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垃圾找家教案模板(精選3篇)
小班社會垃圾找家教案模板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垃圾桶,知道垃圾桶的用途。
2.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衛(wèi)生習慣。
3.初步懂得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視頻《豬八戒扔西瓜》、豬八戒圖片、分類垃圾桶圖片。
2.布置場景:豬八戒的家(可回收的垃圾、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類垃圾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豬八戒圖片,引出故事《豬八戒扔西瓜》。
二、播放視頻《豬八戒扔西瓜》,引導幼兒討論如何保護環(huán)境。
提問:
、儇i八戒吃完西瓜把西瓜皮扔哪里了?(地上)
、诎l(fā)生了什么事?
③誰教訓了豬八戒?
、茇i八戒后來是怎么做的?
2.引導幼兒討論:豬八戒亂扔垃圾對嗎?應該怎么做?
3.小結:亂扔垃圾是會害人又害己的,而且也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我們要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保護好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
三、出示分類垃圾桶圖片,讓幼兒認識垃圾桶的用處。
1.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說說垃圾桶上的標志是什么意思。
2.引導幼兒說出垃圾應該丟到垃圾桶里,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標志。
四、整理豬八戒的家,初步分類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初步引導幼兒區(qū)分可回收垃圾應該放在可回收的垃圾桶里,不可回收的垃圾應該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
五、活動延伸:
小班社會垃圾找家教案模板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清潔的環(huán)境,有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能做到把垃圾放入垃圾桶里。
【活動準備】
1.班里用的垃圾桶
2.PPT:《垃圾找家》
3.活動去散落的一些垃圾
【活動過程】
。ㄒ唬┩ㄟ^ppt引導幼兒回答,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看看,我們的圖片中是什么呀?
(請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回答老師的問題)
組織幼兒欣賞《垃圾找家》。
教師提問:這會是誰的家?誰找不到家啦?
。ǘ┌牙突丶。
、俳處:我們活動室里還有許多小朋友不小心丟棄的垃圾,大家看看都有什么呀?
。ㄑ垘讉幼兒去活動室看一看,并回來告訴大家看到的景象)
教師梳理:活動區(qū)有很多的垃圾,有廢紙、瓜子殼、包裝袋等。
教師提問:它們也找不到家人,我們該怎么做?
。ㄓ變鹤杂山涣鳎贸龃鸢福簯撊縼G到垃圾桶去)
②請幼兒把教室里的小垃圾扔到垃圾桶。
③組織幼兒觀察教師內的環(huán)境。
教師:地面干凈了,環(huán)境變整潔了,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覺?
。ㄕ堄變罕容^一下,并說一說自己愉悅的心情)
(三)自由交流。
、倨綍r我們吃水果剩下的果皮,和小食品的包裝袋等垃圾,應該放哪里?
(請幼兒分小組討論,都在小組里面說一說,自己會怎么處理制造的垃圾)
、诳吹絼e人亂扔垃圾時,你應該怎么做?
幼兒A:提醒別人不亂扔垃圾。
幼兒B:把自己隨身帶的垃圾袋借給別人用。
小班社會垃圾找家教案模板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最近發(fā)現有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東西就把垃圾順手扔在地上,害的別的小朋友踩到差點摔倒。由此我想到了上這節(jié)課,讓寶寶們從中學會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懂得不亂扔垃圾,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不亂扔垃圾。
難點:寶寶太小不能堅持
活動準備
小兔,小猴頭飾兩個。糖若干。香蕉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乖寶寶,今天呀老師帶你們去玩,想去哪里玩?”讓寶寶自由說說。
2、律動:開汽車,老師帶著寶寶邊開汽車邊說說一路看到了什么?
3、師:“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下休息一會兒!
二、情景表演
1、師:猜猜今天公園里還會有誰來玩呀?
2、一位老師戴著小猴頭飾出現了。
小猴一跳一跳的來了,手里拿了一根香蕉:“今天天氣真好,公園里真好玩”
邊說邊這里瞧瞧,那里看看,一會兒啊,就覺得肚子好餓,于是撕開手上的香蕉吃了起來,“好吃”小猴吃完把香蕉皮一扔,一跳一跳的跑到別出去玩了。 這這時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跑來了,“公園里真好玩,哎喲!誰扔的香蕉皮呀?”
小兔子摸著摔疼的屁股,責備的說。
師提問:“小兔怎么啦,他怎么摔倒的?”(快幫小兔揉揉)啟發(fā)寶寶對小兔講安慰的話。
師:“是誰扔的香蕉皮呀?應該扔哪里呀?”
師把準備好的垃圾箱拿來放好說,這就是垃圾寶寶的家。并教寶寶學說,“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
3、小兔突然說,“寶寶我今天帶了好多糖,請寶寶吃好不好”于是分給每個孩子一顆糖,觀察孩子是否把垃圾扔到了紙箱里,若沒有,教師及時糾正
三、結束部分
師:“天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吧”
音樂,開汽車。 孩子們高高興興的開著汽車回家了
為了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我常常會想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作為教學活動的過程。加上托班的課本來就是很隨意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作為上課的內容。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以為孩子們會不感興趣,,結果他們卻很高興的參與了進來,因為托班的孩子是不大愛動的,他們通常是用眼在觀察老師的動作,用心在記,就是不愿跟著老師同時動起來。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發(fā)現大多數孩子都懂得了垃圾不能隨便扔,垃圾寶寶也有它的家,現在好多孩子吃了東西的垃圾都會找垃圾桶,找不到呀,他們還會交給老師。只有個別孩子要經常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會找垃圾桶。
我覺得這節(jié)課不足的地方就是,孩子們活動的時間不夠。
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將會讓孩子們活動的時間多一些。讓孩子們在“公園”里到處找找垃圾,如果有叫大家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讓孩子們動起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