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端午節畫粽子教案(精選2篇)
美術端午節畫粽子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和開展其他活動。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因此我設計了廣告《粽子》活動,因為正值端午時節,孩子們都品嘗過粽子,對粽子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廣告具有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機會,廣告的設計是千變萬化的,沒有統一模式的,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紙盒、舊掛歷、碎布、廢舊盆、顏料等多種材料,引導幼兒用多種材料,充分想象,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手段進行廣告設計,激發幼兒對廣告設計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為粽子設計廣告,鞏固對粽子的認識。
2、能大膽創意設計廣告,增強美感的體驗。
3、在設計粽子廣告的過程中,激發對廣告設計的興趣,培養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幾張有代表性的廣告設計
2、各種紙盒、舊掛歷、碎布、廢舊盆、顏料等多種材料
活動過程:
1、導題
1)端午節馬上要到了,超市里進了一批新鮮的粽子,可是沒人買,怎么辦?
2)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引出設計廣告)
2、入題
1)你看過廣告嗎?看過什么廣告?
2)(師出示幾張廣告)老師這里有幾張廣告,請小朋友看一下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3)(師小結廣告的特點)噢,廣告上面的東西就是要讓別人買的東西,廣告的顏色很鮮艷,廣告設計的方法也不一樣。
4)那么你們準備如何來設計這張粽子的廣告,請小朋友與同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幼兒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好以后,就可以請小朋友動手操作了。(幼兒自由選擇材料)
5)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分工。
3、結束
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廣告。
活動反思:
活動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主線有點偏離,可以將廣告紙直接呈現讓孩子們能看到廣告的內容,直接在將廣告的類型和作用引導出來,在廣告的類型上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小結這樣可以讓幼兒更了解。在指導時沒有及時觀察到幼兒設計廣告的位置比較單一。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出現“教學冷藏”,老師不可以只是巡視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說,要及時給幼兒提供幫助、應巡視中教師引導幼兒畫面中的不足。
美術端午節畫粽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及愛國熱情,并在解說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中增長歷史知識。
教學重點:學社自己動手做“龍舟”、“粽子”。
教學難點:學生合理利用廢舊物。
教學方法:討論、練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師:農歷五月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已有20__多年的歷史,又稱作端午節、午日節、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基本相同。在每年這一天,大家會進行一些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佩香囊等活動。 板書課題。
二、 授課
1、討論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的來歷據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民族詩人屈原,當年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還不見蹤跡,而這便成了”龍舟競渡的起源。同時人們還煮了許多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農歷五月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提問:同學們知道端午節還有什么習俗嗎?
“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傳統的香囊內有香料,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串,形形色色,玲瓏悅目。”
2、讀兒歌
“五月五,過端午,鑼鼓喧天賽龍舟,掛艾葉,佩香囊。家家戶戶扎粽忙。”
3、老師示范
1)將紙杯剪開;2)用膠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槳;4)做龍頭和小人。
4、學生討論,嘗試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紙裁成長方形;2)連續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來做粽子,再用繩子綁好。
6、小組制作
1)選擇合適的廢舊掛歷、包裝紙、彩色絲線或毛線,做個紙粽香囊。
2)用紙杯和吸管來做一只“龍舟”。
7、老師指導
點評作業
8、展示作品
填寫意見卡,填寫出自己對作品的評價以及他人對作品的建議。
9、分組進行扎粽子或劃龍舟比賽。學生集體評選出最佳選手。
三、小結:紙粽可作為禮物過節時送給親朋好友,龍舟可以用來進行一次同學之間的友誼賽。
第二課時:描繪劃龍舟的場景
1、 龍舟上人物角色、動態:旗手、舵手、劃槳手、鼓手,動作各不相同。
2、 場景熱鬧歡快,色彩鮮艷豐富。
3、 學生創作,教師輔導巡視。
4、 作業展評。
5、 小結:有學生自己談談收獲。
板書設計:12、端午節
1、老師示范作龍舟:
1)將紙杯剪開;2)用膠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槳;4)做龍頭和小人。
2、示范做粽子:
1)把紙裁成長方形;2)連續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來做粽子,再用繩子綁好。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