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與略讀》教案(精選13篇)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
1.揭示課題。
2.審題:(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自讀課文輕聲自讀課文
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1.組織交流。
2.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4.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A“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B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c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D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A這句話你同意嗎?
B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c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5、齊讀課文,體會。
三、小結
1.小結: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提問: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2)寫一篇讀后感。(3)完成練習冊。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效果。
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知道靈活運用精讀與略讀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共同學習(板書課題)
2、精讀和略讀
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部分)
3、你從課題中讀懂什么?……你能就課題提出些疑問嗎?
(相機板書:精讀?略讀?)
二、初讀課文領會大意
1、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試著做到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長句可多讀兩遍。
②試著解決剛才的疑問。
③畫出感興趣或是有疑問的詞語,注意積累。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節朗讀要求正確、流利。
(2)師生共同評出“朗讀之星”聲明評議要求:(A)正確:不讀錯、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結巴、回讀,讀破
(3)剛才解決了哪個問題?
(4)你是怎樣解決的?〈讀了第一節〉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我們所讀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因此需要精讀。我們以前學過的《“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課文,講的就是精讀的方法。
a、圈畫出來什么是精讀?學生上臺圈畫〈指導讀〉
b、你還了解到哪些知識?
c、引導體會。
還知道了什么是略讀?
出示: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導質疑(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精讀好像有些矛盾)你這時有新的疑問產生嗎?學生質疑
三、精讀感悟、合作學習2~7節
1、出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2~7節(自讀、圈畫、討論、解決)
(1)什么要進行略讀?
(2)略讀有什么作用?
(3)怎樣進行略讀?等會兒選擇本小組最拿手的方式匯報)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學習小組采用讀讀講講、演演等方式匯報。師鼓勵師生評價(相機引導、理解:浩如煙海、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等詞)
四、引導小結
1、課文2~7節重點介紹了略讀,精讀與略讀看似矛盾,實際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正如最后小節說的(出示)只要我們把精讀的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的讀書效果。(指名讀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說說你的理解)
2、又到了“我積累、我精彩”的時候了。說說這篇課文中的積累。(詞語、句子等方面)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哪些收獲。(學生略談)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精讀與略讀》教學反思
《精讀與略讀》是一篇介紹讀書常識和讀書方法的課文。課文介紹了精讀和略讀兩種讀書方法,為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側重點是介紹略讀。講述了略讀的意義。
這篇文章文字淺顯,學生通過自學完全能讀懂這篇文章,在本課時的教學上我按教學設計以兩張學習單讓學生進行了自主學習,難度不大,通過閱讀課文,文中提及的定義——精讀、略讀;怎樣進行略讀的方法學生們都搞得清清楚楚,但如何把在本節課上重點學習到的新的讀書方法——略讀付之于行動才是我在本節課所要傳授的重點。
我在課堂上用了近二十分鐘時間讓學生嘗試用略讀的方法閱讀我們將要共讀的課外書——《上下五千年》,指導他們看前言、看目錄,了解本書的梗概,還讓他們讀了第一則故事,學習“一目十行”地讀書方法。最后讓學生明白: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感悟】
葉圣陶先生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小學階段課堂上的學習以精讀為主,但學生業余的閱讀應該以略讀為主,從一個人一生時間來看,略讀的時間應多于精讀。在本節課上我用了較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了略讀指導,我相信,今天的練習為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略讀打下一定的基礎的。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3
一 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板書課題)
12、精讀和略讀
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局部 )
2、 你從課題中讀懂什么?…… 你能就課題提出些疑問嗎?
(相機板書:精讀?略讀?)
二 初讀課文 領會大意
1、出示: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試著做到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長句可多讀兩遍。
②試著解決剛才的疑問。
③畫出感興趣或是有疑問的詞語,注意積累。
2、同學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分節朗讀要求正確、流利。
②師生一起評出“朗讀之星”【聲明評議要求:(A)正確: 不讀錯、 不添字、漏字(B)流利 :不結巴、回讀 ,讀破】
③剛才解決了哪個問題?
④你是怎樣解決的?〈讀了第一節〉
◎PPT出示: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需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我們所讀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協助,因此需要精讀。我們以前學過的《“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課文,講的就是精讀的方法。
a、圈畫出來什么是精讀?同學上臺圈畫〈指導讀〉b、你還了解到哪些知識 ?c、引導體會。
◎還知道了什么是略讀?
出示: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導質疑(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精讀好像有些矛盾)你這時有新的疑問發生嗎?同學質疑
相機板書:
為什么要學會略讀?
略讀有什么作用?
怎樣進行略讀?
【想解決這些疑問嗎?那我們就來運用剛才所學精讀的方法,閱讀課文的2~7節】
三 精讀感悟、合作學習2~7節
出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2~7節(自讀、圈畫、討論、解決)
(1)什么要進行略讀?
(2 )略讀有什么作用?
(3)怎樣進行略讀?
(等會兒選擇本小組最拿手的方式匯報)
1、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交流
學習小組采用讀讀 講講、演演等方式匯報。師鼓勵師生評價(相機引導、理解:浩如煙海、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等詞)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效果。
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知道靈活運用精讀與略讀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投影 (實物)課外書若干本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共同學習(板書課題)
2、精讀和略讀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部分 )
3、你從課題中讀懂什么?…… 你能就課題提出些疑問嗎?
(相機板書:精讀?略讀?)
二、初讀課文 領會大意
1、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試著做到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長句可多讀兩遍。
②試著解決剛才的疑問。
③畫出感興趣或是有疑問的詞語,注意積累。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分節朗讀要求正確、流利。
(2)師生共同評出“朗讀之星”聲明評議要求:(A)正確: 不讀錯、 不添字、漏字(B)流利 :不結巴、回讀 ,讀破
(3)剛才解決了哪個問題?
(4)你是怎樣解決的?〈讀了第一節〉
(5)PPT出示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我們所讀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因此需要精讀。我們以前學過的《“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課文,講的就是精讀的方法。
a、圈畫出來什么是精讀?學生上臺圈畫〈指導讀〉
b、你還了解到哪些知識 ?
c、引導體會。
還知道了什么是略讀?
出示: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導質疑(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精讀好像有些矛盾)你這時有新的疑問產生嗎?學生質疑
三、精讀感悟、合作學習2~7節
1、出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2~7節(自讀、圈畫、討論、解決)
(1)什么要進行略讀?
(2)略讀有什么作用?
(3)怎樣進行略讀?
(等會兒選擇本小組最拿手的方式匯報)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
學習小組采用讀讀 講講、演演等方式匯報。師鼓勵師生評價(相機引導、理解:浩如煙海、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等詞)
四、引導小結
1、課文2~7節重點介紹了略讀,精讀與略讀看似矛盾,實際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正如最后小節說的(出示)只要我們把精讀的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的讀書效果。
(指名讀 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說說你的理解)
2、又到了“我積累、我精彩”的時候了。說說這篇課文中的積累。
(詞語、句子等方面)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哪些收獲。
(學生略談)
板書設計:
為什么要學會略讀?
略讀有什么作用?
怎樣進行略讀?
想解決這些疑問嗎?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介紹精讀與略讀的方法和常識,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幫助學生增強語言積累,引導感悟說明問題的條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掌握精讀與略讀的方法。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教學時間:1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要讀書,平時我們用那些方法讀書?
2、今天我們來學習兩種讀書的方法。(示課題)
二、指導自讀課文
1、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思、劃:
(1)什么叫“精讀”?那些文章用精讀的方法讀?什么叫“略讀”?略讀的方法?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3、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4 全班交流,師相機引導:
5.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引導: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4)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引導:
(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4)齊讀
三、略讀課文,合作交流
1 瀏覽課文
2 師出示準備好的課外閱讀范文,指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略讀。
3.小組交流學習結果。
4. 指名匯報,其他同學補充。
5. 聽讀,評議。
四、板書:
12.精讀與略讀
精讀
和 結合起來
略讀 讀書效果最佳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我能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我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正確的讀書方法。
學習重難點:
通過介紹精讀略讀,幫助學生增加語言積累,引導感悟說明問題的條理和方法,掌握精讀和略讀的方法。
突破措施: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教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導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二、自主學習。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用自己常用的方法解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并說說為什么讓你受益匪淺。
4、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三、合作交流,準備展示。
四、快樂展示,提升自我。
1、巧記生字。
2、巧學新詞。(一目十行走馬觀花)
3、課文分析。
4、句子積累。
五、課堂檢測。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五、教師總結。
六、快樂評價,反思總結。
這節課我在方面表現不錯,但在方面表現還不是很好,下節課我會更加努力,以求有更大的進步。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兩種閱讀方法——略讀和精讀。
2.過程與方法
師講述略讀的意義,重點介紹略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把握略讀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教學重點
把握略讀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讀書莫放“攔路虎”》.《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文章,把握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再來把握兩種讀書方法。
2.板書:精讀與略讀。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1.默讀課文,在文中圈圈畫畫,并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匯報交流,讀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讀?
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逐字逐段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
(2)什么是略讀?
略讀就是大略到讀。
三、在讀課文,著重學習“略讀”部分
1.為什么還需要具備略讀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為了……又必須……因此……”)課文用這些詞語巧妙地起承轉合將要表達的意思論說得清楚明白。
2.略讀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詞句。
(“通過略讀,可以……從而……獲得……”。)
3.怎樣進行略讀呢?小組討論。
4.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1)面對一大堆讀物,如何略讀?
(2)對一本讀物來說,如何略讀。
(3)略讀通常采用什么方式?
(4)怎樣做才取得略讀的最佳效果?
四、小結交流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1.從課文內容談。
2.從好詞佳句方面談。
五、小組學習,指導讀書。
1.用略讀的方法閱讀12課后面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讀的方法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閱讀時可圈圈畫畫。
3.相互交流。
六、總結全文
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七、作業
用略讀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一篇課外文章或一本課外讀物。
板書設計
12.精讀和略讀
精讀和略讀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兩種閱讀方法——略讀和精讀。
2.過程與方法
師講述略讀的意義,重點介紹略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把握略讀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教學重點
把握略讀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讀書莫放“攔路虎”》.《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文章,把握 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再來把握兩種讀書方法。
2.板書:精讀與略讀。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1.默讀課文,在文中圈圈畫畫,并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匯報交流,讀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讀?
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逐字逐段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
(2)什么是略讀?
略讀就是大略到讀。
三、在讀課文,著重學習“略讀”部分
1.為什么還需要具備略讀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為了……又必須……因此……”)課文用這些詞語巧妙地起承轉合將要表達的意思論說得清楚明白。
2.略讀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詞句。
(“通過略讀,可以……從而……獲得……”。)
3.怎樣進行略讀呢?小組討論。
4.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1)面對一大堆讀物,如何略讀?
(2)對一本讀物來說,如何略讀。
(3)略讀通常采用什么方式?
(4)怎樣做才取得略讀的最佳效果?
四、小結交流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1.從課文內容談。
2.從好詞佳句方面談。
五、小組學習,指導讀書。
1.用略讀的方法閱讀12課后面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讀的方法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閱讀時可圈圈畫畫。
3.相互交流。
六、總結全文
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七、作業
用略讀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一篇課外文章或一本課外讀物。
板書設計
12.精讀和略讀
精讀 和 略讀
結合起來
讀書效果最佳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9
今天的語文課,杜郎口了一下——《精讀與略讀》反思
今天上了一節語文課,內容是《精讀與略讀》。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也很淺顯,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完全掌握本課的重難點,能夠體會到精讀與略讀對閱讀所帶來的好處。上次看了一節有關杜郎口模式的語文課,學生一個個自信滿滿的樣子讓我驚訝,甚至感到不可思議。想到我們班的學生,每到上課提出難一點的問題的時候,總是那么幾個人舉手。而在做閱讀理解的題目時,總有那么幾個學生空著,不想思考,就等著講評的時候聽寫答案。于是,在上這一節課的時候,我在黑板上寫了這樣幾個思考題,讓學生自學課文:(1)什么是精讀,精讀有什么好處?(2)什么是略讀,略讀有什么好處?怎樣進行略讀?(3)結合實際,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方法?學生開始了自學。我開始觀察班級中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和平時不舉手的同學的自學情況。我發現,他們也找到了相關的答案,只是沒有劃完整。接著,我讓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每人回答一個問題。我同樣觀察了他們,錢文濤等也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接下來是全班交流。就這樣,在發言與補充發言中,完成了這一課的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也提出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怎樣閱讀的方法。而我,這一課,只拎了下重點的句子,進行了指導。自己感覺,今天的杜郎口模式還是實施得不錯的,學生學得有效而扎實。但是,也給我了一個思考,其他的課文如果采取這樣的模式,應該會亂套了吧。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確實應該少講了。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的讀書效果。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所講的幾點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的讀書效果。
教學對策:
在學生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深思、多品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讀書莫放“攔路虎”》、《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文章,把握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種讀書方法。
2、板書:精讀與略讀。
設計意圖:談話引入意在運用舊知識的遷移,提醒學生課文的類型,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向。
二、研讀課文,探究方法
1、默讀課文,在文中自己最有收獲的地方圈圈畫畫,并批注感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并從中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2、匯報交流,讀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讀?
(2)什么是略讀?
(3)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3、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句子一)“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4)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句子二)“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自主探究弄清什么是“精讀”與“略讀”,以鍛煉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交流中學會總結分享自己的收獲,體驗收獲的喜悅。
三、小組學習,指導讀書。
1.用略讀的方法閱讀12課后面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讀的方法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閱讀時可圈圈畫畫。
3.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不僅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真的讀懂了課文,并能否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總結全文
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的讀書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最后的總結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五、作業
用略讀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一篇課外文章或一本課外讀物。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可鞏固學生剛學的讀書方法,使之能在以后的學習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板書設計:
精讀和略讀
精讀 和 略讀
結合起來
讀書效果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11
一、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
1.揭示課題。
2.審題:
(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自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2.組織交流。
3.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5.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a“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b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c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d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a這句話你同意嗎?
b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c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6、齊讀課文,體會。
三.小結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提問: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3.布置作業: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
12.精讀與略讀
選擇哪些讀書方法
怎樣略讀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12
《精讀與略讀》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介紹讀書常識和讀書方法的課文。課文介紹了精讀和略讀兩種方法。學生對精讀不陌生,用此教學對重點過閱讀課文,幫助學生感情課文所要說明的意思是如下幾點:一是略讀的意義;二是怎么進行略讀;三略讀該注意些什么。通過學習課文中介紹的略讀,幫助學生增加語言積累,應道學生感悟說明問題的條理和方法,重點是略讀的方法。 閱讀教學不同于閱讀,略讀教學也有別于略讀。略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方式,它的任務比較單一,只是為了獲取相關的信息。而略讀教學則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止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因此,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
《精讀與略讀》教學反思
今天上的語文課的內容是《精讀與略讀》,這是一篇介紹讀書常識和讀書方法的課文,課文清晰地介紹了精讀和略讀兩種方法。也許是針對學生對精讀不陌生,故文章重點介紹了略讀。
這篇課文文字很淺顯,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完全掌握本課的重難點,能夠體會到精讀與略讀對閱讀所帶來的好處。于是,課前,我在小黑板上寫了這樣一張學習單:(1)什么是精讀,精讀有什么好處?(2)什么是略讀,略讀有什么好處?怎樣進行略讀?(3)結合實際,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方法?我把本課的教學權都給了每個學生和他們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自學及小組合作學習這篇課文。
學生開始了自學。我開始觀察班級中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和平時不舉手的同學的自學情況。我發現,他們也找到了相關的答案,只是沒有劃完整。接著,我讓學生分小組交流,每個同學都必須要說。我同樣觀察他們,每個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開始了合作學習,他們討論得挺熱烈,都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就這樣,在發言與補充發言中,完成了這一課的教學。學生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提出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怎樣閱讀的方法。我在這一課中,只拎了下重點的句子,進行了指導。從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來看,最起碼學生都是投入的、積極的。自己感覺,這樣的課堂應該符合“學程導航”的理念吧!
《精讀與略讀》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文字也很淺顯,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完全掌握本課的重難點,能夠體會到精讀與略讀對閱讀所帶來的好處。在上這一節課的時候,我在黑板上寫了這樣幾個思考題,讓學生自學課文:(1)什么是精讀,精讀有什么好處?(2)什么是略讀,略讀有什么好處?怎樣進行略讀?(3)結合實際,我們讀書的時候應該采取什么方法?學生開始了自學。我開始觀察班級中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和平時不舉手的同學的自學情況。我發現,他們也找到了相關的答案,只是沒有劃完整。接著,我讓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每人回答一個問題。我同樣觀察了他們,李峰等也交流了自己找到的答案。接下來是全班交流。就這樣,在發言與補充發言中,完成了這一課的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也提出了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怎樣閱讀的方法。
《精讀與略讀》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知道靈活運用精讀與略讀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實物)課外書若干本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共同學習(板書課題)
12、精讀和略讀
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部分)
2、你從課題中讀懂什么?……你能就課題提出些疑問嗎?
(相機板書:精讀?略讀?)
二初讀課文領會大意
1、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試著做到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長句可多讀兩遍。
②試著解決剛才的疑問。
③畫出感興趣或是有疑問的詞語,注意積累。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分節朗讀要求正確、流利。
②師生共同評出“朗讀之星”【聲明評議要求:(a)正確:不讀錯、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結巴、回讀,讀破】
③剛才解決了哪個問題?
④你是怎樣解決的?〈讀了第一節〉
◎ppt出示: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我們所讀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因此需要精讀。我們以前學過的《“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課文,講的就是精讀的方法。
a、圈畫出來什么是精讀?學生上臺圈畫〈指導讀〉b、你還了解到哪些知識?c、引導體會“”。
◎還知道了什么是略讀?
出示: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導質疑(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精讀好像有些矛盾)你這時有新的疑問產生嗎?學生質疑
相機板書:
為什么要學會略讀?
略讀有什么作用?
怎樣進行略讀?
【想解決這些疑問嗎?那我們就來運用剛才所學精讀的方法,閱讀課文的2~7節】
三精讀感悟、合作學習2~7節
出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2~7節(自讀、圈畫、討論、解決)
(1)什么要進行略讀?
(2 )略讀有什么作用?
(3)怎樣進行略讀?
(等會兒選擇本小組最拿手的方式匯報)
1、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交流
學習小組采用讀讀講講、演演等方式匯報。師鼓勵師生評價(相機引導、理解:浩如煙海、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等詞)
四引導小結
1、課文2~7節重點介紹了略讀,精讀與略讀看似矛盾,實際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正如最后小節說的(出示)
只要我們把精讀的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指名讀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說說你的理解)
2、又到了“我積累、我精彩”的時候了。說說這篇課文中的積累。
(詞語、句子等方面)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哪些收獲。
(學生略談)
五作業超市
1、告訴父母或同村四、五年級小朋友精讀略讀的方法。
2、用精讀略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下列圖書。(特別推薦)
(1)長篇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格列佛游記》
(2)童話:〈〈格林童話〉〉〈〈安徒童話〉〉中外現代童話
(3)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國古今寓言等。
〈注意每周五的讀書交流會,你應有較佳的表現哦!〉
板書:
11 精讀和略讀
精讀
為什么要學習略讀?
略讀 略讀的作用?
怎樣進行略讀?
【課后反思】
努力建構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教學模式,其環節為:問題—研討—結論——發展。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盡可能把發現的機會,選擇的機會,探究的機會,表現的機會,合作交流以及評價的機會留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學會學習語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樹立大語文教學觀,盡量注意課堂的延伸,下課鈴不應成為語文課的終點,而應是一個深邃的省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