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規律》教案(精選15篇)

《規律》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5

《規律》教案(精選15篇)

《規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找出計算的規律。

  2.能熟練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德育

  教學目標 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直到獨立解決問題為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養了獨立思考,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乘數是整十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師生活動)教學重構

  (修改意見)

  前置性作業

  教學過程

  1.算一算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100 3×200 12×400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填表格。

  3.計算練習。

  課前3分鐘內容:開火車——口算比賽

  一、游戲引入新課。

  對數游戲:教師說出一個數,學生說出的數是教師的10倍的數。

  二、找出規律,掌握算法

  1.黑板上出示“5×1=、5×10=、50×10=”

  (1)讓學生觀察三道題目,然后獨立解決。

  (2)指名說結果,并說說是怎樣算出來的?

  2.繼續出示“3×2=、3×20=、30×20=”

  (1)還是讓學生獨立解決,和同桌說說是怎么計算的。

  (2)讓學生觀察,找一找規律,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3.出示難度更大的題目:“12×4=、12×40=、120×40=”

  (1)找一找每道題中的兩個乘數有什么變化,積又有什么變化?

  (2)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結果。

  4.探索與發現。

  (1)請大家觀察每組算式是怎么變化的,有什么規律?

  (2)學生同桌之間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發現的規律。

  (3)師生小結:當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10倍,積也擴大10倍。

  5.交流乘數是整十數的算法。

  (1)誰來說說在剛才的過程中,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計算如20×30的題目。

  (2)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的答案肯定很多,但按照自己的教學來講,學生大部分肯定是用省略0的方法來計算。

  (3)師生小結:先計算2×3=6,再添上原來乘數中被省略的兩個0,所以得600。

  三、試一試。要讓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如發現學生有錯誤,及時給予個別指導,如果錯誤的情況比較類似而且人比較多的話,將錯誤的情況寫在黑板上,供全班學生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第1小題。 要求學生直接口算填表。

  2.第2小題:開放題。

  這是一道開放題而且是逆向思維的題目。學生在獨立思考和解答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才能感受它的挑戰性和答案的多樣性。

  3.第3小題。要求學生獨立審題、列式、口算、作答。完成后集體進行交流。

  4.運動服問題。

  在解題前,要讓學生理解“各付”和“一共”的意思,第2題可以讓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了什么?學得怎樣?

  板書設計 找 規 律(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50×10=50×2×5=100×5=500

  50×10=5×(10×10)=5×100=500

  5×1之后末尾添寫被省略的0

  教后隨記

《規律》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頁~60頁例1,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激發興趣。

  1、猜迷游戲導入。

  2、揭示課題。生活中許多物體的排列都很有規律的,里面含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問題。

  二、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探究簡單的周期規律

  1、出示教材例1場景圖,師: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燈、彩旗)

  2、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物體的擺放有什么規律?

  3、匯報交流(學生自由說,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為一組,每組依次是蘭花、紅花。彩燈:每2盞彩燈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紫、綠。彩旗:每4面彩旗為一組,每組依次是紅、紅、黃、黃。

  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1、解決盆花問題。談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花?

  (1)學生小組討論,跟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注意每個小組交流情況,發現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調整。

  (2)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3)小結:剛才同學們用多種方法來解決盆花問題。

  2、解決彩燈問題。(1)出示問題:照這樣排下去,第17盞彩燈是什么顏色?第18盞呢?

  (2)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

  (3)交流解題策略。引導學生思考:每幾個彩燈一組?余數說明了什么?

  (4)優化解題策略。了解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3、解決彩旗問題。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顏色?為什么?

  理解:余數是幾時是紅旗?余數是幾時是黃旗呢?

  總結:剛才在解決盆花、彩燈、彩旗問題時,我們都是先找出它們的排列規律,找出每組有幾個,在求第幾個時,用除法計算,余數是幾就是跟每組的第幾個相同,當沒有余數時就跟每組的最后一個相同。

  四、鞏固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1、練一練。學生找出棋子的排列規律,猜一猜21顆是什么顏色?再說說自己想法。

  2、比智慧。說出每題第32個是什么。

  3、比反應。觀察面譜的排列規律,按要求說出第幾個是什么顏色。

  4、小小設計師。學生設計花邊,再提出一個問題,互相解決。

  五、全課小結:欣賞、感受規律之美

  1、同學們學得不錯,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說說有什么收獲?你會用哪些方法解決今天的規律問題?

  2、我們今天找到了許多規律,也用規律解決了許多問題。其實大自然中蘊藏著很多的有規律的現象……

  3、欣賞大自然的規律。

《規律》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大數目的計算,提高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的熟練程度,以及計算能力。

  2.使學生能進一步學會用計算器探究運算的一些規律,培養學生探索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學具準備: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讓學生口算練習十七第8題。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練習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方法,能正確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通過計算器的計算來探索和驗證運算里的一些規律。

  二、計算方法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

  8736+384910325-7438

  934X1641000÷6.25‘、

  學生練習后提問:用計算器進行整數、小數的四則主算,你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2.做練習十七第9題。

  讓學生自己計算,在課本上連線。集體交流計算結果。選擇兩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并說明一般按計算順序分步依次計算出得數。

  三、探索規律

  L做練習十七第11題。

  (1)指名一人板演第(1)組前三題,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提問:你發現這三題的積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請大家討論一下,這里的得數有沒有什么規律?

  集體討論前三題的得數有什么規律,發現積的數字與第一個乘數的數字完全一樣,只要能確定積的最高位是哪個數字,就可以按順序寫出它的積是多少。讓學生寫出后兩題的積,并用計算器進行驗證我們發現的規律是否正確。

  (2)分小組做第(2)組題。

  讓學生相互合作進行計算和討論,并寫出每一題的得數。組織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說說前三題的結果和得數的規律,以及后兩題的結果。要求學生對后兩題的得數進行檢驗。

  (3)你能把第11題里發現的有趣的現象用自己的話來說給

  大家聽一聽嗎?

  2.做練習十七第12題。

  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合作進行計算和討論前三題有什么規律,寫出最后一題的得數。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3,說明:在數學里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它實際上是一種規律,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多探究,我們就能發現這些規律,學到許多知識,甚至會有自己的發明和創造。

  四、講解思考題

  讓學生讀題。

  分小組討論,讓學生找出規律,然后組織交流。

  指出:只有當十位上的數都最大時,它們的積才能最大;反過來,也只有當十位上的數最小時,它們的積才能最小。

  五、課堂

  這節課你進一步掌握了哪些內容?發現了些什么?你對學習數學有哪些想法?

《規律》教案 篇4

  觀察下面個數列,找出個子的排列規律,并說出他們各是什么數列?

  (1)3,10,17,24,31,......

  (2)29,27,25,23,21,......

  點撥:(1)這是一列從小到大排列的數,從第二項起,每一項減去他前面的數差都是7,差都相等,是等差數列。

  (2)這是一列從小到大排列的數,前一項減去后一項的差都是2,是等差數列。

  解:(1)等差數列,公差是7

  (2)等差數列,公差是2

  說明:無論是前一項減去后一項,還是后一項減去前一項,只要是按同一順序相減,差都相等的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規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激發孩子創編的靈感和興趣。

  2、通過活動讓幼兒掌握幾種創編規律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兔子頭飾;1開大白紙一張;碰鈴、鈴鼓、手鈴、沙錘若干。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呀音樂國將舉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想”“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戲――節奏表演也帶來了,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兔子演員登臺表演音樂節奏)

  2、發現規律

  老師:“小朋友,你在剛才的節目中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節奏有規律)

  老師:“對了,剛才小兔子的節奏表演不僅好看而且十分有規律,誰能說說看它的規律是什么?( xo×o|×o×o| )

  3、 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誰能自己創編一個有規律的節奏?試試看!”

  (鼓勵幼兒自己創編有規律的節奏)

  如:×O O|×O O|×O O|×O O|

  |O O O O||O O O O|

  ××OO|××OO|××OO|××OO|

  4、 創編有規律排序題

  老師:“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樂可以創編出規律以外生活中還有什么也可以編出有規律的?”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盡可能多的物品)

  老師:“請你和你身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編一道有規律的排序題好嗎?看誰編的和別人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教師在紙上寫出孩子編的規律并用節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來表示。

  5、總結規律排序的方法

  老師:“生活中的有規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兩種不同物體之間排,也可以三種、四種…不同物體之間進行排序,好現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一起說說看你掌握了哪幾種排序的方法,說的越多越好!”

  (引導幼兒說出這節活動中發現的排序方法。)

  如:×OO×OO;OO×OO×;×OOO×OOO;OOO×OOO×;

  6、 練習有規律的節奏

  老師:“剛才音樂國的國王打來電話,讓我們給一首音樂配上有規律的節奏,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想”

  “請你和你們組的小朋友一起來選一個有規律的節奏,再來選一種你喜歡的樂器一起來試試吧!”

  (幼兒分組練習節奏,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7、活動延伸――合奏

  老師:“請回到位子上,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打節奏吧!”

  (給予幼兒鼓勵與肯定)

  小結:“你們打的節奏不但有規律而且特別美,說明你們動了腦筋了,老師為你們自豪!現在就讓我們乘著小列車到外面領取音樂國給我們的禮物吧!”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了,我的大膽嘗試也有了明顯的效果。這節活動讓我深切的感覺到給孩子萬千知識不如給孩子一種解決途徑。

  活動中我把規律排序的重難點也就是(自編規律排序題)這一數學領域中難題,通過與音樂領域的有機結合而輕松的解決掉了,孩子們在想象中、拍打中總有保持著一股創編的興趣與‘興奮’,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孩子創編的方法之多讓我有些目不暇接,讓我由此更加堅定了興趣教學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與不足,如:孩子發現了六種不同物體之間規律的排序,但在打節奏的過程中孩子并沒有把它用節奏的形式打出來,也許是怕編的太慢而我給的時間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遺憾。我想如果在活動過程中,更注意孩子突發教育的引導,效果會更好!

《規律》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

  教學說明:

  找規律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字和圖形的排列規律,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教學重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找規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彩筆,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場景圖。

  教學過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規律,導入新課

  師:請你猜一猜下一個是什么?

  1. 動畫演示:顏色紅青排列的蘋果(8個)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個兩個地排列的漢堡包(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一杯三個地排列的可樂和冰激凌(4組)從右往左中速飛過。

  (在出現每組物體后,請學生回答,教師用動畫驗證,最后全屏顯示上述物體,最后一個物體閃動)

  師:真厲害!全讓你們給猜中了,你們為什么這么快就把下一個是什么給猜中的?

  2. 揭題:像蘋果青紅青紅有順序地重復出現,漢堡包一個兩個、一個兩個地重復出來,可樂、冰激凌一個三個、一個三個地重復出現的就是一種規律。我們今天就要來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以圣誕節為載體,深層次地感知規律,找規律

  師:昨天晚上是圣誕節,張老師參加了一個圣誕晚會,那里的會場布置得可漂亮了。

  1. 多媒體出示圖畫:請你說說會場里有什么?這些東西擺放有什么規律?把你發現的秘密在四人小組里悄悄交流一下。

  2. 匯報結果:(隨著學生回答電腦分別出示每一組排列有規律的圖形)

  3. 深入地問,如燈籠有什么規律。在學生回答一紅一紫排列后,電腦依次在每一組之間加條虛線,引導學生發現每兩個為一組,并且電腦動畫演示燈籠一紅一紫逐個閃動。

  4. 同桌說說其他組排列有什么規律。

  5. 看到這么漂亮的會場,小客人們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起,畫面上出現10個男生女生,有規律地排成一個圓圈,在音樂聲中盡情跳舞,音樂停,10個人也停。)這10個人是按怎樣的規律站的?

《規律》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只有當數學回歸了幼兒的生活情境,才給了幼兒將數學思維進行寬廣的遷移和應用的機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兒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一表述也正說明新課程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已不再過度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更注重從生活中感受和體驗數學的實際意義,并嘗試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答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紋、地磚、欄桿;幼兒游戲活動時按男女間隔排隊;律動、做操中動作的反復等等。這些事物幼兒都很熟悉,因此我們把這些內容作為本活動的素材,希望從中讓幼兒更生活化地感知規律,并且最終培養起幼兒的數學可以服務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如運用規律知識進行裝飾;創編游戲、動作等等。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產生對規律活動的興趣。

  2、能仔細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律的主要特征。

  3、嘗試自創規律,發展幼兒的實際運用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有色彩排列出規律的衣服。

  2、可以串掛的小積木若干,穿掛用的繩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課件(照片以幼兒身邊場景為主)。

  活動過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

  1、欣賞衣服引導幼兒觀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發現衣服上的規律。

  2、觀看課件,進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規律嗎?這個規律是怎么樣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種規律

  2、集體交流自己運用的規律,并將其轉換成符號形式。

  3、引導幼兒分析與提煉規律的主要特點。

  (三)運用規律

  1、排隊:我們小朋友可以排排隊,排出規律。

  2、編動作:用動作表現規律。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規律》教案 篇8

  一、解讀教材:

  《商的變化規律》一課屬于比較傳統的知識,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筆算乘法、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舊教材相比,教材對本知識點作了適當調整:舊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變的規律,而新教材中卻改為了商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探討被除數不變商隨除數變化的規律和除數不變商隨被除數變化的規律,提升了學生自由探究數學問題的空間,因此頗具挑戰性。那么老師怎樣做到“老課新上”?做到在“主動教育”模式下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小主人,怎樣在自主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主動優化,努力實現數學課堂的真正高效?基于以上幾點,我們的教學策略定為:扶放結合、引導探索、自主參與、學會學習、培養能力。

  二、課堂呈現:

  在課堂呈現上余老師緊緊地把握住了以下三點:

  1、“問題生成單”是主動教育課堂的“魂”。

  我校的“主動教育”教學模式的基石是“問題生成單”,我們在設計本節課之處就始終用“問題生成單”作為課堂的主線,經歷試教之處的時間不夠用、教學環節不夠精簡、課堂探究不夠深入、課堂效率不夠高效等問題后,我們對預習生成單進行了再次設計,將教材中簡單、靜態、結果性的文本,設計成為豐富、生動、過程化的“問題生成單”,讓問題生成單成為整堂課的“魂”。在整堂課中,“問題生成單”分三次呈現。

  第一次呈現:在開課環節,教師設計了第一層次的舊知復習,用積的變化規律舊知為新知搭橋鋪墊,為探討除法中商的變化規律起到了方法上的遷移。

  第二次呈現: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問題生成單研究當被除數不變時,研討除數變商會怎樣?除數不變,商會隨著被除數的變化而發生怎樣的變化,起到了為學生分散難點的目的。

  第三次呈現:老師要求學生根據第二次的呈現,對被除數、除數都變,商會怎樣變進行合理猜想。

  一張小小的問題生成單凝聚著老師課前精心解讀教材的心血,三次精彩的呈現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使學生為完成一定任務而進行設想、預見、磋商、探究、討論、辯解,思維發生碰撞,構筑了課堂上有活力、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成為了主動教育的“魂”,進而促進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里獲得了最高效的主動發展。

  2、“學生自主探究”成為了主動教育課堂的“根”。

  “讓過程和方法進課堂”可謂余老師上課的特色。整節課余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問題的探究,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和教師的主導,師生和諧共榮,極符學生的認知規律、新課程標準和我校主動教育模式要求。課堂上我們看到教師始終把激勵學生學習、為學生搭建學習的平臺作為教學的主線,讓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在寬松的氛圍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求知、好學向上的狀態,奠定了學好數學信心的基礎;同時重視合作、探究,使得學生愿意與伙伴交流,敢于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上一次次探究活動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自主,有了發揚個性、施展才能的空間,成為了主動教學的“根”。

  3、“學生自主構建、歸納、總結、提煉”, 成為主動教育課堂新的增長點!

  課堂中余老師緊緊抓住探究三條規律的過程,注重讓學生構建思考問題的方法,啟發學生有序觀察,多角度、多方向去挖掘思路,引導學生參與到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的過程中。在學生發現商的變化有某種規律的萌動時,余老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發現的規律。”并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嘗試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活了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

  整節課教師下放“教學”,只作點拔,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巧妙設疑,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拓展他們的解題思路,既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又重視發揮集體的智慧,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流的機會。學生在靜思、合作、商討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學的境界。

  本課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亦學亦練,注重了知識的生成與鞏固,學與練相得益彰。同時教師非常注重總結性的語言,能適時地把學生表達的變化規律的用語,加以提煉并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全面了解商的變化規律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規律能力。

  三、不足之處:

  1、“積”、“商”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學生極易混淆,建議可先復習乘法、除法的概念及算式各部分名稱,做好知識儲備,便于學生表述規律。

  2、教師還應加強指導學生表述完整的練習,同時要適時引導、及時糾正,比如學生總結第一個規律時,說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商就擴大或縮小幾倍。

  主動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教育策略,教育藝術,教育境界。教師大膽地把舞臺和空間讓給學生,把自己隱蔽起來,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動性,這樣,課堂就綻放出空靈之美。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模式的創新、思維的轉變,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我們也從這節課中看到了自身許多的不足。

  創新終歸出于實踐,期待在以后的實踐中與我們的孩子們共同轉變、攜手同行!正如我校“主動教育”教學理念中提出的“關注學生興趣,興趣煥發生命精彩;關注學生習慣,習慣影響學生未來;關注學生質疑,質疑引發智慧覺醒。”

《規律》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最簡單的數列.

  (二)教會學生通過觀察、歸納、抽象出數列的規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三)使學生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敘述數列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在認識規律的同時,并能按規律填數,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五)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找規律,按規律填數.

  難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發現規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按要求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四十數到五十二.

  (2)兩個兩個地數,從二數到二十.

  (3)五個五個地數,從五數到五十.

  (4)十個十個地數,從十數到一百.

  2.在橫線上填數.

  (1)3連續加3,每次加得的和寫在橫線上.

  (2)6連續加6,每次加得的和寫在橫線上.

  (3)48連續減4,每次減得的差寫在橫線上.

  (二)學習新課

  1.談話.

  師:今天動物園里召開運動會,有7只小兔參加了一百米賽跑,它們參加比賽的號碼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可是教練員點名時,發現有兩只小兔遲到了,這兩只小兔子的號碼各是多少呢?你們能猜出來嗎?(此時學生十分興奮,都想參與猜號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列的規律,學習按規律填數.

  板書課題:找規律填數

  2.教學例1.

  (1)出示:1 4 7 10 13 □ □

  師:像這樣幾個數按次序排列起來的,稱它為數列.

  請學生跟讀“數列”.

  (2)探索:

  師:從整體看,后面的數與前面的數比較,有什么特點?

  生: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

  師:每相鄰兩個數是怎樣變化的?(在投影儀上演示)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前面的數加上3得后面的數.

  師:相鄰的兩個數都相差幾?

  生:相鄰的`兩個數都相差3.

  師:剛才我們從整體和相鄰的兩數變化看,發現了這個數列的規律,我們可以用這樣兩句話來表達這個數列的規律: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相鄰的兩個數都相差3.(邊說邊板書)

  師:先聽老師完整地說一遍,看哪位同學能學老師說一遍.(指名說規律)

  (3)填數.

  師:誰知道遲到的兩只小兔子的號碼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說說后回答)是16,19.

  (4)嘗試練習

  找規律填數:

  a.3 7 11 15 19 □

  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 ).

  相鄰的兩個數都相差( ).

  □里填( ).

  b.15 12 9 □ □

  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 ).

  相鄰的兩個數都相差( ).

  □里填( ),( ).

  3.教學例2.

  (1)出示:按規律在橫線上填合適的數.

  0 10 30________100

  (2)探索:

  師:從整體看,后面的數與前面的數比較,有什么特點?

  生: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

  師:每相鄰兩數的差都一樣嗎?算算看.

  生:每相鄰兩數的差是10,20,不一樣.

  師:第一個數與第二個數之間相差10,第二個數與第三個數之間相差20,那么第三個數與第四個數之間相差多少呢?

  板書:

  生:相差30.

  師:第四個數與第五個數之間相差多少呢?

  板書:

  生:相差40.

  師:從整體和相鄰兩數的差的變化看,這個數列的規律是: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每對相鄰兩數的差總比前面一對相鄰兩數的差多10.(邊說邊板書)

  (3)填數.

  師:現在你們知道橫線上的數是多少嗎?

  生:是60.

  師:怎樣計算?

  生:用它前面的數30,加上它與前面一個數相差的數30,30+30=60.

  師:想一想,怎樣檢驗?

  (4)嘗試練習,找規律填數.

  1 2 4 7 11 □

  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 ).

  每一對相鄰兩數的差總比前一對相鄰兩數的差多( ).

  □里填( ).

  4.教師小結:

  找規律填數就要先從數列的已知數中找出變化的規律,然后再按規律填上合適的數.

  (三)鞏固反饋

  1.找規律填數:(投影片)

  (1)3 5 7 9 □ 13

  (2)8 11 14 □ □

  (3)35 30 25 □ 15 □

  (4)□ 17 15 13 □

  2.你能在每朵花中寫上一個數,使這些花也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嗎?

  3.按規律填數,使每組數列不一樣.

  4.游戲:把全班同學分成紅、黃、綠三組,持相同顏色數字卡片的按規律排列.

  紅色:0 3 6 9 …

  黃色:1 4 7 10 …

  綠色:2 5 8 11 …

  4.按規律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1)2 2 3 5 8 □

  (2)1 6 16 31 □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找規律填數是一節很有興趣的課,整體設計上把握“規律”這個中心.復習準備階段,讓學生按要求數數和按規律填數,為找規律做了很好的鋪墊,從故事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自然地引出了數列規律的課題.

  指導學生認識規律→敘述規律→運用規律→規律的概括,這種抽象的過程也完全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課堂練習形式多樣,最后全班參加游戲競賽,使全課在歡樂的高潮中結束.本課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不做教學要求.

《規律》教案 篇10

  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涂色,擺學具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規律的美,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現事物(圖形)的排列規律,掌握找規律的方法。

  難點: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兩方面發現規律,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找到的規律。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 同學們,六一節快到了,老師聽說學校里要準備搞一次聯歡會,每個教室都裝扮裝扮,看這些小朋友已經在自己裝扮的教室里跳起舞來了。出示課件聯歡會動畫。

  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燈籠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請同學們再來看一看這些彩旗、花朵和燈籠是不是亂擺亂放的?不是,是有順序的。 是的,它們的擺放都是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想不想找一下他們的規律呀?(想!)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領著學生認讀

  二、 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 課件出示彩旗圖

  我們先來找找彩旗排列的規律,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么顏色?

  都猜的是紅旗,來看看對不對。猜的真準!你們是怎么想的呢?因為小旗是按照黃色,紅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擺下去的,所以黃旗的后面是紅旗。小旗的規律是按1面黃旗、1面紅旗為一組重復排列。(讓學生明白1面黃旗1面紅旗為一組,這樣的一組重復出現。)

  2、 課件出示小花排列圖

  教室里還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樣的,你發現了什么?是否也有規律? 我們發現小花是按照1朵紅,1朵紫這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3、課件出示燈籠圖和小朋友的隊列圖

  彩旗,小花的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么燈籠擺放和小朋友隊列又有什么規律呢? 是的!它們都是重復排列的。像彩旗、小花、燈籠、小朋友這樣,幾個為一組重復出現的規律叫做重復排列的規律。(板書)領著學生讀一讀。

  說的真好!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每一個后面都應該擺什么顏色吧?出示剛才的聯歡會動畫。

  通過觀察,發現燈籠是按照紅藍藍這樣的順序一直擺下去的,所以下一個燈籠是紅色的。小朋友是按小女孩,小男孩這樣的順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個小朋友是小男孩。

  同學們表現的真好,老師真替你們感到高興。

  4、那利用你們明亮的眼睛來看看下一個是誰吧?先觀察圖形,找到下一個是什么圖形,再討論什么顏色?同學們發現的真快,立馬就能找到它的規律,那我們一起拿出你們的圖形來擺一擺吧,小組合作。出示要求。

  教師巡視,檢查每組擺放的規律,及時給他們表揚與贊美。你們的小手真是太巧了,能擺出這么多的規律來,那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么擺的呢?快速的整理好你們的圖形,看看誰能第一個看到老師的作品。

  5、出示一組碗的擺放。讓學生先觀察它的排列規律。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也可以從數字的排列規律入手。

  可愛的雞媽媽領著她的小雞也來到了,你們能幫他們找出規律填出數來嗎?出示課件。

  三、 知識運用

  1、 擺一擺,填一填。

  從圖形觀察,也可以觀察小棒的'個數。

  2、 接著畫一畫,填一填。

  3、 畫一畫:拿出準備好的作業紙,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形成一定的規律,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吧!

  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贊美!

  4、猜一猜后面是什么?出示圖形

  (1)想一想有什么規律,并將后面的空格補充上

  (2)應該涂什么顏色?

  歸納總結:找圖形變化的規律按照顏色的重復特點和形狀的重復特點找規律。

  四、 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出示圖片,讓學生自己找規律,并且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規律。

  做動作,找規律:先發現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再找學生自己創造規律———我會創造規律。

  好,請一位同學把你創造的規律表演給大家,請你發號使令帶領大家一起來做一做。好,同學們現在讓我們倒數5個數,一起來看他們創造的規律!

  太棒了,大家都非常的開動腦筋能夠創造出很多的規律。

  五、總結升華

  這節課你們學的開心嗎?有什么收獲呀?一起來說一說吧!

  看著板書回顧今天的內容。

  其實在生活有很多的規律。看看誰最善于發現,你注意到生活中的那些規律了嗎?出示幾幅圖片讓學生欣賞。

  這節課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看來大家都有一雙善于發現規律美的眼睛。回到家把你發現的生活的規律告訴爸爸,媽媽,和你的好朋友好嗎?看誰最善于發現美,創造美。這節課我們同學們利用學到的知識創造了這么多的規律,希望你們長大后當一個真正的大設計師,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我們就上到這,同學們再見!

  板書

  重復排列的規律:1面黃旗1面紅旗為一組重復排列

  1朵紅花1多紫花為一組重復排列

  燈籠紅藍藍為一組重復排列

  小朋友女男為一組重復排列

《規律》教案 篇11

  【三維目標】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時能夠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能夠利用光具座進行實驗。

  2、能設計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經歷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全過程。

  3、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參與實驗探究的快樂和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學習習慣。

  【教材分析】

  學生對凸透鏡的認識,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已經有所了解,但對物體通過凸透鏡怎樣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會成什么樣的像,還不夠了解。所以,本節教材主要對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探究,這個探究實驗是一個較完整的科學探究實驗。目的是:一讓學生認識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二是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

  2、難點:

  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用具】

  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提出問題教師:請同學們用小玩具按照課本P61圖3-47所示的方法做一個實驗,移動放大鏡或白紙板的位置,會在白紙上看到怎樣的像?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讓學生說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師:對你所觀察的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如:凸透鏡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與假設讓學生交流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我們知道實驗是探究物理知識最基本的一種方法。那么,要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就要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交流,設計出實驗方案。(在此,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向學生介紹光具座的正確使用方法,同時指出實驗時要注意的問題。)由于不同組桌面上的凸透鏡的焦距不同,你們想通過什么辦法得知凸透鏡的焦距?(實驗測量,也可查說明書)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制定出實驗步驟。讓其中一組把實驗步驟向大家介紹一下,如果可行,給予肯定;如果不可行,應予以糾正。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讓同學們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小組實驗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

  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據,用自己的話把凸透鏡成像規律表達出來。

  6)交流與合作請跟同學們交流一下實驗研究的結果,看看得出的規律是否一致。

  板書:凸透鏡成像規律

  2、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學習放大鏡的有關知識:

  1)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2)使用放大鏡時要想讓物體的像變大些,應怎么辦?讓學生閱讀課文后或做過實驗后,回答上述問題。思考:若兩個凸透鏡大小相同時,透鏡的厚度對放大倍數有影響嗎?可讓學生通過實驗,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觀察圖3-50: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及用其觀察到的像。

  二、歸納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的學習進行歸納,特別是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自我評價與作業”。

  2、寫出實驗探究報告。

  3、完成本節的“基礎訓練”。

  四、反思

  本節教學安排及設計還是比較充分的,按照科學探究的思路,從問題的提出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進行到結論的得出,學生做得既全面又準確,效果較好。

  五、板書設計

《規律》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規律,嘗試按2種元素進行規律排序。

  2、通過游戲,進一步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智慧盒、課件、鼓和小鑼、錄音帶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聽著《揮動翅膀的女孩》音樂,做小鳥的動作飛進教室,并坐下。

  2、(1)【圖案】感知、猜測、操作

  導入:“今天,小動物也排著隊伍來了,請看它們是誰?”(放課件:動物逐一出示5個小動物)(幼兒集體答:白熊、黑貓)

  師引導:“1只黑貓1只白熊,又來了1只黑貓,1只小熊

  (幼兒表述:一只黑貓一只白熊……)

  猜測:師:“猜猜,接下來會是誰呢?”(幼兒回答)“我們看看對嗎?”

  操作:“我們也拿出黑貓和白熊棋子,把它們擺在第1行,順序要和上面的一樣。”

  (2)【圖案】感知、猜測、操作】

  觀看課件(2只蜜蜂2只小鳥)師:“看看誰又來了?”(蜜蜂、小鳥) “

  師:“他們又是怎么樣排隊伍的呢?”(幼兒表述:2只蜜蜂2只小鳥)

  幼兒操作:“他們的隊伍真齊呀,我們也來試試”。“請小朋友把智慧盒打開,拿出蜜蜂和小鳥棋子在第2行擺出和老師一樣的隊伍。”(教師檢查指導)

  自己檢查:(幼兒表述——一只黑貓,一只白熊……;兩只蜜蜂兩只小鳥……)然后,收回圖案棋子。

  (3)【聲音】感知,操作、表現:請幼兒拿出紅黃兩組棋子擺在第9行和第10行。(準備)

  老師交代玩法:“老師敲一下鼓,你就拿一個紅色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個,我敲一下鑼,你就拿一個黃色的棋子放在紅色棋子的后面。”(試拿一次,再擺。)

  第1行:(1紅、1綠、1紅、1綠……)

  第3行:(2紅、2綠、2紅、2綠)

  第5行:(1紅、2綠、1紅、2綠1紅、2綠)

  請爸媽們一起檢查并改正。

  小結:“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好幾種排隊的方法。下面我們還要學一個更難的游戲。”

  3、【游戲】感知體驗

  親子互動游戲:《九宮格》

  請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媽站在后面一排。

  老師用棋子擺好九宮格,講玩法:指紅色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黃色棋子兩人互相拍肩。

  聽音樂《桃花朵朵開》進行游戲: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請幼兒拉著爸媽的手,走出教室。

《規律》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欣賞等數學活動過程,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及創新能力。

  3.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美的情感。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規律的美及其對于生活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能夠學會找簡單規律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用語言清晰地表述規律。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我們先來做個規律,放松一下,學會的就跟老師一起做(有節奏的拍桌子2次,拍手1次。)

  同學們真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啦,誰能告訴老師你的秘訣是什么?

  對了,老師的這組動作是有規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二)教學新知

  1、發規律

  生活中處處有規律,讓我們先來新開業的這家超市找一找吧。(出示多媒體畫面)同學們認真觀察,你發現了那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學生可能回答:

  我發現彩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也許有的學生會說一面紅色,一面黃色,一面藍色,又一面黃色,一面藍色……(教師出示幻燈片彩旗)你觀察的真仔細,不僅發現了它有規律,還能說出它的規律。如果再往后接著插彩旗,你認為應該是什么顏色呢?(根據學生回答幻燈片出示紅色旗。)

  你回答的非常好,一看你就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

  同學們依次說出彩帶、燈籠、花籃、盆花的排列也都是有規律的`。2.創造規律,鞏固深化:(出示課件一排小花)

  (1)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什么樣的規律裝飾這些花,再動筆涂一涂顏色。

  (2)展示(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展示)

  大家找到這么多規律又創造了這么多規律,真了不起。這些有規律的東西把超市裝扮的那么漂亮,我都迫不及待的想進去看看呢,你們想不想?

  3、找規律

  (1)、我們一起進超市里面去看看吧。(幻燈片出示圖例)貨架上放了這么多球,售貨員阿姨擺的可真整齊,我們來看一看,這組球的擺放有什么規律嗎?同桌之間可以相互說一說。

  教師巡視指導,找學生回答,教師加以補充。

  同學們都回答的很好,這足球就是2個籃球2個足球,重復出現。(板書:重復出現)所以我們就說這組球的排列規律是:2個籃球2個足球。(幻燈片圈出2個籃球2個足球)也可說2個籃球2個足球,又2個籃球2個足球,這就是它的排列規律。

  再找學生說一說。

  (2)、接下來,我們去生活區逛一逛吧。同學們能不能按照剛剛我們尋找規律的方法,看看這組鬧鐘有什么排列規律呢?學生舉手回答。

  這組鬧鐘的排列規律是2個黃色1個紅色。也可以這樣說2個黃色1個紅色,又2個黃色1個紅色,就是它的排列規律。

  (3)、接下來到了兒童游樂區。同學們快來看售貨員阿姨多用心啊,積木都擺放的這么有規律,你能找出它的排列規律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積木的排列規律是:1塊積木2塊積木3塊積木。回答的真完整,我們能不能換一種說法來描述這一組的規律呢?引導學生說出1塊積木2塊積木3塊積木,又1塊積木2塊積木3塊積木,這就是它的排列規律。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給(?)所在的圖形涂上顏色

  3找規律,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

  4按自己確定的規律填數.5.欣賞規律

  其實,像這樣有規律的東西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大家看,(課件演示: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除了老師找的這些,你還知道我們生活中的規律嗎?看看我們身邊的,再想想我們平時看到過的,還有哪些?(出示校園中有規律的圖片)看來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總結反思: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找規律

  有順序的一組一組

  重復出現

  “找規律”教學反思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于是教學中我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體現數學的價值。”這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

  一、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創設超市開業了情景,接著圍繞找一找這里有規律的事物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現實場景中,將數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享受,以激發他們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二、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這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探索,交流自己的發現,準確的描述規律。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發現不同層次的規律,有圖形形狀的規律,顏色的規律,掌聲的規律。利用15朵花按自己喜歡的規律涂色,展示學生的答題紙,匯報自己不同的想法。充分地讓學生經歷了探索規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切身感受到數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著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律、創造規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三、聯系生活,感悟規律的美

  從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見過的有規律的事物,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結合,學以致用,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律的美的感受。再用課件讓學生進一步對規律的美有所體驗,聯系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律。

  總之,在教學環節當中,我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涂一涂等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不足之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更應該使用兒童語言及語氣,貼近學生,使學生有親切感,更加讓學生愛上數學課堂。

《規律》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商的變化規律》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掌握除數是兩位數商一位和兩位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既為學習簡便運算作準備,也有利于以后學習小數除法、分數和比的有關知識,是小學數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能運用已有的計算技能,通過計算,發現商隨著被除數或除數的變化而變化,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放手讓學生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等活動去發現規律,同時,注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教法學法:

  基于以上的認識,遵循“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實現為前提”的重要理念。為了完成以上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商的變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因此,本節課主要采用了發現式教學法,小組討論式教學法。教師以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多元化互動,通過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中去。學生一方面嘗試發現,體驗創造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合作意識,在小組交流,全班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逐步歸納出商的變化規律。

  四、教學設計:

  從四個環節進行,首先,談話導入,揭示新課。在這環節沒有創設情景,我認為這種探究規律課,直接進行探究要好些,另外,本課內容較多如果創設過多情景,可能難以上完。所以我直接安排學生快速搶答九道題,然后由學生分類,教師順勢提問:你是怎么分類的?由學生說出:按被除數不變、除數不變、商不變分類。這樣直接為后面探究進行鋪墊。

  第二環節,探究規律,建構新知。從三個方面進行。

  1、被除數不變,商的變化規律。這個規律要強細講解,先要學生整體觀察什么變了?什么沒變?被除數不變,除數從上往下變大了,商從上往下反而變小了,反之除數從下往上變小了,商反而變大了。然后再詳細講解從上往下怎么變化,由學生總結規律;從下往上又怎么變化,又由學生總結規律。最后要求學生把以上兩個規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及時練習,在這我設計了231÷11=21 231÷33= 231÷77= 這組題學生不可能直接口算,必須要用以上學習的規律才能簡便運算,所以,計算后要學生說理,這有利于突破難點。另外,實物展示,把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知識,編成學生親身經歷富有情趣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自覺、自主地完成學習的創新要求,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2、除數不變,商的變化規律。這個規律先通過計算、觀察、比較、討論等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適當點撥,由學生總結規律,然后練習鞏固。在這我也設計了一組練習: 132÷12=11 264÷12= 1320÷12= 做題過程同上。

  3、商的不變規律,完全由學生先猜測規律,然后自己用計算、觀察、比較、討論等方法論證規律,最后用語言總結規律。這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同時乘幾(或除以幾),乘的數字或除以的數字一定要相同,并且問一問這個數字能不能是“0”?為什么不能為“0”?最后也象前面兩規律一樣練習鞏固。

  第三個環節應用練習,拓展提升。這環節有三題: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一共3題都是整十整百,設計此題有利學生運用商不變規律進行簡便運算。也要求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2、誰是它的朋友。學生通過計算就會發現320÷80與160÷40、3200÷800,1800÷600與180÷60是好朋友,而360÷60沒有朋友,孤零零的請同學們幫助它找到朋友。開放性習題要開放性的練,才能真正拓展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思維,找朋友習題的設計一改以往“一對一”形式,讓學生領悟到這種開放題的實質——不對應,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熱情;這樣“找”,為每個學生都創設了主動發展的空間。伴隨學生情感參與的游戲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激起思維高潮,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3、思考題,填空。即可以鞏固新知,又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尤其是第四小題,可以同時填乘也可以同時填除以,后面正方形中可以填不為“0”的任何數。設計此題是為了更好的照顧每個學生,讓學優生吃得飽,讓學困生吃得好,讓人人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提高。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

  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體驗。

  在上新課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放手讓學生能過計算、觀察、比較、討論等活動去發現規律。該課的教學讓我真正感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創造的主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氛圍。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收獲希望,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達到真正感受數學的魅力。

《規律》教案 篇15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第五單元:找規律

  本課初備

  課時

  共4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幾幅圖片。1、夜幕中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在彩燈的映襯下更加迷人。2、這是一次展銷活動,主辦方經常會用飄揚的彩旗來營造熱鬧的氛圍。3、商場常見的促銷宣傳,打折的宣傳卡一串串掛滿了整個商場。觀察這三幅圖,說一說你都發現了什么?(彩燈、彩旗、宣傳卡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說一說排列的規律。象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出現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排列規律。二、觀察場景,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引導:這些物體都是按一定的規律擺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彩燈和彩旗呢?在小組里說一說。全班交流三種物體排列的規律時,讓學生一邊指圖一邊說。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1.提出問題:在圖中,我們看到8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自己試一試。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待大多數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再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教師注意每一個小組交流的情況,發現學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2.全班交流。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意見介紹給全班同學?學生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畫圖的策略:○●○●○●○●○●○●○●○ (○表示藍花,●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教師提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2)例舉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藍花,雙數的都是紅花)(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教師提問: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組?算式中的每個數各是什么意思?根據余數是1為什么可以確定第15盆是藍花呢?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結合前面學生畫的圖解釋:○●   ○●    ○●  ○●   ○●   ○●  ○強調:第15盆花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盆花相同?3.比較反思:對于這幾種方法,你有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初步淘汰畫圖,學生可能比較傾向于列舉的方法,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口答練習。)四、獨立嘗試,逐步優化解題方法1、出示“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自己嘗試解答。“第15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1)展示學生不同的想法。(比較例舉和計算的方法,得出例舉的方法有局限性。)(2)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思考:每幾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15÷3=5(組),沒有余數說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組,最后一個是第五組的最后)第17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         17÷3=5(組)……2(個)余下的兩個是什么顏色的?和每組的第幾個顏色相同?(這兩個和每組的第1、2個相同。)(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提出第50個、第100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導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2.出示“試一試”第2題,讓學生用計算的方法進行解答。強調余數與紅旗黃旗的對應關系。問:余數是幾時是紅旗?黃旗呢?    余數是1、2是紅旗。    余數是3及沒有余數是黃旗。五、練習紙1、  練一練第1、2題 2、  小組自由練習3、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1)▲○○▲▲○○▲▲○○▲▲○……排列在第19個的是( ),第200個是(   )。(2)我們愛數學我們愛數學我們愛數學…第99個字是(   )4、課本62頁第2、3題。六、數學活動,深化認識  拿出每組兩種形狀或兩種不同顏色的紙片各10個。根據自己設計的規律擺一擺。展示并提問,照這樣擺下去,某一個是什么顏色的?學生回答,自己判斷。七、小組討論思考元旦要到了,同學們準備用26個燈籠來布置教室。如果按2紅1黃的規律排列,應該準備幾個紅燈籠,幾個黃燈籠?板書設計: 找規律      畫        想        算練習設計: 1、按照規律在括號里畫出每組的第32個圖形。 (1) △○□△○□△○□…… (     ) …… (2) ○○○□○○○□…… (     ) …… (3) △△△○○△△△○○…… (     ) ……   2、小明的生日是12月20日,今年他的生日是星期二,他很想知道明年星期幾過生日,你能幫他算一算嗎? 3、用計算器計算1÷11,計算器會顯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數點后面第100個數字是幾?(   ) 4、用計算器計算1÷7,計算器會顯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數點后面第21個數字是幾?(   ) 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有周期規律的? (紅綠燈、霓虹燈、花布地磚、數學分形等)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第五單元 找規律

  本課初備

  課時

  共4課時,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計算按周期規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采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觀察場景圖,解決例2。 說說:兔子是怎樣排列的?       學生自主交流觀察所得。       “每3只兔為一組”,“每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這樣的幾組?       學生交流結果。     18只兔剛好排成“這樣的6組”。 算算:18只兔中有幾只灰兔,幾只白兔?       學生討論,交流結果。       共有6組,每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個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個2只,2×6=12(只)。 二、試一試 問題:如果有20只兔參加跳高,照這樣排列,應該有幾只白兔和幾只黑兔? 小組內討論你是怎樣想的。 一共有幾組?余下幾只?  20÷3=6(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樣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順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組)……2(只)   余下的2只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練一練 第1題:棋子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的?        (每4枚棋子一組,每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6÷4=6(組)……2(枚)  余下的2枚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第2題:瓷磚是按照什么規律貼的? (每2塊一組,每組有1塊正方形瓷磚和1塊長方形瓷磚。)       35塊瓷磚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磚和多少長方形瓷磚?       35÷2=17(組)……1(塊)  余下的1塊為正方形瓷磚。      正方形:1×17+1=18(塊)      長方形:1×17=17(塊) 四、綜合練習: 練習十第4—7題 第4題:學生獨立計算,匯報思路。 第5題: 明確:信號燈亮的順序依次是紅燈、綠燈、黃燈;從10時到10時15分,信號燈一共亮了42次。 每3個為一組,每組中有一個紅燈,一個綠燈和一個黃燈。 42÷3=14(組) 所以紅燈、綠燈和黃燈各亮了14次。 第6題: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為一組,每組中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組)……2(天)   余下的2天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計算結果。板書設計:                  找規律例2:每組有1只灰兔,2只白兔。灰兔:1×6=6(只)                 白兔:2×6=12(只)。            試一試:20÷3=6(組)……2(只)   余下的2只為1只灰兔,1只白兔。灰兔:1×6+1=7(只)白兔:2×6+1=13(只)練習設計: 1、○○□○○□○○…… 第30個圖形是(     );前30個圖形中有(     )個○,有(     )個□。 2、△○□△○□△○□…… 第25個圖形是(     );第32個圖形是(     );前32個圖形中△有(     )個,○有(     )個,□有(     )個。 3、□□○△△□□○△△…… 前44個圖形中○有(     )個,□有(     )個,△有(     )個。 4、○△△□□□○△△□□□…… 前66個圖形中○有(     )個,□有(     )個,△有(     )個。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第五單元  找規律 練習講評

  本課初備

  課時

  共4課時

  本課第3、4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再次經歷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重點難點: 發現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課前準備: 五年級上冊《找規律》練習卷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二、逐題練習。(一)、對號入座。(30分)1、                                      ……照這樣排下去,第26圖形是(         )。2、有一列數按“654321654321……”排列著,則第34個數字應是(    )。3、王兵在家練習硬筆書法時,寫“我們愛科學我們愛科學……”依次寫下去,那么第23個字應是(    )。4、北京奧運北京奧運北京奧運……,根據排列規律,第43個字是(    ),第84個字是(     ),第105個字是(     ),第122個字是(     )。5、一組圖形按這樣的規律排列:                       ι……如果共有26個圖形,其中有(      )個 ,(     )個 ;如果共有28個圖形,其中有(      )個 ,(     )個 ;如果共有33個圖形,其中有(      )個 ,(     )個 ;如果共有45個圖形,其中有(      )個 ,(     )個 ;6、上體育課,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報數。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學報(       ),最后一位同學報(       )。其中共有(     )名同學報“一”,共有(       )名同學報“二”。7、XX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      )天課,休息了(       )天。8、每兩朵紅花之間有3多黃花,那么從左往右數第41朵花是(     )花,其中紅花有(       )朵,黃花有(       )朵。9、河堤的一邊栽了45棵樹。這些樹按1棵柳樹、3棵桃樹的規律栽種。河堤的一邊共栽了(      )棵柳樹,(     )棵桃樹。10、3×3=9,3×3×3=27,27的個位數字是7,3×3×3×3=81,81的個位數字是1,3×3×3×3的個位數字是(      );把12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把21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把XX個3連乘,那么這個積的個位數字是(       )。(二)、解決問題。(20分)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紅、黃、藍、綠的規律掛彩燈,一共要掛三十四盞燈。四種顏色的彩燈各需多少盞?2、今天是星期四,媽媽過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幾,媽媽周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請假嗎?3、有同樣大小的紅、白、黑珠子共90個。如果按3個紅珠,2個白珠,1個黑珠的順序進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幾個?第68個珠子是什么顏色?4、1998年2月1日是星期日,XX年的2月1日是星期幾?XX年2月1日呢?5、6個小朋友圍成一圈在做游戲。從小剛開始,按順時針的方向,每人依次說出1個字,共同念兒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幾只?一二三四五。誰說到最后一個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這個規則進行,直到剩下最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勝利者。誰將會第一個被淘汰?最后的勝利者會是誰?三、講評總結。板書設計: 找規律 練習講評練習設計: 錯題訂正。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 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重點難點: 認識列舉法,感受列舉法的特征。課前準備: 教學光盤,牙簽,表格,飛鏢和靶盤。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談話:同學們,在四年級我們曾經兩次學到過解決問題的策略,還記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嗎?(指名答:方法)那么你們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哪些策略嗎?(畫圖,列表)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上課題)二.教學例1師: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屏幕出示例題及其場景圖,自主讀題。師:題目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們做什么事情?(指名回答)師: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的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師:你們覺得王大叔會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拿出你們手上的牙簽,每根牙簽代替一根1米長的柵欄,動手來圍圍看。(同桌合作擺牙簽,教師巡視)指名說說他們圍成了幾種不同的長方形。估計學生可能有的結果:1種,2種,3種……(記錄學生匯報的結果)師:究竟王大叔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了?老師現在也不知道,不過通過接下來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了。師:如何能一個不落的將所有的圍法都找出來了?你們覺得可以從幾開始考慮?(指名回答)生:可以從寬是1米開始考慮,先用18÷2=9,然后把9分下來,長8寬1;長7寬2(板書學生說的內容)師:你們覺得接下來會是多少?(學生齊答:長6寬3,長5寬4)(可能有學生會繼續說長4寬5,讓學生自己去想要不要長4寬5,讓學生明白一般情況長都大于寬,長4寬5實際上就是長5寬4。)拿出課前準備的表(教材p63)師: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長和寬一一的列舉到表上去?動手做做看。(板書:一一列舉)集體訂正列表,各拿一份按順序列舉的和沒有按順序列舉的表在實物展示臺上讓學生去比較,使他們明確列舉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師:現在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嗎?(齊答)指出:剛才我們幫王大叔解決問題時,所采用的方法是將結果一個一個的列舉出來,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列舉的,所以我們把這個策略叫做:有序的一一列舉。(板書)師:如果你是王大叔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圍法?生:第4種(長5寬4)師:為什么?生:因為第4種圍法圍成的長方形羊圈最大,王大叔就能養更多的羊子。師:什么時候面積最大?(周長一定時,長和寬越接近,面積就越大;長和寬差的越大,面積就越小)三.教學例2師:王大叔的問題解決好了,我們再來看看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屏幕出示例2及其場景圖。師:“最少訂閱1本,最多訂閱3本”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可以訂閱1本,可以訂閱2本,還可以訂閱3本)師:你們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有序的一一列舉)師:列舉時,你打算先考慮訂閱幾本的情況,然后再訂閱幾本的情況?(從只訂閱1本的情況考慮)師:如果只訂閱1本,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是哪幾種?(3種)如果訂閱2本的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分別是哪幾種?(指名回答,3種,讓學生明白這個地方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列舉:《科學世界》《七彩文學》,《科學世界》《數學樂園》,《七彩文學》《數學樂園》)如果訂閱3本的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1種)師:那么一共有幾種不同的訂閱方法?(7種)師:拿出我們課前準備的表(教材p64上的),用打“√”表示訂法,動手做一做,完成這個表格。(教師巡視,對于困難的學生可作適當的指導)指名到實物展示臺來完成表格,集體訂正。師:怎么從這張表中看出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怎么看?(豎著看,一列就是一種訂閱方法)師:通過一一列舉,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訂法,而且還能看出每種訂法分別訂的什么書。要得到全部答案,你覺得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學生思考,引導他們說出:要有序,不重復,不遺漏)(板書)四.游戲完成練一練師:幫王大叔解決了兩個問題,有解決了訂雜志的問題,咱們來做個小游戲吧!拿出飛鏢和靶盤,讓學生認識一下靶盤及其環數的分布(與p64練一練靶盤一樣)師:咱們來做個投飛鏢的游戲,看看能投中多少環。師:每人投中兩次,請3-4名學生到前面來參加游戲,一個一個依次的投。學生投鏢,教師注意記錄結果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再投了。如果小華現在來投的話,也投中兩次,你覺得小華可能會得到多少環?把可能出現的結果一一的列舉在課堂練習本上。(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五.全課總結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一列舉有序,不重復,不遺漏練習設計: 1、學生體操隊共有20位隊員,可以排成多少種不同的方陣?(每行人數相等) 每行人數排行幾行你認為哪一種方陣比較適合表演? 2、幼兒園買來200個氣球,阿姨打算將氣球幾個幾個捆在一起,請你說說有多少不同的捆法?(每捆個數相同,至少2個) 每捆個數扎成捆數3、園林工人在某建筑物臺階上擺鮮花,第一臺階紅花、黃花各擺一盆,然后每隔一級擺一盆紅花;每隔二級擺一盆黃花。同時擺上紅花和黃花的是哪幾級臺階?(取前3處)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 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感受用列舉法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這樣不會多也不會漏。 3、能在運用列舉法時體會不符合要求的安排應去掉。 4、進一步發展運用意識、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 邊列舉,邊計算和考慮要符合要求。課前準備: 1角、2角、5角的硬幣若干、白紙、練習紙。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討論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同學們,我們先來玩個游戲。2、請同學們拿出1角和5角的硬幣若干。現在,你們要拿出2元,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列舉法。按什么順序列舉?可以從1角想,也可以從5角想。(1)我們先從5角想。請你們兩人一組擺一擺,寫一寫。學生一人擺,另一人列表寫,不要忘記了0個5角也符合要求。

  5角硬幣的個數

  0

  1

  2

  3

  4

  1角硬幣的個數

  20

  15

  10

  5

  01角的個數怎么算?20角—5角=15角……共5種。(2)我們從1角想,也請你們兩人一組擺一擺,寫一寫。當只拿1角時,行嗎?為什么?該怎么辦?不行,就在格子里畫上“一”表示不可以。

  1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5

  …

  20

  5角

  4-

  -

  -

  -

  3

  -

  -

  -

  -

  2

  -

  -

  1

  -

  0共5種。(3)第二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有何相同點與不同點?你學習了用列舉法解決這個問題,有什么感受?(4)獨立思考,完成練一練。要求只列表,用列舉法解決問題。二、教學例3,解決實際問題(1)旅游團23人到旅館住宿,住3人間和2人間(每個房間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每個房間不能有空床位是什么意思?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紙上列舉,再在小組里交流討論。(2)可以從只住1個3人間想起,你是怎樣算的,怎樣填的?2人間的個數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邊算邊填。(3)可以從只住1個2人間想起,你又是怎樣算的,怎樣填的?3人間的個數可以怎樣算?引導學生邊算邊填。(4)一共有多少種排法?(5)比較兩種方法,你覺得按什么順序列舉比較簡便?從大數開始列舉比較簡便。三、指導練習,鞏固知識(1)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先獨立思考,再列舉交流。從1盒5枚列舉簡便,還是從1盒3枚列舉簡便?(2)養兔專業戶王大爺要將100只兔子送往集市賣,現在有大小兩種籠子裝兔子,大籠可以裝6只,小籠可以裝10只,(每籠都要裝滿)一共有多少種裝法?先獨立思考,再交流列舉的方法。說說從小籠裝起簡便,還是從大籠裝起簡便。(3)發展性練習。www .x kb 1.co m①有1角、2角、5角的硬幣若干,要拿2元,一共有多少種拿法?(可以選擇一種硬幣,兩種硬幣。三種硬幣)②a、已知兩位數的各位數字之和等于10,這樣的兩位數共有幾個?學生自己列表并交流。b、已知三位數的各位數字之和等于10,這樣的三位數共有幾個?注意首位不能為0。提示:先考慮百位是1的情況有幾種,再考慮百位是2的情況,依此類推。四、學習反思,課堂小結深重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學習了本課,你覺得在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學習心得?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邊列舉,邊計算 考慮要符合要求練習設計: 1、在一個盒子里裝有紅球、黃球、白球各一粒,每次隨機摸出兩粒球,摸出的球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情況。(用表格列舉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2、訂閱下面的報紙,可以訂其中的一種或二種報紙,有多少種不同的訂法? 《××日報》     《××晚報》 《都市報》   《都市快報》 3、小明和小強進行“石頭、剪刀、布”游戲活動,請你列舉出所有可能的結果。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宋朝海   張坤山   任同春   趙金虎   郭益萍   居冬萍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 本課第3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感受使用列舉法時的有序性。 (3)進一步發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 掌握列舉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懂得不同的列舉。 關鍵,分析數據特點,按一定條理進行列舉。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設備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二、初試本領(1)完成練習十一第5題。獨立思考,獨立完成,集體核對。提問:你們是怎樣思考的?小結:既然要將36寫成兩個素數的和,我們可以將素數從小到大一一列舉出來試一試。如:素數2,另一個加數則為34,不滿足條件;素數3,另一個加數為33,也不滿足條件;素數5,另一個加數為31,滿足條件……(2)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獨立完成,集體校對。①選一個砝碼,有三種;選兩個砝碼也有三種;選三個砝碼,只有一種。一共是7種。②列表。

  砝碼種類

  只選1個

  選2個

  選3個

  1克

  √

  √

  √

  √

  2克

  √

  √

  √

  √

  3克

  √

  √

  √

  √(3)小結:我們采用列舉法解決了這些問題,你們覺得在使用列舉法時應當注意些什么?三、再顯身手(1)完成練習十一第7題。獨立完成,集體校對。提問: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出示例1的表格,將第7題的表格與例1的表格對比。(2)完成練習十一第8題。讀題,弄清題意。提問:“只是向東、向北走”是什么意思?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提示,將直線相交的點用字母代替,列舉出所有路線,并提醒按一定的順序列舉。從a點出發經過b有三條:a—b—c—f—i、a—b—e—f—i、a—b—e—h—i從a點出發經過d也有三條:a—d—g—h—i、a—d—e—f—i、a—d—e—h—i四、大膽實踐(1)完成練習十一第9題出示題目,仔細讀題。同桌進行討論后,匯報交流。匯報交流:用連線的方法表示已賽的盤數。先連線表示小明已賽的4盤。發現小華這時已賽了一場,還有兩場;小力也賽了一場,還有一場;而小強只賽一場,這一場已經畫出。這樣小華剩余的兩場只能和小力、小海賽,最后得出小海賽了兩場,分別是和小明、小華賽的。(2)小結:在本題中,除了應用“列舉法”,還運用了排除法,先排除小強的,從而確定小華的剩余兩場,最終使題目獲得答案。看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還要靈活運用我們所學過的數學方法。五、挑戰極限出示思考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在書上畫一畫。(共32種)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學會不同的列舉練習設計: 1、                 1、旅游團有22人到飯店。飯店里有4人坐的和6人坐的桌子各若干張,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每張桌子不能有空座位) 4人座/張            6人座/張2、一間會議室,計劃安排25個座位,現有2人座和3人座規格的椅子,有多少種不同的買法?(不能有空座位) 3、食堂新買來的筷子有4雙袋和5雙袋的規格,如果同時來了29位客人,應該分別需要4雙裝和5雙裝的各多少套?一共有幾種不同的選擇方法? 4、有四位同學,每2人通一次電話,一共通了多少次電話? 小明  小紅  小強  小剛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五 年級 數學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第五、六單元測試、講評

  本課初備

  課時

  共5課時

  本課第4、5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培養學生探尋規律,運用列舉解決問題的能力。 2、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重點難點: 運用列舉解決問題課前準備: 第五、六單元目標檢測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二、逐題練習。(一)、認真思考,準能填好32′(第6小題6分,其余題目每空1分)1、有80面小旗,按                          ……的規律排列。那么 “  ” 有(   )面, “ ”有(   )面。2、□○△□○△……第50個是(     )第100個是(     ),第XX個是(     )。3、流水線上生產若干個小木球。紅紅白黃紅紅白黃……照這樣下去,第10個小木球是(     )色的,第47個小木球是(    )色的,第56個小木球是(    )色的。4、按規律填數(1)-2、4、-8、16、(    )(2)1、3、7、15、(    )5、按規律在括號里畫出第28個圖形。(1)○△□○△□○△□……(     )……(2)○○○△△○○○△△……(     )……(3)                      ……(     )……6、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素數。30=(   )+(   )=(   )+(   )84=(   )+(   )=(   )+(   )36=(   )+(   )=(   )+(   )7、你今年(    )歲,屬相是(    ),屬相和你一樣的人可以是(    )歲(填一個與你年齡不一樣的歲數)。8、今天是星期三,第47天是星期(     )。9、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再直接寫出最后一題的得數。(1)3×6=(    )              (2)3×4=(    )33×66=(    )                 33×34=(    )333×666=(    )               333×334=(    )……                            ……33…3×66…6=(   )  (   )×(   ) =1111111122222222

  20個3  20個6(二)、反復比較,慎重選擇8′1、某小學XX年9月3日正式上課,這一天是星期一,星期六和星期天不上課,那么這個月他們共上了(     )天課。①19         ②20         ③21        ④222、已知a=0.00…088,b=0.00…04,那a+b=(    )         XX個0       XX個0①0.00…012   ②0.00…092    ③0.00…012  ④0.00…092   XX個0     XX個0      XX個0     XX個03、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揚州,中途要經過4個站,這列火車要準備(    )種不同的車票。a、15        b、14        c、18       d、204、一根鐵絲長18厘米,把它圍成長和寬都是整厘米數的長方形,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最大是(     )平方厘米。a、8         b、14           c、18           d、20(三)、注意審題,細心計算27′1、直接寫得數5′ 1.3+3.1    0.3+0.7     8+7.2    0.8+0.6        1-0.010.1-0. 01    10-2.75    4.2-1.09     3.6-2      8.3-32、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12′2.37+4.9+1.63+16.1              10.5-(6.33+2.7)7.5+4.8-6.5                     5.23+4.5-0.23+5.53、豎式計算(帶★的要驗算)10′(第1、2兩題每題3分,第3、4題每題4分)9.06+2.85    7-3.64     ★18.2+30.9     ★23.7-19.09四、聯系實際,解決問題33′(第5題8分,其余每題5分)1、用48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有多少種不同的拼法?它們的周長各是多少?長/厘米寬/厘米周長/厘米2、有同樣大小的紅、白、黑珠共有XX個,按先5個紅的,再4個白的,再3個黑的順序排列。第144個珠是什么顏色?3、五年級一班有51名學生,每2名同學一張桌子,每張桌子一名男生,一名女生。最后剩一名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4、老師把1~38張賀卡依次發給小宇、小紅、小麗三人,已知1號發給小宇。(1)最后一號發給誰?(2)他們三人各得幾張賀卡?5、課外活動上,有4個同學圍成一起做游戲,從甲開始按順時針的方向報數,問47是誰報的?甲、丙各報了幾次數?甲丁             乙丙6、從甲地到乙地有3條路可走,從乙地到丙地有2條路可走,那么由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條路可走?三、總結評價。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訂正錯題。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規律》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新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2.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3.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重點: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 《不倒翁》大班教案(通用17篇)

    【活動目標】1.積極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秘密。2.愿意參與活動,大膽嘗試,敢于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探究要點】不倒翁的身體的里的物品如何放置。...

  •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課教案《冬天不怕冷》含反思(精選10篇)

    設計思路:在寒冷的季節里,有許多的動植物都是不怕寒冷的,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們在校園里也會發現挺拔的松樹郁郁蔥蔥。借助冬天不怕冷的樹——松樹這一素材,預設了本次活動。...

  • 安全教育的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活動目標:1、認識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樣式的門,了解其使用方法。2、了解關門的安全使用是想。3、提高幼兒使用門的安全意識。活動過程:1.導入活動(1)游戲“找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案(通用3篇)

    學習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案優秀(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 、學習11個生字,認識“蟲、目”兩個偏旁,通過朗讀理解生字、詞。2 、知道四種動物爪(蹄) 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3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精選燕子教案模板錦集(通用6篇)

    師:我們來做個猜詞游戲,好嗎?(出示:專。)猜的詞要用上“專”字。師:對某個人進行單獨采訪叫──(生:專門、專訪。)師:應該是──(生齊說專訪。)商店里單獨賣一種商品的柜臺叫──(生:專業、專柜。)師:是專柜。...

  • 秋游的教案(通用12篇)

    學生特點:四一班現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該班學生整體素素質處于中等水平,特別突出的學生不多,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強,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良。學生總體上說比較愛學,對一些基礎的知識4/5學生能扎實的掌握。...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天堂网久久 | 国产91在线观看网站 |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 国产大片一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久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AV | 亚洲三级免费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久 |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 一个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www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胖胖 | 日本人妻出轨中文字幕 | 午夜一级黄色片 | av无遮挡| 日日爱夜夜操 | 麻豆出品必是精品 | 日日干干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成人性免费视频 | 大学生一级片 | 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播放 | 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看黄色录像一级片 |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毛豆日产精品卡2卡3卡4卡免费 | 亚洲小说图片 |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 国内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大陆老太XXXXXHD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aaa黄色一级片 | 18禁黄久久久AAA片 | 男女啪啪抽搐呻吟高潮动态图 | 欧洲vodafonewifi18大豆行情 | 国语自产视频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