)

  10、游戲:“摘燈籠”。(想一想,本課生字都會認了,再舉手“摘燈籠”。)

  11、“開火車”讀詞卡,為朗讀兒歌做準備。

  [點評:先讓學生感知yuán,是因為本課生字有許多都跟它有關系,這樣教學提高了效率,還讓學生感到輕松而樂于接受,并能很自然地把“語文天地”中“圓”的擴詞穿插進去;再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認讀,扎實地完成識字任務;設計小組活動,讓學生感受合作的氛圍,同時有效地使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

  三、指導朗讀

  1、自由讀兒歌。

  2、學生讀,學生互評。

  3、師范讀,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

  4、同桌互讀。

  5、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把這種心情帶入課文再讀一讀!

  6、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邊想邊讀)

  7、請讀得最有感情的同學上臺表演。(創造性地朗讀)

  8、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也在今天舉行?(拓展學生思路)

  9、讓我們把美好、團圓、幸福、有趣的元宵節讀出來吧!(想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能背的同學就背)

  [點評: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四、創新拓展

  1、我們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你能用這樣的句式給大家說一說嗎?(屏顯:,在一起。)

  2、有一個節日,和元宵節很像,月兒也是圓圓的,你能猜出是哪個節日嗎?

  3、如果我們把《元宵節》改成《中秋節》,你覺得行嗎?試一試!

  [點評:既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嘗試創作童謠,又進行了創新實踐。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元宵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的錄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團,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臺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錄相,并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的習俗。

  2、教師講解“元宵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

  3、介紹“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

  二、學做元宵。

  1、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吃過)吃過什么餡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嘗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說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狀的啊?(圓形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先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后把餡放在中央并包起來,最后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揉,搓,團圓,挖坑,包餡。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后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結:讓幼兒了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嘗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游戲。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嘗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里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9

  一、談話。請學生談談前一天晚上參加燈展活動的收獲。

  長見識,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適當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元宵節還叫“燈節、上元節”。(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讀課文,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課文的,里面不認識的字是怎么學會的。

  二、學習生字。

  1交流學習方法。認識新偏旁:方框兒。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2把自己認得不熟的字挑出來,記一記,再請同桌幫忙考一考,熟練識記。

  3小組長當小老師,考考本組同學,搶答,抗稅認得熟練。

  4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快速認讀,然后練習組詞。

  5多音字分辨。讀一讀這些話,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節。2)他正在吃早飯。

  三、總結識字成就,激勵學生讀好兒歌,背誦兒歌。

  師:大家這么快就認了這么多字,還能組那么多詞,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把課文讀得特別好聽,有感情。

  1自己試著讀一讀。再指名讀,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讀的時候心情怎樣?想到了什么?(說一說元宵節全家團圓的情景)(教給學生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讀得繪聲繪色)

  2同桌互相聽對方朗讀,評價,說說哪里讀得好,哪里還需要改進。(學習用心傾聽別人的朗誦、正確評價別人。)

  3試著背誦兒歌,同樣要有感情。分小組、男女生背誦。

  四、質疑:學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的人過元宵節嗎?你還知道那些節日?回家在日歷上找一找,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學寫生字)

  一、詞語接龍游戲。

  如:團——團圓——圓球——皮球------

  二、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節日及其含義。

  三、認讀生字,主要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復習。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五、作業:收集燈謎、對聯,小組合作,辦一份手抄報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10

  一、活動背景

  根據縣文明辦文件精神,為了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充分挖掘民族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歡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并在傳統節日中了解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傳承中華美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民族的傳統節日,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次的元宵節活動,來樹民俗文化之根,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學生上網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協作精神,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三、活動內容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17日——2月8日(寒假期間)

  1.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從“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的詩歌”3個方面了解元宵節的來歷、演變過程以及相關習俗(如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獅子等),收集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新學期開學時制作手抄報。

  2.用在學校《風俗紙文化》自主拓展課程中學到的紙藝技能技巧,與父母、長輩一起動手制作元宵燈。

  (二)誦一誦、說一說:2月17日(元宵節)

  1.召開主題班會,由七10班、八10班、九11班制作ppt,各班級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交流元宵節的來歷,講講關于元宵節的故事,朗誦一些關于元宵節的詩詞。

  2.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制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參加學校元宵花燈“紙藝小能手”評選。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18日(周五)

  下午第1節課學校組織開展“賞花燈、猜燈謎”活動。(每個年級選出30個花燈和燈謎參加活動,周五上午布置在操場上。)

  (四)嘗一嘗、寫一寫:

  1.2月17日(周四,元宵節)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起做元宵、品嘗湯圓,觀賞電視元宵慶祝晚會,讓學生感受一下漸漸淡去的年味,體驗元宵節的快樂,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來。

  2.2月19、20日(雙休日)以“我的元宵節”為主題,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來記錄難忘的元宵節,抒發自己的感受。

  四、活動評價

  1.學生評價

  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后,教師就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填寫《成長記錄冊》,認真進行自評和他評,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己活動的成果進行反思(可在日記中體現)。

  2.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應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

  3.學校評價

  活動結束時,結合學校社會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評獎和表彰。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11

  知識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用生字組詞并用部分詞語造句。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元宵節的習俗,體會心情、友誼,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措施:

  引導學生采用多種讀的方法,讀熟課文。

  讓學生合作學習生字,一人讀一人聽糾正錯誤。

  教學策略:

  1、學生剛讀時可能有不認識的生字,要求學生查課文后生字表。

  2、本課采用學生自己學習課文和生字,然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自由交流,最后教師進行檢查指導,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課。

  1、問:你們知道哪一天是元宵節嗎?你們家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2、示課題,板書課題。

  3、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教師巡視。

  2、教師范讀。

  3、學生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4、同桌互讀互評。

  5、小組比賽讀。

  6、指名讀,學生評議。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讀,齊讀。

  2、做猜字游戲。

  3、開火車讀,并讓學生組詞、擴詞。

  四、鞏固練習

  1、學生自讀課文,并練習背誦,教師巡視。

  2、指名背誦,集體評議。

  五、小結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

繪本《元宵節》教案 篇12

  活動背景:

  為了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民族的傳統節日,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次的元宵節活動,來樹民族文化之根,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學生上網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協作精神;

  6.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活動內容:

  1.了解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習俗

  2.學生動手自己制作燈謎、元宵燈作品進行評比。

  活動建議及進程安排:

  利用寒假由學生自主自愿地參加這次探究活動,并以合作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各階段的探究實踐活動。

  第一階段:了解“元宵節”

  學生方面:提前布置學生,利用寒假,借助電腦,讓學生圍繞“元宵節”的主題,提出你想知道元宵節的哪些知識?可以上網收集資料,也可以問問社區的爺爺奶奶們。

  教師方面:以班為單位,班主任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有關春聯知識、燈謎知識和元宵燈制作方法的專題輔導講座,可以讓學生到電腦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并有計劃地組織大家對所查閱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從而培養學生上網搜集資料、處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階段:

  1.學生就元宵節活動,以及掌握的元宵節知識,動手設計一份手抄報。

  2.元宵節前學生動手自己制作燈謎、元宵燈作品,以備開學后進行評比

  學生方面:每個學生制作一個春聯或者燈謎;

  開學后舉辦猜燈謎活動;

  以班為單位,班主任(任課教師協助)準備好燈謎(也可使用學生準備好的燈謎),并到總務處領小獎品,讓學生猜謎底,猜對者發給小獎品。

  3.活動結束后,每班交5篇有關過元宵節的小作文,進行評比。

  元宵節綜合實踐活動總結

  元宵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大好時機。我校在元宵節來臨前夕(寒假前),精心布置,讓學生在元宵節期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了解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的習俗,學生動手自己制作燈謎、元宵燈等,深入推進學校節日文化特色建設。通過這次的元宵節活動,樹立了民族文化之根,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們年級元宵節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的。

  第一階段:了解“元宵節”

  學生方面:提前布置學生,借助寒假利用電腦,讓學生圍繞“元宵節”的主題,提出你想知道元宵節的哪些知識?可以上網收集資料,也可以問問社區的爺爺奶奶們。

  教師方面:以班為單位,班主任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有關春聯知識、燈謎知識和元宵燈制作方法的專題輔導講座,學校可以讓學生到電腦房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并有計劃地組織大家對所查閱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從而培養學生上網搜集資料、處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階段:

  1.學生就元宵節活動,圍繞元宵節,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聯系學習搜集資料,如:元宵節的來歷,關于元宵節的傳說、神話故事,詩詞歌賦,元宵節的民俗,過元宵節的傳統等等,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展示所搜集的資料,最后制作設計一份手抄報。春節開學第二周后三——六年級每班交了五份,學校進行了評比。學校評選出了吳凌云、劉宇遙等20個優秀制作者。

  2.元宵節學生動手自己制作了燈謎、元宵燈作品,開學后舉辦了猜燈謎活動;利用元宵佳節這個契機,我們開展了“元宵燈謎會”、“七彩元宵節”系列活動,營造節日氣氛,豐富傳統佳節的內涵,拓寬學習途徑,培養走進生活學習的意識。教師講授字謎的創作方法、原則,為元宵燈謎會做準備。

  元宵燈謎會開始之前,學生廣泛搜集了上百條燈謎,經過篩選確定比賽試題,以班級的形式展開猜謎競賽,學生熱情高漲,在快樂中體會到漢字的魅力,燈謎會還特設了學生自創燈謎競猜環節,學以致用,最后評選“自創燈謎獎”,獲獎同學興奮不已,也增進了大家學習語言文字的熱情和興趣。

  此次活動充分讓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對也元宵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助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繪本《元宵節》教案(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元宵節》繪本教案范文(通用17篇)

    活動目標1、知道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元宵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 元宵節中班教案(精選13篇)

    一、設計思考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 繪本《元宵節》教案模板(精選13篇)

    教案目標:1、引導幼兒了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講述一個。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 元宵節社會教案模板(通用3篇)

    活動目標:1、了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2、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活動準備:油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制的圖標。...

  • 有關元宵節的教案范文(精選15篇)

    活動目標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活動準備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 熱鬧的元宵節教案(精選2篇)

    一、活動名稱:《熱鬧的元宵節》二、活動目標:1、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及主要習俗。2、觀賞各種花燈,了解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氣氛。3、知道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 元宵節的故事教案(精選7篇)

    設計思路:(一)當前,文化的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單純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這種形勢下,我國的民族文化面臨著如何生存、發展、創新的問題。...

  • 元宵節語言教案(精選17篇)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 中班元宵節湯圓教案范文(精選2篇)

    活動意圖: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 快樂元宵節教案(通用8篇)

    活動目標:1、能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的快樂。2、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活動準備:1、拌好的餡、干米粉。2、小盤子、大盤子。3、幼兒自制花燈一盞。...

  • 元宵節小班教案(通用2篇)

    活動目標: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 元宵節活動教案(精選17篇)

    一、活動目的:通過元宵節的活動,弘揚民族文化,使學生感受中國年的喜慶、祥和的氛圍,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深知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必須在我們的手中延續。...

  • 關于元宵節的教案范文(精選15篇)

    教學設計背景剛過元宵節,兒童還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的來歷。通過這次的教學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并把傳統傳承下去。教學目標1、讓孩子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 歡快元宵節教案(通用5篇)

    活動目標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2、欣賞各式花燈的奇特與美麗。3、能制作簡易花燈。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制作花燈所需的`美工材料。2、環境創設:將幼兒收集的各式花燈展示在活動室。...

  • 元宵節教案(精選15篇)

    知識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10個。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力目標:能用生字組詞并用部分詞語造句。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元宵節的習俗,體會心情、友誼,更加熱愛生活。...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模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战 |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av片 | 桃色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蜜芽 | 国产午夜免费 |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 国产精品综合二区 | 午夜色片| 毛豆日产精品卡2卡3卡4卡免费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 国产一区福利在线 | 99免费在线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岛一本蜜乳 | 免费毛片免费看 |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 日韩人在线观看 | gg在线精品视频 | 卡1卡2卡3麻豆精品 国产女教师高潮叫床视频网站 |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www日韩在线 | 中日韩在线观看 | 黄色av一级 | 在线观看17c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1区2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古惑仔1人在江湖在线观看粤语高清 | 欧美在线综合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