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精選5篇)
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 篇1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我國傳統的戲劇臉譜,感受戲劇臉譜的.色彩、圖案和造型的美。
2.體驗自己動手繪畫臉譜的樂趣,萌發熱愛祖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悅。
3.養成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態度。
二、準備。
1.課前欣賞京劇《五臺山》。
2.臉譜剪紙作品6-8幅,京劇音樂CD。
3.各色油彩,毛巾,調色碟,圍裙,袖套,鏡子。
三、過程。
(一)、欣賞活動。
1.幼兒邊聽京劇音樂,邊自由欣賞各種臉譜作品。
2.引導幼兒欣賞臉譜中的色彩,圖案和造型,著重引導幼兒注意色彩中色塊的表現,圖案中對稱花紋的表現,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現。
(二)、 操作活動。
1.布置作業,提出要求。(1)兩人一組,共用一套操作材料,互為同伴設計一幅臉譜。(2)操作時,要注意安全和衛生,不要把油彩涂到五官內。
2.巡回指導。(1)引導幼兒大膽用色,創設花紋,敢于表達自己的設計意愿。(2)提醒幼兒運用對稱、夸張的手段進行表現。
三、評價:
1.幼兒先自選自述臉譜作品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
2.老師點出幼兒作品中對稱圖案,夸張色彩,精彩造型的特色表現。
四、延伸活動。
幼兒把臉上的油彩印在宣紙上,讓全班幼兒互相參觀、欣賞。
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1、幼兒午睡醒來,幫助幼兒活動手指,鍛煉幼兒小肌肉;
2、并為午點準備安靜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手指,喜歡有一雙能干的手。
2、促進小肌肉的發展
3、說兒歌配動作,使手口協調。
活動準備:
1.自制紙手指套若干、小紅花12朵;
2.了解手指游戲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手指:
1、師問: "小朋友一只手有幾個手指?""五個手指一樣嗎?"
2、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
3、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請小朋友記住手指的名字。讓幼兒指著手指記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4、出示手指套,每個幼兒一個指套,玩"手指戴帽游戲。教師說指名,幼兒將指套套在該指上,或幼兒任意自套自報指名。
5、請小朋友一起做學過的手指游戲。
二、引起說兒歌的興趣:
1、手指很能干,能做各種動作。教師演示兒歌中的手指動作。食指拇指碰碰,讓幼兒看看像什么動物的嘴,(小雞)。做食指中指并攏分開(像剪刀)。捏個拳頭敲敲(像榔頭)。做翹起拇指(是贊揚)。
2、幼兒模仿兒歌中的動作。
三、手指游戲:
1、教師邊做動作邊完整地念兒歌一遍。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逐漸配上相應的動作,達到手口協調。
3、給幼兒看手指游戲圖片,幫助幼兒掌握游戲。
附兒歌:
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雞叫叫:
嘰,嘰,嘰!
食指中指并攏,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捏,
做個鎯頭敲敲,
咚,咚,咚!
伸出拇指翹翹,
夸你戴上紅花:
好,好,好!
活動延伸:
1.把幼兒分成甲乙丙三組,先請全體小朋友再做一遍游戲;在進行分組活動如下:
甲: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雞叫叫:
嘰,嘰,嘰!
乙:食指中指并攏,
做把剪刀玩玩:
嚓,嚓,嚓!
丙: 五個手指捏捏,
做個鎯頭敲敲,
咚,咚,咚!
齊: 伸出拇指翹翹,
夸你戴上紅花:
好,好,好!
2、表揚幼兒學得快,做得棒。并獎勵幼兒小紅花。
3、請幼兒回家后表演給家人看,并要求幼兒早上醒來自己做一遍今天新學的手指游戲。
4.怎么樣才能馬上的把戲曲廣播體操學會
我是在校大學生,業余學習國標舞有一年了。
期間還指導過不少剛起步學舞的人。在此可以說下我的一些體會。
我看過很多剛起步學舞的人,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跳舞不夠投入,很多人只是在簡單的完成動作,就像做廣播體操。個人認為,要跳舞的話呢,自己應該真正的喜歡舞蹈這很重要,能把跳舞看成是一種享受,真正的把靈魂投入到舞蹈中,這樣才能讓身體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充滿激情,才能讓自己興奮起來,做到身體收縮自如而不覺得做作,作到與舞伴(我這里只是針對國標舞)和觀眾的交流自然而協調,做到稍微一點小動作就能感覺到渾身冒汗,做到在零下三度的露天舞臺上一點都不覺得冷。
其次,很多人的身體是分離的,也就是說,當老師要求做腳下的動作時能做到,當要求做胯部的動作時也能作到,但是,給人的感覺,身體是一塊一塊的,沒有連成一個整體。其實舞蹈是用全身來跳的,而且,不能有任何一個關節一塊肌肉是松懈的。
這一點要做到并不難,多練習就能有感覺。然后,國標舞相較于HIPPOP等有太多的條條款款,不像街舞那樣FREESTYLE,但是,只要是舞蹈,都會講究自由發揮。
在掌握到一定的技巧之后,完全可以打破陳規,比如說自己編排步子。而不是完完全全跟著老師的思路,老師說一就是一老師說二就是二。
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表演讓幼兒了解寄信的過程。
2、激發幼兒表演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寄小貓》三段情景表演。
2、小貓的家,以及表演所需要的道具。
活動過程:
一、 引起幼兒觀看表演的興趣。
小貓:你好,我是小貓,今天我要去做一件很開心的事。
小貓:你想知道是什么事嗎?
小貓:我呀,要去寄小貓,寄小貓。你聽清楚了嗎?
小貓:我要去······?(讓幼兒重復一遍)小貓:我想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我是怎樣來寄小貓的吧。那就請看我們的表演吧。
二、 邊觀看表演了解寄信的過程。
1、第一場:(場景:小貓的家)小貓:今天可是個好天氣,我想出去玩玩。(在這時候正好熊郵遞員從家門口經過)小貓:你好,熊先生!你在干什么呢?
熊先生:你好,小貓,我正在送信。再見!
小貓:再見!我想去離這兒遠一點的地方,那我該怎么做呢?(稍停片刻)哈,我有主意了,我就在頭上貼張郵票讓熊先生把我寄出去。(小貓就在自己的頭上貼了一張郵票)小貓:媽媽,我要去旅行了,再見!
貓媽媽:再見,路上小心。
提問:
(1)誰想去旅行?(小貓)
(2)小貓想了個什么辦法?
(3)那么你們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嗎?
2、第二場:(小貓去郵局)小貓:(唱歌)哈哈哈,我好開心,我要去旅行了(小貓進了郵局)小貓:你好,熊先生,我想去旅行。你看我已經在頭上貼了郵票,你把我給寄出去吧。
熊先生:那讓我再在你的頭上蓋個郵戳吧。(熊先生按了個郵戳)小貓:我頭上有郵戳了可以出去玩了。(小貓邊說,熊先生邊把小貓裝進了郵包)(過了一會兒,熊先生把信和小貓從郵包里取出來)提問:
(1)小貓去哪兒了?(郵局)
(2)熊先生是怎么來幫助小貓的?怎么把它給寄出去的?(蓋郵戳,裝進郵包)
3、第三場:(出示卡車圖片)(小貓被送上了郵車)小貓:好美的地方哦!那兒有許多美麗的花和樹,還有很多的小鳥哎!
(出示火車的圖片)(將小貓轉送到火車上)小貓:火車跑得太快了,我都看不清外面了,好長的火車呀,我喜歡這個地方。
提問:
小貓是怎么去旅行的?(坐火車,卡車)小貓看到了什么(樹、鳥······)
三、 你們還想看表演嗎?那就讓我們一起演吧。
活動分析:幼兒對表演活動很感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對寄信的過程很容易就了解了,印象也比較深刻。對于幼兒的表演的欲望就甭提有多高了,但有個別幼兒上來后不開口。
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依據幼兒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而設計的。戲劇表演一直是非常新穎有趣的活動,這個故事非常適合幼兒開展戲劇表演活動。中班的幼兒已具備了能結合情境感受到不同的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的能力,所以為了讓幼兒讀懂故事中不同情境中的感情,那么就要為幼兒創設情景,讓幼兒融入到情境中去體驗故事的優美和有趣。本次活動通過和幼兒一起布置場景,自己根據故事的內容創編動作來表達對故事的理解,豐富了幼兒的表演,開拓幼兒不一樣的創編能力。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發展的情節,知道故事中對應的情景,并感受春天的美麗;
2.嘗試用創造性肢體語言表達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和心理;
3.體驗戲劇表演的樂趣和奔跑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熟悉故事發展的情節,知道故事中對應的情景,感受春天的美麗。
2.難點:嘗試用創造性肢體語言表達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和心理。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情景布置及其圖片(桃樹林、狐貍家、籬笆湖旁、老鼠洞、草地田野、大海邊),頭飾(小男孩古古、狐貍、小黑貓、老奶奶、鼠太太、鼠先生、小刺猬、小兔子、小甲蟲、小毛毛蟲、一群鯨魚、一群老爺爺老奶奶、一些桃花瓣和柳絮)、道具(手工鐿子、椅子、搖籃、枕頭、水杯、帽子水柱、大海平面場景)
2.經驗準備:幼兒閱讀繪本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故事大書,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講述了什么,并討論分享。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再次引導幼兒完整回憶故事的情節。
二、引出故事場景,并帶領幼兒擺放場景的位置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故事有哪些場景么?(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并與同伴分享交流)
2.教師小結: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古古跑過桃樹林,到了狐貍的家,來到籬笆旁的湖水邊,和柳樹湖邊,老鼠洞,再到草叢田野,最后就是大海邊。
3.教師提供情景圖片,請幼兒按照情節發展的順序張貼情景圖片。
4.教師與幼兒按照順序共同布置場景。
三、創造性戲劇表演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最感興趣的場景片段。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表現每個情節。
如: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表現古古奔跑的動作,古古的表情是怎么樣的?這個時候怎么才能表現出桃花瓣是隨著古古的奔跑而飄起來的呢?(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可以讓小朋友扮演桃花瓣,隨著古古的奔跑也跑起來)
3.教師與幼兒嘗試用創造性的肢體語言來進行戲劇表演(教師可根據幼兒感興趣的場景,挑選以下片段進行表演,可以不一一進行)。
情景一:桃花林和狐貍家
情景二:籬笆湖旁
情景三:柳樹邊和老鼠洞
情景四:田野上
情景五:大海邊
4.教師作旁白,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并按照自己選擇的角色在情景中的出現而有序出場,用自己創造的動作來創造性的表演故事情節。
5.師:讓我們和古古一起奔跑吧!(師幼一起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
可以根據繪本中角色的人物特點,用超輕黏土和一次性筷子制作故事中的小人偶,并將自己制作的小人偶投放置表演區,演繹舞臺劇。
幼兒小班戲劇表演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體驗曲調的重復和力度變化的有趣性。
2.作有新意的大膽地創編游戲動作,能主動跟隨音樂動作表演。
3.在表演中學會相互合作。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能跟隨音樂表演動作。
2、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學習相互配合。
三:活動準備
童話劇音樂《小熊請客》、自制《小熊請客》的場景和圖畫,小雞、小貓、小狗、小熊、狐貍、頭飾各一個、大的活動空間、幼兒15名圍成小路裝扮花和草。
四: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興趣,老師帶狐貍頭飾隨音樂進入教室與小朋友們打招呼:“小朋友們好,我是狡猾的大狐貍,我聽說我們這兒的小朋友很會玩游戲唱歌也很好聽,所以今天我就是來和大家玩兒游戲的,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做游戲吧!
(1)、教師引導幼兒到故事場景的活動空間,放故事音樂請幼兒安靜的聽小熊請客的故事情節,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師:“在故事《小熊請客》中,小朋友們還記得狐貍都遇到哪些倒霉的事情嗎?教師出示圖片,并模仿小雞的表演,引導鼓勵幼兒回答。
幼兒:(小雞高興的唱著歌去參加小熊的生日,半路上碰到了狐貍想和小雞一起去參加小熊的生日,小雞不想帶狐貍去,狐貍生氣的罵了小雞。) 小朋友說一件老師就重復說,增強幼兒記憶。
(2)、教師依次模仿小貓、小狗的故事情節,創編動作并提醒幼兒每次都不愿意帶狐貍去小熊家時狐貍生氣的樣子一次比一次兇。老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說完后教師語氣、動作夸張地進行整理。
(3)、請個別幼兒帶頭飾表演唱小熊請客。
2、集體隨音樂表演狐貍、小貓、小狗、小雞、小熊的動作及表演唱,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也讓幼兒感受到隨音樂的節奏變換。
3、把幼兒分組帶頭飾、自由的創編動作合作表演,將幼兒帶入到角色扮演的快樂中。
4、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分角色表演唱。
五:活動延伸
今天我很高興很高興,謝謝小朋友們陪我玩了這么好玩的游戲。我們的小朋友真的很會玩游戲,那小朋友們,如果是你來編故事,你故事里的狐貍遇到的倒霉的事情又會是哪些呢?請你們回去想一想,想好了就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