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舞蹈教案(精選2篇)
手的舞蹈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體驗手的靈活性。
2、傾聽并熟悉音樂樂意隨著音樂自由表演小魚游的情景。
活動準備:
兩段音樂、錄音機、寶寶襪20雙。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變變變”引起興趣
1、老師:小朋友,我的小手會變魔術哦,看我變了什么呀?(小雞)再看看這次變什么呢(蝴蝶)
2、那你們的小手會變什么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二、回憶已有經驗,扮演動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樂教師小結:你們的小手真靈活,能變出這么多的小動物。那下面我們讓這些小動物來跳跳舞怎么樣?
合著音樂的節奏,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來表現手部舞蹈。
老師:原來你們的小手能跳這么好看的小動物舞蹈呀。
三、傾聽音樂,熟悉音樂旋律教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一聽,在這音樂里是誰在跳舞。
1、教師播放一段音樂,幼兒自由發揮相像。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里,是誰在跳舞呢?
2、教師出示襪子小魚:這是小魚在跳舞。
3、小魚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問:小魚怎么跳舞的呀?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魚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縮身體,還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動作
四、學習小魚游,感受新奇,快樂感
1、小朋友徒手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2、小朋友戴上襪子,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五、創編小魚游動作
1、請個別幼兒嘗試。
2、傾聽音樂單手表演小魚游兩遍。
3、傾聽音樂嘗試兩只手表演小魚游一遍。
手的舞蹈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掌握蒙族舞蹈基本手位腳位基本體態,掌握蒙族舞蹈動律要求,動作規范,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及觀察模仿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上海音樂出版社;“九五”國家級重點教程;由《中國藝術教育大系》序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舞蹈卷中蒙族舞蹈體態動律訓練手位腳位組合。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蒙族舞蹈基本手位腳位基本體態。
2、難點:動作協調性與節奏變化的'處理,舞蹈中情感的表現力。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蒙族,蒙古人民呢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草原上,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在遼闊的草原畜牧生活,培養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熱情直爽的性格,先由我們身臨其境學習他,感受他們的熱情與豪放吧!
2、講授新知識:
蒙族基本手位腳位單一動作:
、偈治唬
a、胯前(一位空心拳)
b、體前(二位)
c、斜下(三位)
d、平開(四位)
e、斜上(五位)
f、胸前(六位)
g、叉腰(七位)
②腳位:
a、正步位(一位)
b、小八子(二位)
c、大八字(三位)
d、踏步位(四位)
e、點部位(五位)
f、交叉正步位(六位)
3、手位腳位組合
準備:體對一方向小八字腳位
、8胯前按手,上升后靠。
、8體前手位,上身前傾。
、8右腳旁移至大八字位重心,旁斜下手位,微仰身左擰。(體對8方向)
④8重心移至左腳,旁斜下手位,微仰身右擰。(體對2方向)
、8上右腳,左后點步位,平手位。(體對1方向)
、8點步位,斜上手位,上身后靠。
、4向下體前手位,58斜上手位。
⑧8上右腳,胸前手位(13)轉身叉腰聳肩。(5拍7拍聳肩重拍向下)
五、課后作業
回去查閱關于蒙族舞蹈地域風情,結合本節課組合加強練習。
六、課堂小結
再次強調這節課的學習重點,通過講述民族風情,激發學生學習民族民間的興趣,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把舞蹈中的優美體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