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魚教案(精選6篇)
小班魚教案 篇1
一、目標:
1、能用手指點畫圖案,初步感知點和面的關系。
2、能分辨大魚、小魚,并能聽口令進行游戲。
二、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1頁,一次性筷子兩根。
2、將顏料調好放入淺盤,透明膠、抹布若干。
三、過程:
1、用手指點畫“魚媽媽”和“魚寶寶”。
(1)教師出示魚媽媽和魚寶寶。魚媽媽要帶魚寶寶去旅行,他們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出去。
(2)教師用手指蘸一蘸顏料,一點一點地給魚媽媽和魚寶寶畫上漂亮衣服。
(3)利用幼兒活動材料《紙工》第11頁,每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在魚媽媽和魚寶寶身上點畫“鱗片”。
(4)可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嘗試點出有規則的`“鱗片”來。
(5)提供已剪成段得透明膠,請幼兒把竹筷粘在魚背后作為操作桿,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如何粘接魚和竹筷。
2、游戲:魚媽媽和魚寶寶去旅行。
(1)幼兒手舉“魚媽媽”和“魚寶寶”,按教師的語言提示進行操作。教師說:“魚媽媽去旅行嘍!”幼兒便高舉“魚媽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跑動。教師說:“魚寶寶開始游。”幼兒便舉起“魚寶寶”做游動狀。教師說:“魚寶寶去追魚媽媽。”幼兒便同時舉起“魚媽媽”和“魚寶寶”,一前一后跑動。此外,教師還可即興發出各種提示,如“魚媽媽和魚寶寶親一親”等。
(2)給予幼兒自由游戲的時間,啟發他們按自己的方式想像、游戲。
小班魚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2.通過活動,學習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確、快速,不擠撞。
3.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共同學習的愿望,提高活動的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貓媽媽頭飾、小貓、小魚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激發參加活動的愿望:
1.分配角色(教師扮貓媽媽,幼兒扮小貓)。
2.戴頭飾,從中滲透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二、游戲《小貓捉魚》:
1.小貓跟著貓媽媽學爬。
2.小貓捉魚觀察貓媽媽手中的魚,知道有許多魚和許多種顏色。貓媽媽把小魚朝一個方向拋,小貓朝這個方向爬著去捉魚。
要點:必須是爬著過去捉魚。
三、小貓裝魚:
分顏色裝到相應的盤中,滲透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四、小貓回家:
貓媽媽帶著小貓聽著音樂高高興興地回家,把小魚送到娃娃家。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魚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手腳著地協調地爬行。
2.在練習走小橋、爬山洞等動作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手腳著地協調爬行。
膝蓋彎曲不著地。
活動準備:
1.海綿墊、平衡木、小魚若干;
2.貓媽媽胸飾;
3. 用繩子圍成的草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9:20-9:25)
1.準備活動
師:小貓們,今天天氣真好,和貓媽媽一起做運動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組織站位及札記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 圖示: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踏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踮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踢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跳起來。
二、學本領
1.向前協調的爬行。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會爬吧?(會)
師:那老師想看看寶貝們是怎么爬的。
請幼兒個別示范(個別幼兒嘗試爬)。
大家一起爬
2.新本領
師:小花貓是怎么走路的?(爬)
師:那小朋友想不想學習小花貓是怎么爬的。(想)今天呀我們就來學一學這種新本領,小花貓們看好咯!
老師示范并講解(手腳著地,彎曲膝蓋,一邊的小手先往前爬,同一邊的小小腳自然跟上,同樣另一邊的手先往前進,小腿也自然往前爬。)
規則:
1.強調膝蓋不著地
2.眼睛向前看
請小朋友自己在下面練一練,老師個別指導。
師:接下來就請我們的小貓用老師剛教的方法來爬一爬這片大草地。(沿著小椅子一起爬)
交代要求:頭要抬起來,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其它小花貓。手腳著地,膝蓋彎曲。
請能干的小朋友在前面帶領,老師在旁邊指導。
師:寶寶們現在都爬到媽媽的身邊休息一下,(讓寶寶原地就坐)
三、游戲
師:小朋友的本領練得真好,孩子們,餓了吧,可是家里的.小魚都吃完了,貓媽媽也老了,爬不動了,小貓們自己去抓魚好不好?(好)
師:寶貝們,你們都長大啦,能自己去抓魚了,我們先來看看媽媽是怎么去抓魚的哦。(教師示范---爬過草地、穿過山洞,走過小橋到達河邊,到魚塘里抓一條魚回來交給媽媽就可以拉)
1.教師示范一次。
2.幼兒游戲兩次。 (注意一次游戲后的點評)
四、放松運動
現在小貓們,我們聽著音樂動動小手,拍拍小腳,跟著貓媽媽回家吃魚吧。
活動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以爬為主題,根據小班幼兒特點,結合游戲等方式寓教于樂,使幼兒掌握手腳著地協調爬行的本領,并享受戶外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本次教研活動通過一課三議的方式,促進了我們新教師的成長。剛開始上課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在園長、教研組長的指導下,在老教師的幫助下,在聽課老師的建議下,對幼兒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對體育規則有重點有目的的強調,對課的整體把握程度有了新的認識。在課中,我扮演著老貓,帶領著一群小貓快樂的游戲著,我的小貓們即學到了本領又都玩得特別的開心,當然還有一些能力較弱的小貓剛開始沒能掌握好本領,在我們老貓和小貓的共同的幫助下,認識到了膝蓋要彎曲,頭要往前看等問題,慢慢學會了本領。對沿著路徑爬時,本班幼兒特別感興趣,但是到了終點后還是想繼續往前爬,所以運動量變大了,在老師的提醒下才知道要休息一會兒。教研課結束了,在研討中發現的問題還得我繼續去努力。“從教學中來,到教學中去”,通過一課三議,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我們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
小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小班魚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魚寶寶,你怎么哭了、
活動對象:
幼兒園小班
設計意圖: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幼兒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未來的環境主人。因此,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既是現代幼兒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歷史社會賦予他們的義務和職責。所以環境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
活動目的:
讓幼兒通過幫“魚寶寶”解決污染的生活環境,激發幼兒的環境意識,并養成從小就愛護環境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污染的池塘中無力游動的小魚和一個舒適、整潔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動的小魚)。
2、布置“臟池塘”的場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幼兒觀看污染的池塘中無力游動的小魚和舒適、整潔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動的'小魚。
2、教師啟發幼兒思考:魚寶寶怎么哭了?怎么不理我們?
3、師生一起小結魚寶寶哭的原因:池塘里的水又臟又臭,魚寶寶快死了。
二、讓幼兒幫助“魚寶寶”尋找原因,并討論怎樣把家變干凈、整潔。
1、讓幼兒觀看“池塘邊”的環境。師生一起小結出“工廠水流入池塘”、“工廠排放廢氣”、“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車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變臟變臭的原因。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魚寶寶”的家變干凈。
三、延伸活動:學魚寶寶游泳。
小班魚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學說繞口令,能正確發出繞口令中得每個字的讀音。
2、能用打擊樂器簡單地配到繞口令中,激發孩子對用節奏伴奏的興趣。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片、打擊樂、課件三、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好!(老師好!)
2、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它生活在哪里?
(小朋友自由地說一說)(恩,你說得真完整!)(誰來幫助他!)
3、今天有幾只小動物也來到了我們小(1)班,大家歡迎!一起來看一看第一個來到我們班的小動物是誰?(老虎!)
4、老虎生活在哪里啊?(小朋友通過觀察圖片說出老虎生活在山上)
5、一邊說一邊出示圖片,那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說一說:山上一只虎
6、第二個小動物讓孩子猜個謎語,如果你們猜出來,它就會和我們小朋友見面啦!聽好了謎語:長耳朵,短尾巴,只吃蘿卜和青菜。
7、小朋友們真聰明,兔子來了,大家一起和它問個好!兔子在哪里玩啊?出示圖片。
8、誰也會用一句老師剛才那樣的話來說一說兔子!
9、小朋友真能干,再說一次。
10,、“吱吱吱,吱吱吱”又是誰來了呢?
1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老鼠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圖片誰會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12、小朋友看,誰來了啊?小魚生活在哪里啊/13、出示圖標;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水里一條魚。
14、你們最喜歡哪個小動物,你就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15、小朋友說得真不錯,表揚表揚自己。
16、小朋友聽最后一句是怎么念的:出示圖片,虎、兔、鼠、魚,大家別說錯。現在我把黑板上的圖片連起來說一說,你們想聽嗎?
17、教師念繞口令,小朋友也來看著圖片試一試念一遍,好嗎?
18、小朋友念得真棒,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來念一念,老師問一句,小朋友答一句,好嗎?聽好,山上幾只虎?山上一只虎。草里幾只兔?洞里幾只鼠?洞里一只鼠。水里幾條魚?水里一條魚。最后我們一起念,虎、兔、鼠、魚,大家別說錯。
19、小朋友剛才你們表現很不錯!現在又要用另一種方式來說了,我念到虎這個字時,會用一個動作來表示老虎,你們知道了嗎?試一試吧,山上一只虎(小朋友做老虎的動作)20、看到你們做動作,我也想和你們一起做呢,開始吧。
21、剛才我們念的兒歌好聽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繞口令,數數歌,小朋友一起來說一說!
22、繞口令還能加上拍手的'動作來念一念呢,聽,教師示范用拍手的節奏加到繞口令中去。
23、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啊!
24、剛才小朋友表現得真不錯,把小樂器都引來了,看,是誰啊?(圓舞板)圓舞板說,我也要加到繞口令中去說一說,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2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26、誰來說一說把圓舞板加在每一句話的哪里呢?(小朋友說,教師加圖片!)27、我們來加進去試一試!
28、誰還有加得不同的嗎?(小朋友說一說!)29、剛才小朋友加得都不錯,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試一試,想想還能不能加出更好聽的!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小班魚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嘗試唱出“孤孤單單”和“快樂”的不同情緒。
2.大膽用動作表情表演歌曲,體驗集體表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繪有海底世界的電視機;小魚的手套;創設海底世界場景。 活動過程: l、隨樂入場,幼兒肢體探索游戲。創設海底世界的情境。
師:可愛的小魚們,現在跟著魚媽媽一起到美麗海底世界去游玩吧! 師:今天魚媽媽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聽聽看,歌里唱的是誰?
2、教師范唱,引導幼兒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并理解歌詞內容。
第一遍范唱: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師:歌曲里有誰?你們聽到了幾條小魚呀?那最開始有幾條魚在水里游呢?
接下來又有幾條魚在水里游了呀?歌曲的名字就叫《三條魚》,這首歌真好聽,海底電視臺也來表演這個節目了,魚寶寶們認真看,魚兒們是怎么玩游戲的。 第二遍范唱:操作教具,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和情緒。
師:一條魚兒水里游,它心里感覺怎么樣?它很想去找朋友,看看誰來啦? 現在有幾條小魚在水里游啦?那它們心情怎么樣?兩條魚是怎么游的?那現在請你跟旁邊的魚寶寶交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學搖搖尾巴碰碰頭的樣子吧。咦,還有一條小魚看到它們玩得真開心,它也游過來了。三條魚兒水里游,大家一起做朋友。
3、操作教具,學唱歌曲。
(l)教師操作教具,放慢速度彈琴并大聲范唱,幼兒小聲跟唱。
師:海底電視臺的叔叔說想請魚寶寶們表演《三條魚》的節目,看看,魚寶寶們的歌聲是不是都很好聽,呆會兒呀他會拍下來放到電視上播給大家看,那現在我們得排練一下,聽著音樂,跟魚媽媽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一唱吧。
(2)教師放慢速度彈琴并小聲范唱,幼兒帶情緒唱。
師:一條魚兒孤孤單單水里游的時候和它找到朋友后的心情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演出正式開始了,魚媽媽負責表演,這邊還有魚姐姐的鋼琴伴奏,那魚室寶們來當小小歌唱家,為這個演出伴唱。
(3)播放音樂伴奏,幼兒隨樂邊演唱歌曲邊游戲。
游戲規則:魚寶寶們,想不想去大海里開演唱會呀p那可得聽仔細嘍。當你們唱一條魚兒水里游的時候,小魚們是怎樣游的呀?是孤孤單單自己游。當唱到兩條魚兒水里游的時候,看看誰最先找到朋友,跟他搖搖尾巴碰碰頭,唱到第三條魚兒的時候,你們趕緊再去找另一個朋友一起游。
幼兒游戲:小魚們,讓我們唱著好聽的歌,去大海里開演唱會吧。
5、小結,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魚們都玩得很開心。現在魚寶寶們也累了,跟著魚媽媽回家休息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