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手記
關于火燒圓明園,傳統歷史教科書過多的強調了英法聯軍的罪惡與清皇室的昏聵,對于中國百姓的毛病則多有掩蓋,因為“人民至上”!其實有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百姓,有怎樣的百姓也就有怎樣的政府,二者“本是同根生”。流行一時的由劉曉慶主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是有不少地方無法求實的。比如聯軍的血洗北京,中國百姓尸積如山,我遍尋資料,無處可得。再比如馮婉貞謝莊抗擊英軍一事,在電影中用作證明人民英勇的事跡而大加渲染,其實馮婉貞一人或者可尋,謝莊則查無此村。但另有部分文章片面強調了中國政府與人民的不是,片面強調中國政府拘囚虐殺對方談判代表,好象英法聯軍還真是師出有名。下面是英國公使額爾金等為焚毀圓明園發表的言論:“只有焚毀圓明園一法,最為可行。。。。至于此舉之足以使中國及其皇帝產生極大的震動,余尚有理由:圓明園乃是清帝所最寵愛的行宮,是他燕居之所,如焚毀足以稍戢其驕佚。今宮中寶物既已蕩然無寸,大軍所到,非在擄掠,乃在初肆罪惡者能警惕耳。” “若對中國所不顧國際公法的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的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 。。。。圓明園宮殿為重要之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最嚴創中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圓明園乃吾軍被擄之所,焚掠是園,正所以報復清政府者,與其人民無關也。一者此園為被擄者手足懸梁,三日不食,受困之所;二者因此園若不焚毀,則不能留較永久之痕跡,吾人則無以消恨也。” “焚掠圓明園以報清政府,人民可免賠款。”對于這些話,我們也得睜著眼睛“聽”,我們要讓事實說話。
英法聯軍強迫主持和議的恭親王簽定《北京和約》, 于咸豐八年原定以外,續增英九條,賠償英一千二百萬兩,割讓九龍之半;續增法十條,賠償法六百萬兩,總計共達一千八百萬兩,象征性地扣除毀園損失二十萬兩,絲毫看不出來減輕了中國人民的損失,因此,所謂“人民可免賠款”純粹是謊言。 又按《東華錄》,巴夏禮等十余人是被拘禁在城里刑部衙門里,并未被拘禁在圓明園,所以英司令官致函英政府的信中的托詞“此園為被擄者手足懸梁,三日不食,受困之所” 純粹是謊言。
《清朝野史大觀》說,英法所以焚圓明園者,起由龔自珍長子龔半倫導引。但從史料里可以看出聯軍事先并未有焚掠圓明園的計劃,因此,龔導引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一說基本上可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