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新年教案(精選2篇)
中班新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知道過年的來歷。
2、知道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了解春節時人們的一些活動。
3、訓練言語表達的流暢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學具準備:怪獸“年”的圖片,錄有鞭炮聲音的磁帶,錄音機,放煙花的圖片。
2、知識經驗準備:曾經感受過過年的熱鬧氣氛。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請小朋友猜一猜,并說一說什么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感覺如何。
2、教師講述故事,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請幼兒思考以下問題:
提問
①“年”是什么?
、谒ε率裁?
③過年是在什么季節?
、馨选澳辍眹樑芎蟮牡诙烊藗儠鍪裁?
討論:現在我們過新年時會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師創設情境,讓幼兒輪流說一句過新年時的祝福語。
活動滲透:
術領域的音樂活動:新年好;美術活動:繪畫——煙花,手工——做鞭炮。
將幼兒在過年期間拍攝的照片粘貼在活動室,讓幼兒根據照片講述當時的情景。
家庭滲透:引導幼兒關注節日里人們的各種活動。
建議家長帶幼兒回老家過年,感受各地不同的新年氣氛和民風民俗。
兒童故事、熱鬧的新年
關于過年,有很多流傳已久的故事。
傳說“年”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每到嚴冬,“年”就聚在一起出來覓食。
他們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動物就要遭殃。
為了避免“年”的`禍害,每當冬季來臨,外出干活的人就會回家和家人團聚,一起與“年”作斗爭。
漸漸地,人們發現“年”非常怕火,一見火光,他們就拼命地逃跑,于是人們就準備好火把,一看到“年’’就點燃火把,燃放鞭炮、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趕走。
把“年”趕走后的第二天,人們會早早起來,互相問好。
慢慢地,過年放鞭炮、互相拜年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現在,過新年是我們最隆重的節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餃子、放鞭炮、別提多熱鬧了!
活動分析:
小班幼兒對過年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本活動不僅使幼兒了解到過年的來歷,也為幼兒創設了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在講述過程中了解年的傳說、風俗和相關活動,滲透了民俗教育的內容。同時由于熱鬧的新年往往是令幼兒記憶深刻的生活經歷,因此能夠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條理地、流暢地進行講述,發展了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活動重點: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年”的來歷。
活動難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講述過年時人們的活動。
活動拓展:
1、教師可以錄制一輯新年時歡慶場面的錄像,放給幼兒看,幫助幼兒回憶過年時候的各種活動。
2、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新年祝福語,做成字卡,粘貼在活動室墻面上供幼兒學習。
3、在美工區,粘貼餃子、湯圓的圖片,指導幼兒用橡皮泥做成餃子或湯圓,跟同伴分享。
4、請幼兒將過年時的照片拿回來,根據照片說說自己過年的時候做了什么事情。
注意事項
5、在幼兒講述時,教師不要輕易打斷幼兒的話。
6、如果幼兒說得不完整,教師可以利用復述的方法幫助幼兒完整地表達。
中班新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肢體、道具表現各種新年習俗,感受新年各種習俗帶來的樂趣。
2、通過律動游戲感應音樂中的高低旋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與家長收集各種春聯,了解一些新年賀詞,并初步了解其含義。
2、道具準備:水袖、打棒、鈴鼓每人一份擺放好、春聯、毛筆
活動隊形
半圓形和自由站隊
活動重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運用肢體、道具表現各種新年習俗
教學難點:通過肢體律動游戲聽辨高低音,根據高低音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新年傳統習俗的認識。
故事引導:從前,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有個怪獸叫“年獸”的出來吃人,有個老婆婆,她知道年獸最怕吵鬧的聲音和紅顏色的東西,于是她在家里貼滿了紅紙,還在家門前點火燒竹子,后來人們在過年時在紅紙上寫上毛筆字就變成了漂亮的春聯,制作了響亮的鞭炮來趕走年獸,年獸就再也不敢來了。
1、貼春聯游戲。
。1)經驗談話:“你見過哪些春聯?”,出示介紹各種春聯,并帶幼兒讀讀上面的內容,簡單介紹其的含義,讓幼兒學說。
。2)寫春聯游戲。幼兒分兩組,一組拿毛筆假裝沾墨描寫春聯上的字,一組用打棒和鈴鼓做磨墨的動作。
2、舞吉祥話游戲。
師:我們一起學學給爸爸媽媽等說說祝福的吉祥話。(并由老師示范)
(1)肢體舞蹈,老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舞出吉祥話,可以是創意的舞動。
。2)道具舞蹈,用水袖來舞出吉祥話,要體現出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