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小蛋殼歷險記》(精選3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小蛋殼歷險記》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故事的趣味性,感受故事中小蛋殼的機智、勇敢。
2、了解小蛋殼歷險的過程,理解故事情節,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知道遇到危險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蛋殼歷險記》。
2、故事《小蛋殼歷險記》視頻。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導幼兒猜想故事內容
幼兒觀看ppt1,提問:這是誰?它長得什么樣?
有一天,小蛋殼娃娃出門了,猜猜它會遇到什么事情?
二、播放ppt,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小蛋殼遇到了誰?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仔細觀察它們的面部表情)小老鼠想用小蛋殼做什么?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欣賞故事)你們覺得小蛋殼會愿意嗎?(引起幼兒爭議闡述理由)觀看課件,揭示謎底。追問,為什么小蛋殼會跟小老鼠走?下雨了,它們該怎么辦?(幼兒自由講述)小老鼠怎么會把小蛋殼當成雨帽的?這頂雨帽好不好,為什么?小老鼠為什么吱吱叫?小蛋殼會說什么?如果你是小蛋殼你會怎么說?小蛋殼為什么要讓小老鼠把自己當做小船?如果你是小蛋殼,你會想出什么辦法?
三、完整欣賞故事,重點了解小蛋殼動腦筋保護自己的經歷。
1.請幼兒故事錄音,理解故事名稱。
“什么叫歷險記?歷險記,就是外出時遇到許多危險的事。”
2.請幼兒回憶故事中小蛋殼的經歷。“小蛋殼出門,遇到了哪些危險的事情?”
3.說說小蛋殼保護自己的辦法。讓幼兒分小組開展討論。“遇到危險,小蛋殼是怎么保護自己的?”(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
4.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重點。“小老鼠怎么會把小蛋殼當成雨帽?這頂雨帽好不好,為什么?”“小蛋殼為什么要讓小老鼠把自己當做小船?”
四、想象遷移,教師和幼兒雙向設疑并解答。
1.“你們喜歡小蛋殼嗎?為什么喜歡?”
2.“如果你是小蛋殼,你還會用什么辦法來對付小老鼠,保護自己?”
3.“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幼共同小結。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小蛋殼歷險記》 篇2
活動目標:
1、能聯系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知道蛋殼易碎的特點。
活動準備:故事磁帶,與家長一起收集、清理蛋殼,弄到幼兒園里來。半個蛋殼實物。
活動過程:
一、半個蛋殼像什么?
1、老師這里有半個,你認為它像什么?可以把它當成什么?
2、引導幼兒觀摩自己帶來的蛋殼,并運用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3、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了什么了嗎?我們來請皮皮告訴大家。
二、半個蛋殼的最后結果。
1、教師生動地講述故事一遍。
2、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了什么?
3、幼兒看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4、蛋殼最后怎么了?為什么會碎?
5、我們應怎樣保護蛋殼?
附故事《半個蛋殼》
小老鼠皮皮在草地上玩,忽然他發現半個蛋殼,心里十分高興。
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可以拿來當蛋殼草帽!旅行起來不怕太陽曬,也不怕下大雨。
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也沒有船,怎么辦?皮皮一下子想到了頭上的蛋殼,取下來放進河里,蛋殼輕飄飄,一艘小船開動了。
劃著蛋殼船,皮皮渡過河,面前一座小山坡上山好累,下山怎么辦?坐上蛋殼車,滑下高山坡,皮皮皮皮,心里真快活。
回到自己的小屋,蛋殼拿來當椅子坐,輕輕,輕輕,千萬別碰破!一不小心跌一跤,摔碎了半個雞蛋殼!
小老鼠皮皮出發了,再找一塊蛋殼……
幼兒園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小蛋殼歷險記》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出現的不同現象產生探索的欲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的現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3.引導幼兒簡單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蛋殼(分成兩半)、鉛筆、水、吸管、透明膠帶紙、紙條(三條,長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紙條)、小積木若干、桌面教具一套、記錄表、投影儀,有關橋梁、隧道、圓屋頂等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導幼兒操作感知。
(1)教師以故事《小雞出殼》引出問題:小雞是怎么啄破蛋殼的?
(2)啟發幼兒用鉛筆尖代替小雞的尖嘴巴,來模擬小雞用尖嘴啄蛋殼的過程。引導他們發現力作用于蛋殼的凹面時,蛋殼很容易被啄破的現象。
師:試試用筆尖啄蛋殼的另外一面,看看會怎么樣?引導幼兒通過操作,驗證相同力分別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所產生的不同現象。
2.實驗:感知力的'分散現象。
(1)將水分別滴落在蛋殼的凹面和凸面,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的現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現象。
(2)幼兒操作:將水滴落在蛋殼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現象。
(3)教師出示圖示,作簡單小結:作用于蛋殼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樣,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變小。
3.知識遷移,了解薄亮結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師: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像蛋殼凸面的拱形物體?運用實物投影儀,向幼兒介紹有關拱橋、回屋頂、隧道等的圖片,了解薄殼結構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4.幼兒繼續探索,并學習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記錄探索的結果。
(1)給幼兒一個河流模型和三張紙條,啟發幼兒嘗試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橋,用小積木表示拱橋所愛的力,用小積木的數量來進行測量,并記錄觀察的結果。(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錄)
(2)幫助幼兒比較分析幾種橋的受力程度,讓幼兒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師:你覺得什么樣的拱橋才是好看又好用的呢?幫助幼兒分析幾種橋在實際應用中的利弊,發現新的問題。
5.延伸擴展
師;古人利用蛋殼的這種原理建造了許多的拱橋,有的到今天還在使用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你能用蛋殼的這種原理來建造什么樣的建筑呢?請幼兒用筆畫出自己設計的作品,并相互交流。(這一環節可在區域活動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