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通用4篇)
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建構區內五顏六色的插塑非常感興趣:孩子除了喜歡把積塑按規律擺放在桌子上(有的按顏色擺,有的按形狀擺),更多的孩子熱衷于拼插各種立體造型的樓房、機器人等等。這說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不滿足于平面造型,對三維立體造型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幼兒的這一興趣點出發,我在活動區內投放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形體的積木,引導孩子們在掌握各種形體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建構。
活動目標:
1、能分清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形體的基本特征,嘗試擺出各種建筑物,并能清楚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能和同伴友好合作,體驗與伙伴一起玩的樂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建構區提供充足的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形體的積木。
2、各種建筑物如高樓、亭子、橋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建構區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看,這里來了這么多的新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體,互相交流各種形體的特征,并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字。
2、鞏固對幾何形體的認識。
(1)游戲“說說我的好朋友”。
每位幼兒自選一種形體,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如:我的好朋友是紅色的正方體。
(2)游戲“看誰反應快”。
教師發出各種口令如“正方體好朋友請起立,圓柱體好朋友招招手……”請手拿該形體的幼兒迅速站立并作出相應的動作。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變換幾何形體并不斷加快速度,以增加難度。
3、玩游戲“我是小小建筑師”。
(1)觀察各種建筑物的圖片,激發幼兒自主建構的興趣。
師:建筑工人叔叔能造出各種各樣漂亮的樓房,今天我們小朋友也來做小小建筑師,用這些幾何形體造出漂亮的樓房。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造出的'樓房怎樣才能既堅固又好看
(3)幼兒自由分組建構,教師巡回指導。
(4)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和分享小組協作的樂趣。
游戲的多元文化價值分析:
大班幼兒已經頗具小建筑師的風范,他們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在自主建構的過程中,孩子們對于各種幾何形體的特征應用自如,比如:他們知道用正方體或長方體等穩定性較好的形體作為地基,用圓柱體或細長的長方體作為柱子或大門,用球體或圓錐體作屋頂或裝飾物,對于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表現出了該年齡段幼兒獨到的見解。
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是他們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識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之一。那么,如何抓住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以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形式來建構我們的教學活動呢?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一種游戲叫《山上有個木頭人》。它之所以能吸引幼兒,是因為游戲中幼兒從運動到靜止時,做出的各種滑稽有趣的定格動作。《小小建筑師》這節體育游戲活動,便是由這個游戲演變而來的。
活動目標:
l、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走跑交替、跳躍及平衡的能力,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2、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柔韌性和動作的靈敏性,提高幼兒聽信號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l、紅、黃、藍、綠色的塑料圈每人四個。
2、紅、黃、藍、綠色的小旗各一面。
3、大鼓一面,柱子兩根。
4、錄音機、磁帶。
5、場地布置如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引起興趣。
幼兒人手一個小圈當方向盤舉在胸前。
師:小建筑師們。今天我們開車去上班,好嗎?
二、活動熱身操。
(放音樂)工地到了,我們把車停好開始工作啦!
教師帶幼兒做各種勞動的動作。如鏟土、打樁、運磚等。
三、用圈來搭建迷宮。
為了讓小動物們玩得更開心,我們打算在這個動物樂園里建兩座大迷宮。今天就是請小建筑師們來建迷宮的。不過在建迷宮之前,我這個質量檢查員要先檢查一下你們的技術怎么樣。
(一)熟悉鼓聲,練習基本動作。
你們瞧,我們的工地上有一面大鼓。你們知道這面鼓是怎么用的嗎?
l、熟悉鼓聲。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它有三種敲法。(第一種——慢慢敲;第二種——快速敲;第三種——短促地敲鼓邊。)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分別可以用走、跑、跳以三種動作來表示,你覺得哪種聲音用哪種動作表示比較合適呢?
2、聽信號做動作。
幼兒根據不同的鼓聲信號練習三種動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邊——跳。
3、擴散思維。讓幼兒想象不同的走法、跑法和跳法。(如大象走、袋鼠跳等等。)
(二)分散練習,搭建迷宮。
l、提出要求。
你們看,我們跟前都擺著四個不同顏色的圈。現在請你們每一位建筑師都用這四個圈來搭建一個小迷宮,迷宮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看誰搭的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操作。
3、走跑練習。
迷宮造好了嗎?那么搭得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請你們聽著鼓聲,繞著自己的小迷宮邊走邊看,檢查一下自己的迷宮漂不漂亮。如果鼓聲慢,我們就慢慢走;如果鼓聲快,就快快跑;鼓聲停,我們也要停,再做個漂亮的動作,好嗎?
4、雙腳跳躍練習。
剛才你們檢查過了迷宮的形狀和樣子,漂亮嗎?那么,它里面是不是很堅固呢?我們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檢查一下吧。你們瞧,我是用什么方法來檢查的?(教師示范在圈內單腳跳和雙腳跳)你們想試試嗎?現在請你們也聽鼓聲邊跳邊檢查迷宮的每個角落。鼓聲停的時候,我會舉起一面旗子。舉什么顏色的旗,就跳到什么顏色的圈里。看誰跳得最好,做的`動作最有趣。
(三)自由組合,合作搭建迷宮。
1、提出要求。
你們知道,一個人做事速度快,還是大家一起工作快呢?對了,人多力量大。那現在就請你們拿好自己的材料去找幾個伙伴合作搭一個迷宮好嗎?
2、幼兒操作。(自由組合)
3、走跑交替和跳躍練習。
你和好朋友的迷宮搭得怎樣了?我們也用剛才的方法檢查一下吧。
注意,在敲鼓面的時候,我們就繞著迷宮走;敲鼓邊的時候,我們就在里面跳著檢查;停下的時候,我會舉兩面旗于,你要動腦筋怎樣同時跳
入這兩種顏色的圈里。
(三)分組練習。
我檢查了一下,看來你們造迷宮的技術都不錯。現在,我正式宣布:這兩座大迷宮的建筑任務就交給你們了!高興嗎?
1、提出要求。
現在,我們要分兩隊進行施工。男隊在左邊,女隊在右邊。看哪一隊的建筑師合作得最好。
2、幼兒分組操作。
3、走迷宮,綜合練習走、跑、跳及平衡等基本動作。現在迷宮大了許多,我們檢查得時候要更仔細了。要聽清楚鼓聲,鼓聲停的時候,我會舉更多的旗子,你們也要動腦筋怎樣同時進入這么多的圈里。
四、通過游戲《造高樓》來整理活動器具。
你們的迷宮造得這么好,小動物們一定會喜歡的。
(教師指著兩根柱子)你們瞧,那兒的動物新村還有兩棟高樓沒建完呢,你們愿意幫忙嗎?(讓幼兒通過游戲的形式北朝鮮圈套入兩根柱子上。)
五、結束。
辛苦了一天,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坐上汽車回家去吧!(放音樂)
大班體育游戲小小建筑師
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長城長
活動來源:
“不到長城非好漢!” 朱彬琦帶來的長城留念照片留有這行字,而這行字引起了孩子們的強烈興趣:“為什么不到長城就不是好漢?”“長城那么長,是誰造的?”“長城是怎么造起來的?”“烽火臺上面為什么要有小洞洞?”孩子們的問題如潮水般涌來,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們主動發起的、強烈的求知與探索的信號,所以我們在《我是中國人》主題中,延續孩子的興趣點生成了主題分支——長城,以支持孩子們這一探究的需要。
在研究前期,教師與孩子一起作為學習者與研究者,搜集大量的關于長城的主題資料,通過各種途徑:記錄問題,收集資料,觀看錄象,交流分享等積累主題經驗,但如何整合這些零星的經驗,讓孩子們引發新一輪的思考與探究,讓教師發現幼兒的內在需要與個別差異?讓長城再現!讓幼兒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運用整合已有經驗;讓幼兒在自發的建構中尋找合作伙伴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讓幼兒用多元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
在深入探究建構作品的階段,幼兒在對已有問題通過回憶逐步清晰之后,通過有目的的自由結伴進行小組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在相互學習中共同提高,建構完善理想中的長城。
活動目標:
運用已有經驗對自己搭建的`長城進一步完善,并合作進行適當調整,體驗建構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環境創設:幼兒問題版面、資料收集版面、搭建長城場地。
二、各種建構材料及工具:大小、材質不同的積木;廢舊紙盒;大型紙張;剪刀及粘貼材料。
活動過程:
一、 話長城——交流分享已有成果。
1、 說說已搭建完成長城的特點。
(可針對搭建的對象與真實長城的匹配程度、搭建的材料選擇和方法等)
2、回憶已搭建完成長城需要改進的地方,討論改進方法。
(可針對建構技巧方面、合作方法方面、細節刻畫方面等)。
二、 造長城——深入探究建構作品。
1、根據已有問題協商自由分組。
2、 分組合作對長城進行調整完善。
三、 品長城——欣賞評價改進作品。
(可針對發現問題的解決效果、發現新一輪的爭議等)
大班建構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
2、培養幼兒積極的思維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畫、數字1-6、符號、-、=。
2、人手三幅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開火車
1、教師:以前我們玩過數字4、5的開火車游戲,今天老師帶大家要玩數字6的開火車游戲。
2、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嘿嘿!我的火車5點開。(集體、個別)
二、情境感知
1、看圖學習6的.第一組加減法
教師: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新建的小區里,一共有7個小區,有1號、2號、3號、4號、5號、6號小區,
聽說小區里有許多美麗的花,這么漂亮的小區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
2、這7個小區里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
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小區。你們愿不愿意來說一說?
3、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提問: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幾號小區的?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花盆里有5朵紅花,1朵白花、花盆里一共有6朵虎)
集體驗證,并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小區的小朋友來講述
(得到大家驗證后,再集體講述)。
(3)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7個小區里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4、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教師: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7個小區里的事情,現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
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2)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
(3)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
(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4)除了用這3數字列出一道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
幼兒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1=7、7-1=6、7-6=1。
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三、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2、小結:1+6=7、6+1=7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數不變,
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
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
3、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
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朋友題是誰?
1+6=7(6+1=7)、7-1=6(7-6=1)
四、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