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樹立保護環境意識。
2.學習使用新手工工具——造型打花器的使用,并利用傳統剪紙對鞭炮進行裝飾。
3.體驗自己動手做的快樂,感受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慶。
活動準備:
課件、彩色紙、造型打花器、各種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雙面膠、固體膠、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
1.展示各種煙花、鞭炮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談感受。
2.欣賞有關春節的民俗圖案。
二、學習剪“春、喜、豐”字。
三、學習使用打花器,注意一組花與一組花的聯接。
四、制作步驟
1.根據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圓柱面的長和高,裁取一紅色或黃色彩色紙做底,注意保留粘貼位置。選取一條寬約1.5厘米的色紙,用打花器打出帶狀紋飾,用雙面膠粘貼在底色紙的上下兩端。
2.設計制作中間的裝飾圖案,用剪紙方式制作出具有煙花、鞭炮特征的民俗剪紙紋式,并粘貼。
3.將制作裝飾完成的底色紙,裝飾粘貼在薯片罐或衛生紙卷心的表面(注意平整)。
4.制作煙花、鞭炮的燃放線,在罐子頂端蓋子上扎一個孔,插上燃放線,制作完成(衛生紙卷心上下要做兩張圓紙片粘貼封口后再插上燃放線)。
五、拓展
想想看,還能用這些大大小小的薯片罐和衛生紙卷心做些什么呢?望遠鏡?小人偶?……
六、評價
能否運用民俗剪紙方式裝飾自己的作品,能否通過利用打花器的制作,使手工作品更新穎、更精致精巧,裝飾效果是否有創意、有特色?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2
每個家庭都有各種廢棄印紙盒,把它們搜集起來稍作加工,就能成為孩子們的新玩具
制作過程:
1.大鞋
在紙盒一端6厘米處穿兩個洞(兩洞間距10厘米),取15厘米長的橡皮筋穿過洞在背后打結固定。游戲時,孩子們把腳套在橡皮筋里將紙盒當大拖鞋穿,培養動作的.協調能力。
2.面具
在紙盒上挖幾個洞作為眼睛、嘴巴,再用彩筆或彩紙對紙盒進行裝飾,最后取3O厘米左右的橡皮筋釘在紙盒兩邊。一個既漂亮又結實的紙盒面具就完成了。
3.跳盒
準備若干紙盒,將一部分紙盒里面涂上藍色,一部分涂上黃色,然后把紙盒涂面朝上任意擺放。跳盒時必須建立一定的規則(如遇藍色紙盒雙腳跳,遇黃色紙盒單腳跳)。這個游戲既可以訓練孩子跳的動作,又可以發展孩子思維的敏捷性。
4.頂盒
紙盒稍作裝飾,便可提供給孩子玩平衡游戲。如讓孩子頭頂紙盒,雙手側平舉走平衡板等。
5.骨牌
收集盡可能多的紙盒,讓孩子象玩多米諾骨牌一樣玩紙盒。
6.畫框
裝飾紙盒四周,中間貼上孩子們的畫。亦可提供裝飾材料,讓孩子自己動手裝飾畫框。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3
中班手工活動教案:紙杯花
班級:中班做課老師:任茵茵趙炳瑤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涂色制作出紙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者漸進色均勻涂色。
3、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并能耐心地進行涂色活動。
活動準備:
1、出示紙杯花范例,引導幼兒欣賞,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紙杯花的材料:“看,這是什么?這朵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紙杯怎么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
。2)請幼兒示范用剪刀把紙杯剪成花的過程: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漸進色均勻地涂色。
。1)回憶對比色和漸進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兩半涂色,還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樣的效果?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及時反饋幼兒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兒沿直線見出花瓣。
。2)教師:可以選擇對比色,或漸進色進行涂色,涂色的時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5、集體展示作品,教師小結。
將幼兒的制作的紙杯花串起來,變成一個個花串。懸掛起來。
中班手工教案:給娃娃做米粉
班級:中班做課老師:任茵茵趙炳瑤活動目標:
1、嘗試雙手撕紙做米粉,鍛煉手部肌肉。
2、初步嘗試按照提供的線條或輪廓大膽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雙手協調撕的動作,體驗撕紙做米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紙、彩色紙(上面畫有若干蛋黃、蔬菜葉和肉片輪廓線、小盤子)人手1份。
2、逼真的米粉圖片和提前撕好的1盤紙米粉。
3、1個娃娃、娃娃哭聲音樂磁帶1盤和收音機1臺。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抱著娃娃,播放娃娃哭的音樂。
教師:聽,娃娃怎么了?娃娃為什么哭?肚子餓了嗎?怎么辦呢?對了,我們給娃娃做好吃的米粉吧。
2、呈現逼真的米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米粉,了解米粉的特點。
。1)教師:米粉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米粉細細的、長長的)
。2) 教師:米粉是怎么做出來的?
展示提前撕好的一盤米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雙手是怎樣協調撕米粉的.,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從紙的一端開始順著一個方向輪流的往下撕。
3、幼兒自由撕紙米粉,教師進行指導。
。1) 教師交代撕米粉的要求。
教師:今天娃娃肚子餓了,小朋友來撕做米粉喂娃娃好嗎?
教師再次提示幼兒雙手要協調撕米粉。(2) 幼兒撕米粉,教師注意觀察個別幼兒,指導幼兒完成作品。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撕米粉。
4、教師示范撕配料的方法,指導幼兒撕毀配料。
教師:米粉做好了,還要加一些好吃的肉片、蔬菜和蛋黃哦!我們把桌上的彩紙分別按照輪廓線撕下,把它們都放在米粉里,既好看又好吃!
5、幼兒互相欣賞自己做的米粉,并嘗試喂娃娃米粉。
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米粉的,將自己的米粉喂娃娃吃。
中班美術活動:手工太陽花
班級:中班做課老師:任茵茵趙炳瑤 活動目標
1、 給紙杯涂色,鍛煉幼兒的涂色能力。
2、 按規律給紙杯剪“花瓣“,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粘貼眼睛、嘴巴等器官,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
4、 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意識。
活動準備
紙杯、蠟筆、剪刀、膠棒若干,即可貼(眼睛、嘴巴若干) ,音樂磁帶《我是一朵小花》,“太陽花” 作品一幅 ,背景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請幼兒欣賞作品,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畫面內容: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太陽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粉的。提問:花朵好看嗎?你們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嗎?
小結:我們要善于發現周圍許多廢物都有再利用的價值。
二、幼兒操作,教師講解示范。
1、 小朋友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紙杯給它涂上顏色。
2、 在紙杯上剪出各種有規律的圖案。如:長條、尖條、圓條等。
3、 把剪好的紙杯放在桌上打開就變成一朵美麗的“太陽花”了。
4、 給紙杯花貼上眼睛和嘴巴就變成可愛的“太陽花娃娃”了。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太陽鏡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
2.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各色兒童太陽鏡,成人太陽鏡,各色玻璃紙,紙制鏡框,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展開,直接導入。
1.講一講太陽鏡的作用。天氣越來越熱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陽鏡,太陽鏡有什么用呀?
2.示范正確的戴法。(教師可以故意戴錯,請幼兒糾正正確的戴法:兩只彎彎的鉤是掛在耳朵上的。還可以引導幼兒打開眼鏡和收起時的方法,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幼兒選眼鏡。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款太陽鏡戴上
(二)幼兒探索
戴著太陽鏡去旅游。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到各個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戴上太陽鏡后不同的變化。探索過程中和幼兒個別指導交流。
(三)師生交流
你帶上眼鏡后有什么發現?
(四)師生總結
原來太陽眼鏡可以把周圍的東西變成和它一樣的顏色呀。(詩歌出示)"我帶上了紅色的太陽鏡,小草變成了紅色,小亭子變成了紅色……,老師的臉變成了紅色,一切都變成了紅色,太陽鏡呀真好玩。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陽鏡的發現。
(五)交換太陽鏡再探索
1、呀!怎么你的太陽鏡和我們的不一樣呀?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陽鏡的不同。(顏色多樣:紅、黃、藍、綠、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小動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兒童的)
2、交換太陽鏡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換不一樣的太陽鏡,我們再去旅游了!
延伸活動:
自制太陽鏡。教師做好的框架,請幼兒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貼鏡片。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搓圓、壓扁、連接等技能。
2、組合表現花朵造型,并運用添畫的方法豐富作品。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同里結構清晰的花朵。
2.花朵圖片多幅,白紙、水彩筆。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花朵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l)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朵的形狀。(幼兒講述)
(2)教師畫出花朵的輪廓,讓幼兒了解花瓣的形狀及組合。
要點提示:小班幼兒具象思維占主導作用。雖然在活動前教師帶領幼兒觀察過輪廓明晰的花朵,但是如果一下子讓幼兒在活動中從實物轉向創作還是很困難的,因此教師可先用筆將花畫出來,這樣幼兒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花朵的結構輪廓。
2、集體探索,學習制作花朵。
(1)教師:我們可以用陶泥做出一朵漂亮的花。想想,我們可以怎么做?(幼兒講述)
(2)教師對幼兒的想法給予肯定,同時介紹花朵的制作方法:用搓圓、壓扁的方法組合成一朵花。
幼兒已經有了搓圓、壓扁的經驗,因此教師可以先給幼兒仔細思考的空間和余地,鼓勵他們勇于思考、大膽想象。
(3)教師示范、講解,提醒幼兒注意圓泥片之間的連接并進行添畫。
3、幼兒制作。
(1)引導幼兒用泥球、泥片在白紙上制作花朵,注意花瓣之間的連接。
(2)用水彩筆添畫出花朵的莖、葉子、小草等,注意畫面的布局。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布置小花園的場景,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使陶泥活動變得更豐富、更生動。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6
活動目的
1、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折小兔;
2、會給折好的小兔添畫眼睛。
活動準備
正方形手工紙若干張,水彩筆一盒,教師折好的'各色小兔若干,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唱《小兔乖乖》的兒歌,導入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折小兔好嗎?小兔長得什么樣?觀察生活中的小兔形象。播放多媒體課件。
二、出示教師折的小兔,和老師一起學折小兔。教師分步教折小兔。
三、給折好的小兔添畫眼睛。
四、作品展示與交流。
幼兒園折紙手工課教案,幼兒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一般的幼兒動手能力都不強,我們應該要多多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的發育更加健全,多讓幼兒接觸一些手工課。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7
設計背景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制作的興趣。
重點難點
用那些材料可以制作小輪船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制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動準備
小瓶蓋,剪刀,繪畫紙,硬紙,粘紙,雙面膠等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小汽車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小烏龜有四輪,一個方向盤,一個旗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汽車?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小汽車的哪一部分?
3、教師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小汽車,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張制作小汽車的圖,請你們看著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好嗎?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后,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小汽車并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臉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現著“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著自然的奧秘、科學的神奇,建構著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么,作為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欲望,引發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贊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討論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2、嘗試用紅薯葉制作耳環、項鏈或頭飾并佩戴在身上。
3、體驗紅薯葉創意玩兒帶來的樂趣,并能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重點:
用紅薯葉制作配飾并佩戴在身上。
難點: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幼兒園屋頂植物園的紅薯地、小椅子圍著紅薯地坐成半圓
2、材料準備:紅薯葉、制作步驟圖、幼兒成品圖、小夾子、t臺秀音樂、黑板、粉筆、拉桿音響、提前用紅薯葉做好的配飾(教師在課前佩戴在身上)
活動過程
一、觀察教師身上佩戴的紅薯葉配飾,激發幼兒的興趣。
孩子們,你們來看看今天湯老師身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幼:你戴著…)
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配飾是用什么做的嗎?(幼:葉子、紅薯葉…)
總結:老師身上這些好看的配飾都是用紅薯葉做的,悄悄告訴你們哦咱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家里條件差,買不起玩具,那時候他們就用紅薯葉做成項鏈耳環玩游戲,我們今天也來體驗一下爸爸媽媽們小時候的玩具吧!
二、幼兒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1、教師提問,幼兒探索。
湯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紅薯葉,你們先來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想到方法后就去試試看,能不能成功?
2、教師在黑板記錄幼兒的探索結果。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幼兒分享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用圖記錄)
三、出示步驟圖,總結方法:掰和撕
1、梳理總結幼兒剛才的探索結果,并分析出方法:掰和撕
你們都動腦筋想了好多方法,其實要把紅薯葉變成鏈子其實是有訣竅的喲,我們來看看這個訣竅你們剛才有沒有想到過哦,這個訣竅就是掰和撕,我們一起來看看步驟圖。(出示步驟圖)
2、欣賞成品作。
學會了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制作出各種配飾:耳環、項鏈、頭飾…(出示成品圖)
四、兩人一組相互合作
接下來請你們來當設計師,兩個小朋友一組用紅薯葉做出漂亮的飾品佩戴在身上。完成后我們一起去參加紅薯葉t臺秀!
五、結束活動:紅薯葉t臺秀
教師播放音樂,進行t臺秀表演。
五、延伸活動
將紅薯葉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聽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兒時的故事,聊聊爸爸媽媽們小時候都玩兒些什么呢。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原來看似普通的紅薯葉,還有這樣的創意玩兒法。
在探索紅薯葉變“鏈條”的過程中,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不敢動手到后來積極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索和記錄中梳理經驗,最后共同總結出方法,幼兒得到了自主的發展。
在操作環節,幼兒兩兩合作用掰和撕的方法,制作紅薯葉配飾并相互佩戴,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最后的紅薯葉t臺秀使整個活動達到高潮,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激情在音樂和氛圍中燃起來。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效果很不錯,教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互動非常好,如果能將記錄的方式換成思維導圖,應該可以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9
活動目標:
1,紙上貼上花瓣,創造性地制作仿真鮮花。
2,據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對美的感受力。
活動準備:
1、平時多收集花瓣
2、自行剪制各種形狀的花形紙。
3、一張大畫紙,幾只可供插放自制花朵的容器,吸管若干。
4、一張在花形紙上平面粘貼花瓣的范例。
活動過程:
一、紙花的心愿
1、(出示花形紙),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紙花)你們說說這些紙花像不像真花?它缺少什么?(花瓣)
2、教師以紙花的.口吻引出:(悄悄話)雖然我有了花兒的輪廓,但我沒有花兒的漂亮外衣,我心里難過極了。你們能替我想想辦法嗎?(幼兒隨意說)
3、啟發幼兒將事先準備的花瓣粘貼到花形紙上,激發幼兒產生將紙花變成鮮花的制作愿望。
師:你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你們看啊,我收集了很多的廢舊花瓣,我們可以怎樣利用它們呢?(幼兒隨意說)
二、紙花變鮮花。
1、出示一張在花形紙上平面粘貼花瓣的范例,請幼兒看看仿真鮮花的效果。
師:我利用這些花瓣啊將紙花變成了鮮花,你們想不想看。
這朵花漂亮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2、可是我有一個疑問啊,花瓣不是紙,怎樣才呢個把它粘貼?(幼兒想辦法)
(邊示范邊講解)先用膠棒均勻涂抹在花形紙上,然后把花瓣展開粘貼上去?墒牵欢ㄒ⒁馀叮ò甓挤浅5膵赡,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花瓣溫柔點哦,不要太用力,否則啊花瓣就要破了(注意花瓣的方向)
3,幼兒在花形紙上粘貼花瓣,鼓勵幼兒可以創造性地粘貼不同大小、顏色的花瓣。
我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葉子,如果小朋友需要的話可以粘貼上去,現在就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嘗試一下咯。
三、仿真鮮花秀
1、啟發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想把它送到“花園”里,則將其貼到大畫紙上,許多幼兒的“鮮花”集中在一起,便形成了“花園”。如果想把它插到花瓶里,則可以在“花朵”后面支撐一根吸管。
2、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尋找相應的輔助材料進行制作,并加以展示。
3、幼兒互相欣賞“仿真鮮花秀”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10
幼兒手工制作奶牛怎么樣簡單又好看?小編今天這里要介紹一種很適合幼兒制作的手工奶牛,材料來源簡單環保,制作美觀。讓孩子們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手工的樂趣,并且愛上手工勞作。
材料準備:卷紙筒四個、黑白硬卡紙、剪刀、雙面膠、長方形紙盒、白色包裝紙(掛歷)、黑色墨汁(或顏料)
制作步驟:
第一步,事先將材料準備好。用硬卡紙畫出一個奶牛的頭部,并用剪刀剪下來。(可參考下圖)同時畫出一條牛的尾巴,并涂黑剪下。
用黑色卡紙剪出若干奶牛身上的斑紋,不需要特別方或者特別圓。
用白色包裝紙將長方形紙盒包裝好,這里的紙盒最好使用稍微硬一點的盒子。
第二步,可以開始讓孩子們著手制作母牛啦!首先將衛生紙紙筒用雙面膠粘貼好,作為母牛的.腿部。然后準備好黑色顏料,讓孩子們將紙筒涂黑。
第三步,為了防止孩子涂色過程中弄臟衣服,也可以給孩子們穿上圍兜。另外也可以先講紙筒全部涂色完等待晾干后再粘貼。
上完色后,讓孩子們將母牛的頭部和花紋、尾巴用雙面膠貼上。
第四步,母牛制作完成!孩子們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小動物完成了是不是也非常開心呢!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2、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對手工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難點: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活動準備
1、 紙杯子、固體膠若干。
2、廢舊卡紙裁剪好的長條和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ㄒ唬 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紙杯:“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引入紙杯娃娃的主題。
。ǘ 基本部分。
1、 教師拿出紙杯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2、 教師將長條卡紙卷成圈再展開。
3、 將卷好的紙粘在紙杯上,當紙杯娃娃的頭發,紙杯口朝下。
4、 教師選擇深色的卡紙制作紙杯娃娃的眼睛。
5、 教師選擇紅色的卡紙制作紙杯娃娃的鼻子。
6、 紙杯娃娃制作成功,讓幼兒欣賞。
7、 教師指導幼兒動手制作手工。
8、 教師巡視指導。
。ㄈ 結束部分。
教師對幼兒制作的紙杯娃娃進行評價,并讓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教師在作品上寫上幼兒的名字并放在美術角展示。
幼兒園紙杯手工教案:紙杯樂
活動目標:
1、利用紙杯制作各種物品,如:高高的樓房、有趣的`玩具、有趣的動物、可愛的娃娃、漂亮的菊花等,讓幼兒體驗制作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各色卡紙、廢舊KT板、紙杯若干、雙面膠、剪刀。
3、飲料瓶、筷子、蠶豆。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次性紙杯,引導幼兒看看、說說。
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教師小結:紙杯除了能用來喝水、喝飲料,給我們帶來方便,它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呢!
二、PPT情境體驗紙杯的多種玩法。
1、出示PPT(一)紙杯花
這是什么?它是怎么做來的?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剪花瓣——涂顏色)
2、出示PPT(二)紙杯娃娃
這個紙杯娃娃誰做過?你愿意和大家來說說嗎?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剪貼五官——彩紙裝飾)
3、出示PPT(三)紙杯動物
這只小兔可愛嗎?誰會做的?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找配套五官——粘貼成型)
4、出示PPT(四)紙杯秤
這是什么?怎么制作的,誰來介紹一下這個游戲?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制作稱——玩平衡)
5、出示PPT(五)紙杯房子
紙杯真好玩,這是你們都喜歡的游戲。你們會用紙杯搭什么?(中國館、樓房、城堡等)
紙杯塔:紙杯口,向下擺,一個一個排起來;上面一層放中間,一層一層疊起來。
紙杯房:紙杯口,向下擺,4個墻角豎起來;KT板,放上面,一層一層搭起來。
幼兒用兒歌展示構建步驟,教師小結。
三、幼兒自主選擇紙杯活動
孩子們真能干,會這么多紙杯的玩法,下面咱們來跟紙杯做做游戲好嗎?那你們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玩一玩吧!(背景音樂)
教師根據幼兒能力情況點撥分配,巡回指導。
四、成果展示
1、幼兒分享交流紙杯作品。
2、教師小結,評價。
3、拍照。
幼兒園手工教案范文 篇12
手工制作:
報紙球
制作材料:
舊報紙、乳膠或漿糊(按1:1比例稀釋)、毛筆或刷子、充滿氣的氣球。
裝飾材料:
顏料、畫筆、各色彩紙、卡紙、毛棒以及紙杯、果凍盒、一次性碗等廢舊裝飾材料。
材料準備:
毛筆或刷子、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紙。
制作步驟:
1、將球充氣、氣球口扎緊;撕報紙,讓報紙成邊4~5厘米的方形碎片。(氣球大碎片大,氣球小碎片要小,才能粘貼服帖。)
2、在氣球表面均勻涂抹漿糊或稀釋的白乳膠(比例:1:1)粘貼上報紙碎片,使其完全粘附包裹在氣球上。一層一層均勻包裹上,三一四層。
3、放置于通風處,自然風干即成。
根據需要構思報紙球的創意作品,在完整的'球上進行添加粘貼成型,上顏料,彩繪、或粘貼裝飾,使其成為一件玩具或藝術品。也可根據創意剪開報紙球進行個性創作和再加工。
制作用途:
1、整個報紙球可依據各人創意制作成玩具、玩偶、藝術品等擺設。
2、橫剖半圓蓋著放置可制成各式頭盔、帽子、吊燈罩等;口朝上放置可制成大碗、盛放東西的器皿。
3、縱剖半圓可制成面具,用于幼兒的表演游戲、晚會。
這個手工制作能夠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相信孩子們的創意是非同一般的,教師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和嘗試,孩子們必須能用自己靈巧的手和獨特的創意將我們的生活點綴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