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節能宣傳周教案(精選3篇)
校園節能宣傳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節能的初淺知識和方法。
2、激發幼兒從日常生活的事做起,做個模范的節能小公民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和爸爸媽媽一起翻閱資料,查找相關節能的方法。
2、布置研討會的場地,為研討會營造氣氛。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前段時間,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的節能方法。今天我們就來開個節能研討會。請你們把自己節能方法說給大家聽。
2、請小朋友匯報調查的節能方法。
3、討論:
在生活中使用的什么東西是可以節能的,選出節能的小公民。
4、教師小結。
希望小朋友要從節能出發,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做個節能的小公民。
校園節能宣傳周教案 篇2
班會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我們生活的環境在持續惡化中,溫室氣體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最緊要的問題,“低碳生活”也逐漸為全球所關注。所以召開“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班會。
班會目的:
通過這次開展主題班會,將低碳、環保等理念與日常生活緊密連接,旨在倡導學生懂得節約,提高環保意識。同學們通過討論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等“熱門”話題,呼吁環保意識應貫穿于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從點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班會準備:
(一)教師準備:深入學生,詳細了解班級學生對低碳生活的認識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情況,為班會教育作好充分準備工作。
(二)學生準備:查找關于低碳生活的資料。
(三)教室布置:教室前面黑板中間位置寫班會主題,旁邊配以圖案。《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主題班會。
一、引入班會主題
1、欣賞音樂《地球,你好嗎?》
教師:我們先來欣賞一段音樂。(播放完畢)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地球,你好嗎》,你們說現在的地球還好嗎?(學生回答)如果不好,地球存在著什么問題呢?
教師:同學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我們生活的環境在持續惡化中,溫室氣體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最緊要的問題。
2、自由談談“溫室效應”所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的不良現象,了解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過多排放)
3、為什么稱二氧化碳為溫室氣體?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吸熱、隔熱(吸熱,它把從太陽吸收來的熱量反射到地球上,但是,它有隔熱的特性,它像一層厚厚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阻擋地表的熱量發散到外層空間,所以,氣溫升高,氣候變暖。)
4、了解:20xx年中國地球日主題“低碳生活”。
教師:在20xx年4月22日即第41個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之際,國土資源部確定中國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二、了解何謂“低碳”“低碳生活”及在“低碳生活”中的做法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
①低碳(lowcarbon)低碳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②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教師: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減少碳排放。那么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小組自由討論,學生各抒己見。
三、“低碳世博”知多少
師: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會提出的一項口號。在世博活動場地和舞美方面,“低碳環保”的科技亮點處處閃現。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查找有關資料,搜集,列舉世博會上的有關低碳方面的做法。
四、行動:低碳生活,我倡議
教師:減碳是我們每個地球人的責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隨時隨地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環保的“低碳人”。
學生分組完成低碳生活的倡議書。
五、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也懂得了平時應該怎樣去做可以減少碳的排放。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讓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教學反思:
通過本活動,提高了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學生低碳意識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責任感。學生懂得了低碳生活應該從衣、食、住、用、行這些點滴做起,將遏制全球氣候變暖,減少碳排放實實在在地帶入日常生活。活動中,學生暢所欲言,幾個平時內向不愛說話的學生這節課上都踴躍的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很開心。
資料:
走進低碳生活,我們該做些什么?
用廢舊掛歷制作繪畫作品,用廢棄塑料瓶制作小工藝品、小玩具,廢品都變成了“藝術品“。
給喝完的牛奶盒穿上新衣,來個華麗的“大變身”
用多余的布料縫縫連連,做成一個可以踢的沙包,又多了一個體育鍛煉玩具。
“用環保購物袋、節約水電紙筆、用小手帕代替紙巾”
種一棵樹,養一盆花,綠一方凈土。
節約一滴水、一粒米、一張紙、一度電、一分錢。
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一次性塑料袋。
不亂扔果屑,不亂丟廢舊電池、玩具。
少看電視,晚上看書、做作業盡量用節能燈。
互相借閱書籍、將不用的舊書、舊衣捐獻給需要的人。
校園節能宣傳周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常識性了解什么是能源利用率.
2.常識性了解節能的重要性、緊迫性,明確節能是每個公民的職責,自覺樹立節能意識,培養節能的良好習慣.
3.常識性了解人類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是依靠科學技術進步.
教學過程
1.指導學生自學教材 告訴學生,這節課主要采取自學教材和分組討論的方式來學習節約能源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自學中就下面板書的幾個問題做好參加討論的準備.
板書:
(1)舉例說說什么叫能源利用率?
(2)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3)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4)人類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在哪里?
(5)如果每人一年節約用電1千瓦時,那么全國近12億人一年節約的電能相當于多少噸標準煤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標準煤的燃燒值為2.93×10焦/千克)
2.學生閱讀教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閱讀情況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4.由各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討淪結果
5.教師進一步歸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這節課的總結 在總結中著重強調:
(1)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由于目前人們使用的能源主要還是煤、石油和天然氣,或者是由煤和石油轉化而來的電能.因此,節約能源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緩解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而且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例如,每節約1千瓦時電能,如用于工業生產,則可增加約8元的工業產值;而少燒1噸煤,則可少向大氣中排放約20千克二氧化硫、440千克二氧化碳和15千克煙塵.可見,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現在,我國的能源生產和供應情況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據報紙公布的資料介紹:近幾年,全國工農業生產因缺能而少創造的產值,每年都高達千億元以上.另一方面,由于設備、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少地方存在著高能耗、低效益的問題.例如,每生產1萬塊磚,大工廠的耗能量是0.87噸標準煤,而農村磚廠的耗能量則是1.05—3噸標準煤.據統計,我國人均能源資源的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值,能源利用率低于發達國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能源的需求量還要繼續增加.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節約能源,對我國來說,是既重要又緊迫的事情.
(2)自覺樹立節能意識,培養節能的良好習慣. 能源問題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節能是利國利民、造福子孫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某個部門、某些人的事情.因此,每個人都要自覺樹立節能意識,積極宣傳節能的重大意義,培養節能的良好習慣,從節約1千瓦時電、1克煤、1滴油做起,那么,日久天長,就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6.布置作業
(1)調查了解本地開發和利用能源的情況.
(2)對學校、家庭提出節能的建議.
設想、體會
1.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教學大綱關于“常識性了解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教學要求,本教案在強調節能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的同時,專門舉出數據補充說明節能還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
2.在教學中,注意聯系我國國情,教育學生對待節能問題要有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