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 > 《黃河頌》(通用17篇)

《黃河頌》

發布時間:2023-08-31

《黃河頌》(通用17篇)

《黃河頌》 篇1

  課 時 計 劃

  備課時間:( )周星期( )

  教出時間:(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總第(  )課時 

  計劃  課時   

  第  課時

  課題:                    黃河頌      

  教學內容

  ,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能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

  教學語言詩意化,環節緊湊,學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暢通無阻,以讀啟悟,品讀詩歌。

  學習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3、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

  重難點及策略

  調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設計

  了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復朗讀,并背誦詩歌。

  以詩歌第二節的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教學資源與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導入  ,營造氛圍

  ⑴、師: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啊!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黃河,偉大的母親河!

  ⑵、學生欣賞。黃河奔騰不息的畫面。

  師(配畫音):這就是的黃河!這就是勇往直前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

  ⑶、師:1938年,日本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國領土,黃河危在旦夕,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國大地時,華夏民族的優秀兒女啊!帶著黃河的英雄氣魄,投入了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之中。

  板書:黃河頌。

  二、欣賞,感受激情

  1、師: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讓我們來欣賞一曲黃河的深情頌歌。(聽錄音磁帶。)

  2、師:同學們,欣賞了,老師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們覺得老師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朗讀呢?

  明確:激昂、雄健、悲壯!

  3、教師配樂詩朗誦。

  4、生齊讀,吟詠成誦

  學生齊讀課文。

  三、朗讀、品味

  1、品味語言,感悟詩情

  師: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吧!

  ⑴、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板書:序曲、主體、尾聲

  ⑵、讓我們聚焦于黃河的主體部分吧!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師: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⑶、那同學們,頌黃河部分又在頌揚黃河的什么精神呢?我們看,有一個句子反復出現了三次,那就是——“啊!黃河!”,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贊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呢?

  板書:搖籃、屏障、臂膀。

  ⑷、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 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的情感與氣魄呢?

  分小組討論,試讀。

  抽讀后明確:第一節,舒緩深沉;第二節,堅強有力;第三節,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個小組來讀這三個小節。

  師:黃河是搖籃,養育了炎黃子孫;黃河是屏障,護衛了神圣國土;黃河是臂膀,激勵著中華民族!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象征著我們中華的民族魂!

  板書:民族魂

  2、角色朗讀、體味詩情

  ⑴、教師小結:,以它充滿斗爭性的激昂旋律與黃河般桀驁不馴的血性激勵中華兒女與日寇英勇搏擊,今天它仍然以其氣勢磅礴的史詩般的英雄氣概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⑵、師朗讀朗誦詞,女生、男生分讀繪黃河、頌黃河部分,全班齊讀尾聲。

  四、拓展延申

  師:可在我們今天呢?近世以來,黃河屢次泛濫,造成了若干破壞。這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惡果,是不肖的炎黃子孫的“杰作”。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嚴重,黃河怎能不頻繁泛濫?

  請同學們下課后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來保護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作業 

  背誦這篇課文

  板書

  黃河頌

  序曲、

  主體、       搖籃、 屏障、 臂膀       民族魂

  尾聲

  教學后記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說這事物怎樣,而在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于詩歌語言的表述。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表情與動作的感染;教師板畫的直觀;錄音配樂、CAI課件的使用……化“抽象”為“形象”。詩歌教學中的一切審美活動都是以學生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開始的,并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深化。

  一、借助美讀

  所謂“美讀”就是指“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葉圣陶語)。詩歌,主要通過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語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讀現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容,根據思想內容,確定情感基調。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系時代特征,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范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二、借助音樂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于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于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總之,我們不僅要探尋提供有豐富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更要運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畫面、借助音樂、借助美讀、借助移情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使學生對詩歌作品的思想內容有深刻的領悟和啟迪,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染上作者的情緒色調。所以我們進行詩歌教學時,要充分挖掘詩歌本身的美感,讓學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夠接受。方能使整個詩歌教學過程 籠罩在師生所創造的特定的氣氛和情調中,使學生在和諧、熱情、活潑、充滿美感的課堂氛圍中感知美、欣賞美。

《黃河頌》 篇2

  溫州第十七中學 張寰宇

  教學目標 : 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課前準備:教師-----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借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洗星海、《黃河大合唱》、 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一,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二,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詞?(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六)拓展延伸

  教師緊接《黃河頌》: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同學們,你想再頌黃河嗎?那就去讀讀《黃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認識黃河嗎?那么,下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河吧!

  作者郵箱: 

《黃河頌》 篇3

  教學設計

  濮陽縣清河頭鄉二中  陳敬彩

  學習目標:

  一、知識: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二、方法:

  反復誦讀、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

  三、情感:

  體會詩歌蘊含的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培養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教學難點及突破策略: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復朗讀誦詩歌,體味詩歌濃烈的愛國熱情。

  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點燃激情

  1、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滾滾東去的黃河見證了古老中國的興衰榮辱,黃河澎湃的驚濤,恢弘的氣勢和那奔騰不息的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為之拼搏奮斗。在抗日戰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贊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眾多愛國志士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贊歌―――《黃河頌》

  2、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

  3、背景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周恩來代表黨向全國發出了“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號召。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斗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

  二、閱讀質疑   自主探究

  1、師范讀,要求學生記準字音,聽出情感。

  屏幕展示: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

  (2)“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2、檢查字詞

  3、自由讀  

  要求:把握好詩的節奏和重音,注意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展示讀 

  要求:讀一節或一句皆可,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4、學生質疑,教師整理預設如下:

  (1)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

  (2)請概括課文分別寫了什么。

  (3)在主體部分,作者并沒有一開始就贊頌黃河,而是對黃河作了一番描寫,由哪個字引起?下面從哪些角度寫了黃河?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以此把內容劃為幾部分,主要內容各是什么?

  三、多元互動  合作探究

  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

  (1)《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2)讓我們聚焦于黃河的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3)“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 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的情感與氣魄呢?(分小組討論,試讀。明確:第一節,舒緩深沉;第二節,堅強有力;第三節,高亢激昂。)

  分成三個小組來齊讀這三個小節。

  4、詩歌最后一段聯系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寫作目的,就是要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精神,抗日救國。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是在黃河流域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黃河養育了世代炎黃子孫。所以稱它為“搖籃”。這是一個喑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表達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詩中類似于此的比喻還有兩個′民族的屏障′′千萬條鐵的臂膀′分別是從黃河的地勢特點和自然特點作喻,肯定了黃河的保衛作用和激勵中華民族斗志的作用。

  四、訓練檢測  目標探究

  1、從以下幾種發言形式中選擇一種與小組同學交流:

  ①這首詩歌中我最欣賞的是-------

  ②讀了這首詩歌,讓我最感動的是-------

  ③這首詩歌讓我明白了--------

  ④讀了這首詩歌,我有這樣的疑問-----

  2、分角色朗讀:

  老師讀序曲部分

  男生讀繪黃河部分

  女生讀頌黃河部分

  齊讀尾聲部分

  五、遷移運用  拓展探究

  欣賞《河大合唱》寫出自己的感悟。

  本課知識體系:

  1、反復誦讀;2、體味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培養愛國情懷。

  板書設計:

  黃河頌

  光未然

  搖籃

  頌     屏障    偉大堅強

  臂膀

《黃河頌》 篇4

  (朗誦詞)

  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又堅強!

  這里,

  我們向著黃河,

  唱出我們的贊歌。

  (歌詞)

  我站在高山之巔,

  望黃河滾滾,

  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

  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

  結成九曲連環;

  從昆侖山下

  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兩面。

  啊!黃河!

  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邊扮演!

  啊!黃河!

  你是偉大堅強,

  像一個巨人

  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

  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

  你一瀉萬丈,

  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

  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將要在你的哺育下

  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1939年

《黃河頌》 篇5

  教學目標

  1、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2、在誦讀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

  教學課時  1課時

  自學內容

  1、了解作者簡介。

  2、朗讀詩歌,了解詩歌內容。

  3、思考: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黃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同學們到過黃河嗎?(生回答)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黃河。(出示黃河資料)這就是黃河, 1938年9月,我國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了壺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

  一、說黃河

  背景介紹:《黃河大合唱》是詩人光未然在抗戰初期轉入敵后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黃河險峽急流,目睹黃河的恢弘氣勢后創作的,當時正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千千萬萬英雄兒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詩人以黃河兩岸人民抗日救國的英勇斗爭為題材,歌頌了偉大祖國和人民的頑強不屈。《黃河頌》是大合唱中的第二樂章,歌詞唱出了黃河的氣魄,頌揚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和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

  二、頌黃河

  配樂朗讀《黃河頌》,讀準字音,揣摩感情。

  教師配樂示范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

  學生試讀,教師做朗讀指導。

  ①全詩的感情基調是豪壯激越的。

  ②注意朗讀詞和歌詞之間的停頓。

  ③注意重點詞語的重讀。如“望”、“掀”、“奔”、“劈”等

  ④“啊!黃河!”反復了三次,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要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

  指名朗讀,展示自我風采,小組評議。

  三、研讀詩歌,體會情感美

  1、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黃河?

  (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四、品讀詩歌,賞析語言美

  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些語句,為什么?

  教學反思

  這節課比較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導入新課時的音樂做到了渲染氣氛,調動情緒的作用,學生帶著熱情走進課文,所以學習效率高了。《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2、學生了解了歌詞的寫作背景,一種愛國豪情油然而生,所以情緒高漲,使課堂上多了一此豪壯氣概。

  3、學生帶著激情誦讀,加深了對歌詞的理解,而對歌詞的理解又反過來使誦讀顯得更有感情。美讀現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容,根據思想內容,確定情感基調。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黃河頌》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于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系時代特征,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范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從這節課的成功可以想到,課堂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主動的學習效率最高。

《黃河頌》 篇6

  七年級下第二單元

  授課學時: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背景,積累詞匯

  2、體味歌詞意境,積累品讀經典語言。

  能力目標:

  1、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2、培養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3、切實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與值觀目標:

  1、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

  2、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

  3、啟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教學難點:

  領會詩歌的內涵

  教學手段和方法:

  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學習課文。

  2、重視運用質疑、感悟、聯想和探究的學法。

  3、通過拓展學習建立對黃河的整體認識。

  4、誦讀法

  教學準備: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非常喜歡流行歌曲,如《老鼠愛大米》……但有一些老歌,雖年代久遠,卻富有生命力。激勵一代又一代后人。

  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今天,咱們就一起學這樣一首老歌《黃河頌》。

  二、了解黃河

  說到黃河,咱們先回顧一下有關黃河的地理、發源等知識。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發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注入渤海,總長五千四百六十公里。看教材插圖,你能從詩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詞語嗎?

  三、了解背景

  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瘋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殘殺著我們的同胞!!!我們中國人的鮮血灑在黃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鴻遍野……這時候,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1939年,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 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四、詩海暢游讀為先

  1、詩海暢游讀為先,而要讀好詩,首先要讀準字音,請看字詞,齊讀。

  山巔diǎn 哺pǔ育 澎pén湃 狂瀾lán 贊zhàn歌 發源yuán

  屏嶂zhàng 濁zú流 滋zī長 氣魄pò 劈pì成 宛wǎn轉

  2、誦讀指導

  學習這首詩歌,我們首先要學會朗讀,像詩人一樣熱情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大家想一想,我們朗讀這首詩歌應注意些什么?

  要求: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重音處理: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

  ①、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②、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③、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④、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⑤、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五、梳理思路

  1、明確劃分“序曲——主體——尾聲”三個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2、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即“望”字。

  a、近景描寫;b、俯瞰全景;c、縱向描寫;d、橫向描寫。

  3、“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黃河是搖籃,養育中華民族;黃河是屏障,保衛中華民族;黃河精神,激勵中華民族。

  環環緊扣,逐層深入。

  六、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內容探究

  1、為什么把黃河比作“搖籃”和“屏障”?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哺育了炎黃子孫。

  黃河在地理上可作軍事屏障,黃河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堤防,抵押外侮的法寶。

  2、詩歌從哪些方面表現黃河的什么英雄氣魄?

  從自然特點、地理特征、歷史貢獻三個方面表現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魄。

  3、本詩創作目的

  借黃河歌頌中華民族,激勵中華兒女民族自尊自豪感、自信心, 激勵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精神、保衛中國。

  探究課堂上生成的各種相關問題。

  三、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安排學生齊讀、領讀、個別誦讀。

  結束語: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作業布置

  1、 評析《黃河大合唱》其他樂章的歌詞。

  2、 賞析你平日里喜愛的歌曲之一。

  五、板書設計

《黃河頌》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課前準備:教師-----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借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洗星海、《黃河大合唱》、 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 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 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 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 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 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一,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二,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 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 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詞?(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六)拓展延伸

  教師緊接《黃河頌》: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同學們,你想再頌黃河嗎?那就去讀讀《黃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認識黃河嗎?那么,下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河吧!

  上一篇:《黃河頌》教案6

  下一篇:《黃河頌》教案8

《黃河頌》 篇8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⑴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了解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教材分析

  這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課。本單元學習寫景詩文。品味優美詩文要求學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內容大意,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體會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

  3.中招考點

  “賞析詞句”每年的設題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體的賞析位置;考查細致,涉及到動詞、形容詞、修辭、細節描寫、寫作手法,賞析有一定難度,得4分的居多。

  4.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閱讀詩歌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體如何運用方法去解決問題還是掌握不好。

  二、學習目標

  1.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2.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三、評價任務

  針對目標1,1、針對目標一,設計兩個活動:

  (1)開展字詞大闖關的活動,讓學生準確掌握 字詞。

  (2)通過查找資料,能說出與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并運用此方法解決此類問題,完成自學檢測一。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通過品讀語言,圈點勾畫出經典的句子做批注。能總結出品讀語言的方法,并會運用這種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以《黃河大合唱》歌曲導入,渲染氣氛,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2.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所得,如《黃河頌》的相關知識,教師補充、強調。通過這一環節為下面理解詩歌內涵打下基礎。 (板書課題、作者)

  (二)預習檢測

  1.作者介紹 光未然,(1913——20xx),本名-----,-------人。------家、-------家。1935年創作-------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詩包括《------》、《------》、《--------》、《------》《-------》《-----》《---------》《-------》。

  2.讀準下列加粗字的讀音

  氣魄( ) 山巔( )

  澎湃( ) 狂瀾( )

  屏障( ) 劈開( )

  宛轉( ) 哺育( )

  3.解釋下列詞語。

  山巔:

  澎湃:

  狂瀾:

  浩浩蕩蕩:

  屏障:

  哺育:

  體魄:

  滋長:

  婉轉:

  復興:

  (三)新課講解

  學習

  目標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 要點歸納

  學習目標1: 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自學指導一: 1.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內容:課文

  方法:查找資料,學生演板。

  時間:10分鐘

  學習目標2: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自學指導二: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內容:課文

  方法:先自學,再同桌交流,找出規律, 歸納方法要點。

  時間:20分鐘。

  要求:整體感知課文

  自學檢測二:

  1. 這首詩歌總體的結構分為幾個部分?

  答:序曲-----主題-----尾聲

  2.歌頌黃河的部分分為幾個層次?分別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地理特征、歷史貢獻、自然特點

  能概括大意并會運用此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1.看修辭

  2.抓關鍵詞

  3.明主旨句

《黃河頌》 篇9

  第一部分:

  1.給加點字注音:

  澎湃(   ) 狂瀾(  ) 屏障(  ) 一瀉萬丈(  )

  2.用下列詞語造句。

  浩浩蕩蕩:

  澎湃:

  3.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為這幾句詩劃分節奏,標出重音:

  啊!黃河!

  你一瀉萬丈,

  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4.《黃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據地        ,  作詞,   譜曲,由 個樂意組成。

  5.黃河自古以來都是詩人深情吟誦的對象。請你至少寫出兩句有關黃河的古詩句。

  ⑴

  ⑵

  6.“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你認為誰是新時期具有“黃河精神”的人?請列舉一位,并為他(她)寫上一句話的評論。

  人物:

  評論:

  讀選文,回答問題:

  啊!黃河!

  你是偉大堅強!

  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

  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

  你一瀉萬丈,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7.詩歌從哪幾個角度謳歌黃河的偉大精神?

  8.“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這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9.詩歌結尾處“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出現兩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么?

  10.你認為作者心目中的黃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第二部分:

  長城謠

  席慕容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樹你的風

  敕勒川,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11.請認真閱讀全詩,然后分別概括三節詩的內容。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12.在第一節詩中,為什么說長城“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根據你的理解回答。

  13.你知道第二節畫線詩句有什么含義嗎?

  14.詩中引用了“敕勒川,陰山下”的詩句,你知道這是哪首詩中的詩句嗎?此處引用有什么作用?

  15、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根據你的理解,簡要地說說。

  第三部分:

  16.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馬拉著鹽車上山坡;氣直喘,汗直流,竭盡全力還是拉不上去。趕車的人吆喝著,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這時,一個路過的相馬人看見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淚,急忙脫下衣裳披在癱倒在地的老馬身上。老馬睜開眼,看到相馬人,眼睛一亮,長嘶一聲而逝。

  請你展開想像,寫出老馬臨死前想對相馬人說的話。(30字左右)(2004年福州試題)

  17.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004年廣安試題)

  a.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b.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c.這是“新約”上的句子罷,但經托爾斯泰新近引用的。

  d.我國內蒙古東部和陜西、山西北部有足夠的雨量。就是西北干旱地區,地面徑流和地下潛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區,如河西走廊、柴達木、新疆北部準噶爾和新疆的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圍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積雪。

  18.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子,接寫兩句,構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2004年杭州試題)

  世間的事情往往是一分為二的。失敗雖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結果,但有時卻能激發人們堅韌的毅力;       ,        ;        ,        。因此,我們看問題需要用辯證的觀點。

  上一篇:《讀碑》教案1

  下一篇:《黃河頌》有講有練

《黃河頌》 篇10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以詩歌“三美”為軸心,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主旨,又了解詩歌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主線是清晰的,詩歌知識點的安排是合理的。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上,卻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未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回答問題流于形式,往往由教師回答了事。學生從詩歌中找韻腳時,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只讓學生回答押“an”韻,而未能讓學生具體找出押韻的字;教師自己回答了幾個韻腳,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押韻的知識,無從得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問自答的時間明顯多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的時間。由于這樣,學生的參與性不強,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課堂氣氛不活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沒有落到實處

  教師講得好,學生也應該學得好,這才是成功的課堂教學。教師講得好,學生學不好,課堂教學便失去了意義。在分析詩歌的繪畫美時,學生未能清晰的找出體現繪畫美的地方,教師也沒有強調指出。這種繪畫美學生究竟體會到了沒有,教師無從把握。其實,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從詩歌具體的物象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詩歌繪畫美的特點就體現出來了。

  三、在誦讀過程中,未能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本詩寫得明快雄健、音節洪亮,隔二、三句押韻,形成自然和諧的韻律。由于詩歌的寫作時代背景與現在不同,學生缺乏對寫作時代背景的了解,未能讀出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這就需要教師講明此詩創作的時代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光未然創作《黃河頌》的經過;教師應該給學生示范誦讀(朗誦),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節奏感來。

《黃河頌》 篇11

  黃 河 頌

  光未然

  一、 導入  新課,渲染氣氛

  (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七章《保衛黃河》片段)

  師問: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正式上課前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請把眼睛閉上,用心去聽,用心去感受。聽完這段音樂后,用語言表達你有怎樣的情緒?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答: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

  師問:大家從音樂中感受到了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戰斗的激情。為什么你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師自答:當時抗日戰爭已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光未然在這時期創作的組詩《黃河大合唱》,反映了國難當頭的現實斗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師問:全詩共有八個樂章,剛才我們欣賞的是他的第七章《保衛黃河》,另七章分別是什么?在預習作業 中老師已作了布置,請一位同學回答:

  《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怒吼吧,黃河》。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可以這樣說,只要是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黃河的,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在這里我們的詩人放聲歌唱,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頌歌。今天我們就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黃河頌》

  板書:黃河頌 光未然

  二、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感情。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配樂《黃河頌》)

  生答:對黃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你對詩的理解,大聲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黃河?

  3、大家在充分領悟詩的情感基礎上齊讀全詩。

  大家讀的不錯,如果想要讀得再好一些,這就需要同學們深入了解課文,深刻領悟詩的內涵和意境。

  二、 內容研討,賞析詞語

  (一)序曲

  師問:文章從結構上共分為幾大塊?

  明確: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讀朗誦詞

  板書:序曲 贊美黃河偉大堅強 主體

  師問:黃河表現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請問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

  生答:擬人。

  (二)主體:望黃河

  師自問答:詩人在這里運用擬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質及情感特征賦予了黃河,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生答: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師問: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生答:望。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生答: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劈成等。

  師問:請大家打開課本第一頁,看圖片,黃河在你眼中是一個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詞語或詩句對黃河的特征、形象、氣勢進行描繪嗎?

  生拿出預習本,自由回答。

  板書:描繪黃河形象、氣勢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請欣賞歌曲《黃河頌》中的“頌黃河”部分。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黃河!”

  (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

  神的城防。

  (3)、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板書:歌頌黃河巨大貢獻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的精神

  師: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板書:尾聲 學習黃河精神

  四、問題研究,理解主題

  昨天老師把同學們的預習作業 本收上來看了一下,在大家的提的疑問中老師歸納出了2條,在課堂上請我們同學在老師前面講課的基礎上自行解決。四人小組討論。要求:(1)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討論。(2)將小組意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加以概括。

  小組交流問題(投影)

  1、作者僅僅是在寫黃河嗎?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不是。歌頌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2、在我們心中,“祖國”不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她意味著大地、江河、民族等等。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請再次感受課文,談談文中你覺得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切的愛?同時用你的朗讀把這種愛表達出來?

  教師點評,配樂朗讀表演。

  (例:“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了熱愛黃河的感情,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的詩風格與之不同,顯得委婉含蓄如:我們以前學過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靜夜》)

  五、總結課文,強化主題

  剛才我們通過對課文的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六、課堂延伸,知識反饋

  剛才我們學習了《黃河頌》這首詩,你能通過課堂的學習自學下面這首小詩嗎?

  (遷移練習)

  鄉 愁

  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

  仿佛霧里的揮手離別

  離別后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一)、默讀,找出關鍵詞句,體會詩的感情。

  (二)、交流感受,用朗讀的方式表達

  (三)、齊讀,完成練習1

  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情懷?你是通過哪些詩句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組討論,比較詩作風格。完成練習2

  2、詩的寫作風格各異,有的風格豪放,直白抒情;有的委婉含蓄,請你試從語言、感情的表達方式,把本詩和課文作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以輕婉的語調再次朗讀《鄉愁》。

  師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黃河頌》,自學了小詩《鄉愁》。通過朗讀,領會了作者對祖國的愛,對家鄉的愛。我們同學們也愛祖國,愛家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

  當以什么樣的行為表達我們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

  學生七嘴八舌回答。

  最后全體起立,用我們的激情,用我們的愛,歌頌黃河,歌唱祖國,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配樂《黃河頌》)

  五、作業 :

  完成學習評價手冊第6課

  板書: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主體--------------->尾聲

  贊美黃河 描寫黃河 歌頌黃河 學習黃河

  ------>

  偉大堅強 形象、氣勢 巨大貢獻 精神

  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 沈鳴

  指導教師:丁莉娟

  預習作業 

  一、字詞

  山巔(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瀾(lán) 宛轉(wǎn) 屏障(píng zhàng) 哺育(bǔ) 滋長(zī)

  二、詞解

  山巔:山頂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

  狂瀾:巨大的波浪 宛轉:曲折流轉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哺育:比喻培養

  滋長:生長

  三、查找資料,完成練習

  1、《黃河頌》的作者 光未然 作曲 冼星海

  2、《黃河大合唱》共有 8 個樂章,分別是 《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3、黃河處在什么地理位置?

  4、查找關于黃河的著名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衣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5、1937年歷史

《黃河頌》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2、細心揣摩、領會關鍵詞句的深刻含義。

  3、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細心揣摩、領會關鍵詞句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

  1、朗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2、自主查找《黃河頌》的時代背景,以及詞、曲作者的介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歌手高楓在《大中國》中這樣唱道:“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是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滾滾東去的黃河浪濤見證了古老中國的興衰榮辱,黃河澎湃的驚濤,恢弘的氣勢和那奔騰不息的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為之拼搏奮斗。在抗日戰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贊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眾多愛國志士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贊歌――《黃河頌》。

  二、介紹《黃河頌》的時代背景以及詞、曲作者

  1、學生互相交流自主查找的《黃河頌》的創作背景,以及詞、曲作者的介紹。

  2、教師補充,明確重點。

  光未然,原名張光華,1913年出生。1935年8月創作的《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悲憤,體現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而廣為流傳。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

  三、朗讀

  1、學生聽范讀。

  2、學生分組自由朗讀,交流朗讀體會,相互評價。

  3、指讀。

  教師指導:

  ①詩歌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

  ②“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的黃河的氣勢。

  ③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4、齊讀。

  四、整體感知

  提問:請劃分出全詩大層次及小層次,并概括出每一層次的主要內容。

  明確: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

  第一節(朗誦詞):這是詩的序曲,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稱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歌頌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強。

  第二節(歌詞):這是詩的主體。由“望”進入“頌”的階段,贊頌黃河,并號召學習黃河精神。此節可分為三層次。

  第一層(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寫“望”黃河。既有寫實的部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有近景,有鳥瞰;有縱向,有橫向。著眼于黃河形象的展現。

  第二層(從“啊!黃河”到“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寫“頌”黃河。先歌頌黃河對中民族的偉大貢獻,然后贊頌黃河是我們民族的屏障,最后歌頌黃河澤被眾生,激勵著中華民族。

  第三層(從“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到結尾):寫“學”黃河。這是詩的尾聲,詩人代中華兒女發出了要學習黃河精神的誓言。

  五、深入探究

  1、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確:

  ① 點出黃河精神:偉大堅強,為全詩奠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

  ② 引出下文的頌歌

  2、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黃河圖?是怎樣描繪出來的?

  明確:“望”字引領

  3、作者“望”到了怎樣的黃河?

  明確:氣勢磅礴

  4、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明確:“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扣,逐步深入。

  5、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明確: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

  把黃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偉大的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的法寶。

  6、為什么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明確:黃河是世界第五大河,中國第二長河,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條重要的水系,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

  教師導析:據中國歷史記載,黃帝、炎帝曾在這一片土地上激戰,大禹曾治理黃河,中國的七大古都有五座在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達3300多年。“中華”就是指中原與華夏族。黃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政治、經濟、軍事都有重大的影響。到北宋之后,中國經濟重心才逐漸從黃河流域南移。

  抗日戰爭(1937-1945年)時期,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之一。當年,中華兒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采用“地雷戰”、“地道戰”等多種戰斗方式,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因此詩人說:啊!黃河!你是我們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圍扮演!

  7、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明確: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體現了黃河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8、最后一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么?

  明確: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9、詩人借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明確:《黃河頌》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和歌頌,同時也表達了一個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課外拓展

  (一)積累有關黃河的著名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浪淘沙》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二)閱讀《長江之歌[》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

  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

  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

  七、作業

  1、背誦全詩。

  2、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序曲黃河偉大堅強

  主體望——頌

  尾聲學習黃河精神

《黃河頌》 篇13

  一、指導思想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本課例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濤、瀾、濁、宛、魄、滌、瀉、蕩、屏”等9個字。

  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情感目標

  感受歌詞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三、重點難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四、學法指導

  通過“讀——品——誦——談”的四步進行學習。

  五、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收集《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并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六、教學過程 :

  (一) 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沒有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借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一,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二,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 時代背景的把握

  3, 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 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朗誦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復的語句。

  (六)聯系課文,拓展延伸

  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為這首詩屬于哪一種?為什么?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七)學生評價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評估表,讓學生進行效果自測。

  (八)作業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學習歌詞的方法任選《黃河大合唱》中的一篇進行賞讀,寫出閱讀體驗。

  七、教學反思

  本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首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其次,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教師借助論壇這一暢所欲言的平臺,使學生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得到了和諧統一。第三、這樣的整合模式所營造的教學氛圍既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任務,既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也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過程 最優化,使學生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黃河頌》 篇14

  語文學科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必然導致語文教案的設計相對于其他學科更加個性化,那么初中語文黃河頌教案怎么編寫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語文黃河頌教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初中語文黃河頌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詞。

  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情感目標

  感受歌詞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學法指導

  通過“感受——誦讀——品析——運用”的四步進行學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感受)

  3、同學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三、品析課文

  師:我們學詩要讀出詩的氣勢,讀出詩人要表達的感情,我們還要更深刻地領會詩的內涵,下面同學們默讀課文,通過讀詩歌①你讀懂了什么?②你還有哪些疑問?(學生獨立思考,老師板書教學目標三 品析:讓我們細細地品。)

  1、 品味課文中的語言;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議性的

  意見。

  2、 教師總括全文

  (一)序曲

  師問:文章從結構上共分為幾大塊?

  明確: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讀朗誦詞

  板書:序曲 黃河偉大堅強

  (二)主體:望黃河

  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

  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生答: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師問: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生答:望。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生答: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劈成等。 板書:繪黃河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請欣賞歌曲《黃河頌》中的“頌黃河”部分。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黃河!”

  (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

  (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七章《保衛黃河》片段)

  同學們,上課之前,先讓我們靜靜地聽一段音樂,請你邊聽邊發揮想像,然后說說你聽后的感受。(板書學習目標一 欣賞:讓我們靜靜地聽。)

  (生:我感受到黃河流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 生:我聽見黃河在咆哮,在奔騰。使我的情緒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

  師問:大家從音樂中感受到了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戰斗的激情。為什么你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師自答:當時抗日戰爭已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希望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斗爭,用以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1939年,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我們今天學習它的第二樂章《黃河頌》。

  二、誦讀

  師:學習這首詩歌,我們首先要學會朗讀,像詩人一樣熱情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呢?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2, 時代背景的把握

  3, 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 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師:下面讓我們高聲地朗讀起來,讀出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板書教學目標二 誦讀:讓我們瑯瑯地讀。)

  1、學生自由讀,推薦一個代表讀。

  2、老師范讀。

  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板書:頌黃河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的精神

  師: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板書:尾聲 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復的語句。

  四運用

  1、師:學習黃河的偉大與堅強,號召中華兒女奮起抗爭,這確實是作者的心聲,讀到這,我們都會熱血沸騰,并將保衛祖國作為至高的誓言,下面讓我們也來高聲贊美黃河吧!(啊!黃河!我愛你!愛你的 !愛你的 !愛你的 !)(板書教學目標四 頌揚:讓我們美美地說。)師:我們永遠以黃河為自豪,讓我們再來一起朗讀詩歌,共同贊頌黃河,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配樂,老師領讀朗讀詞,師生齊聲誦讀歌詞。)

  五總結師:(激昂、深情地):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侮。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堅強,為使我們民族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下課。

  初中語文黃河頌教案的反思

  2月25日,上午第二節課,眾多的語文同仁齊聚于七(4)班教室,給課堂平添了許多嚴肅與莊重,一曲蕩氣回腸的“祖國頌”由此拉開了序幕。

  一、精彩回顧

  伴隨著優美的輕音樂,欣賞著“黃河”一瀉千里驚濤澎湃的宏偉畫面,耳畔是播音員激情昂揚的朗誦,現場的每一個人都完全沉浸在詩歌雄渾、壯闊的意境之中了。

  在對時代背景作了簡要的介紹之后,接下來是對詩歌主體的學習。教師身先士卒領讀了文前的朗誦詞,同學們也受到感染,爭先恐后地朗讀了望黃河、頌黃河兩部分,其中既有個別讀,又有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在反復地誦讀中品味詩句豐富的情感內涵成了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另外,引導學生理解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也是其中的一個教學目標。

  最后,通過學唱《保衛黃河》,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激勵大家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愛國主義是時代的主旋律

  愛國,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清代學者顧炎武有一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民間也有諺語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都是先有大家后有小家之意。

  愛國,一個看似遙遠、簡單、平凡的名詞,今天卻如此緊迫地成為了國人關注的焦點。面對日本右翼勢力不顧歷史事實一意孤行的挑釁,以及國際上部分敵對勢力對中國發展的肆意指責和百般刁難,每一個有良知的國人都義憤填膺:中國人民不可欺!同樣,這樣一種愛國的情感也最應當被我們的下一代所接受。

  教學完本文后二天,有新聞報道:中國擬將每年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此舉必將更加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

  一個沒有愛國主義精神和危機意識的民族是危險的。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有責任幫助學生去走進歷史不忘國恥。盡管我只是一名語文老師,但我仍然覺得:在今天,借學習課文《黃河頌》這樣一個契機,讓我們的學生受到一種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既有必要也恰到好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畫面渲染、歌曲欣賞等教學輔助工具,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再通過詩歌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了詩歌所蘊含的濃烈的愛國情感,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另外,結合本文寫作的時代背景,教師又補充介紹了一些有關“中日鉤魚島爭端”的時事新聞,更加激起了同學們的民族憂患意識,培養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更加彰顯了本文的思想教育意義。

《黃河頌》 篇15

  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感知詩的內涵,合作探究詩歌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為中華之強盛而努力學習的自信心。

  4、了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其他相關內容。

  5、反復朗誦并理解歌詞內容,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教材分析重點:

  (1)探究詩歌所表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激發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民族的強盛而努力學習的自信心。

  (2)查閱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及詩人寫作此詩的意圖。

  難點(3)把握詩文的基調,加強對詩歌的朗讀,培養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具課件教案學案課時2教學補充

  教學過程簡記: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作《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一、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1、字音認讀

  狂瀾(lán)屏障(zhàng)哺育(bǔ)體魄(pò)

  2、字形辨識

  障(zhàng)屏障濁(zhuó)濁流哺(bǔ)哺育湃(pài)澎湃

  蟑(zhāng)蟑螂蝕(shí)腐蝕捕(bǔ)追捕拜(bài)拜年

  二、內容講解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了我們的民族和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激發廣大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這首詩的內容層次分明,并用“啊!黃河!”作為梳理的依據。

  首先寫望黃河。一個“望”字,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先是近鏡頭特寫“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這一節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黃河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別是黃河的色彩、形態、奔騰的氣勢、洶涌的力度。

  接著頌黃河。詩人贊頌黃河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啊!黃河!”反復出現,把從“啊!黃河!/你是我們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保衛著中華民族、哺育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最后寫學黃河。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象黃河一樣偉大、堅強的誓言。

  三、句段品鑒

  (1)我站在高山之巔——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品析:一個“望”字統領此節,將黃河“九曲”的形態,金黃的色彩,水的源頭,水的流向,奔騰的氣勢以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的力度描寫得酣暢淋漓,讓讀者也如同作者一樣,親身感受到黃河的美麗,黃河的源遠,黃河的博大精深。這節為下文進入頌黃河打下堅實的根基。

  (2)啊!黃河!——在你的周圍扮演!

  品析:這一段作者深情地歌頌了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同時也歌頌了中華兒女為了保衛黃河,所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這一點也暗含著中華兒女一定會把日本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家園,比喻修辭的運用,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搖籃”一詞點明了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五千年”寫出了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扮演”小詞大用。

  (3)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品析:詩人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無數的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了黃河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與力量。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黃河奔騰不息的雄偉氣勢,“伸”寫出了黃河的頑強生命力,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四、寫法探究

  (1)大量使用比喻修辭。

  (2)突出運用象征手法。

  (3)注重音韻和諧。

  (4)注意形象刻畫。

  五、疑難題解:

  為什么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是世界第五大河,中國第二長河,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一條重要的水系,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

  據中國歷史記載,黃帝、炎帝曾在這一片土地上激戰,大禹曾治理黃河,中國的七大古都有五座在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達3300多年。“中華”就是指中原與華夏族。

  五.板書設計

  黃河頌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分層練習設計

  一、基礎訓練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diān峰( ) 流xiè( ) 狂lán( )

  pínɡ障( ) 發yuán( ) wǎn轉( )

  2、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育( ) 澎湃( ) 濁流( )

  劈成( ) 氣魄( ) 臂膀( )

  3、結合語境解釋詞語:

  ⑴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搖籃:

  ⑵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發源:

  4、體會詩歌用詞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黑詞好在哪里:

  ⑴(黃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啊!黃河!你一瀉萬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黃河頌》這首詩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找出作為思路梳理依據的關鍵性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找出描寫俯瞰黃河全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詩歌尾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巔瀉瀾屏源宛3、⑴這里指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源地。

  ⑵起源。形容黃河孕育了中華的文化。

  4、⑴用“劈成”能夠渲染出黃河貫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的氣勢。

  ⑵用“瀉”字可以形象地表現黃河水滾滾奔騰,不可阻擋的氣勢。

  8、“望”、“頌”

  9、“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10、“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

  11、代表中華兒女要向它學習的誓言,表達作者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祖國。

《黃河頌》 篇16

  教學目標

  1、感受黃河悠久的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反復朗讀詩歌,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并用相應的感情朗讀出來。

  3、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感受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及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美讀詩歌,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黃河頌》這首詩歌潛藏著一定的民族文化內涵,需要學生用心品悟與積極交流,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詩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膚淺甚至偏向。因此,宜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設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激勵祖國兒女為保衛黃河而戰的思想內涵,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聯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則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看黃河、導入詩境:

  1、設問:同學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歷來為人們所歌詠。大家到過黃河,看過黃河的美景嗎?老師先帶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黃河的壯觀景象。

  2、觀看視頻、配樂解說:(黃河視頻、黃河頌伴奏音樂)

  這就是黃河。黃河以它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軍隊的鐵蹄踐踏著中華大地,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就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勵著她的兒女們,奔赴抗戰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光未然所寫的詩歌——《黃河頌》,去感受他那澎湃激昂的黃河情、愛國心。

  二、頌黃河,讀懂詩意:

  1、自由讀、齊讀:要求讀準字音、節奏停頓。

  2、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大意,思考:(時間2分鐘)

  (1)詩由朗誦詞和歌詞兩部分組成,朗誦詞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2)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3、自學反饋、提問、明確:

  (1)抓住朗誦詞中的關鍵詞:英雄的氣魄、民族精神、贊歌,明確朗誦詞的作用:提綱挈領地概括出歌詞的內容,引出下文的歌詞。

  (2)詩人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小結學習方法:抓住關鍵詞,理解詩意。

  范讀:要求聽老師是如何安排停頓、處理好重音、調控好速度、把握好語調。

  齊讀朗誦詞:要求:對下文起關鍵作用的詞語要重讀。

  (設計目的:通過通讀全文,理解課文深刻內涵。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促使學生去探究去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在自讀中求得對詩歌的初步理解。)

  三、悟黃河、美讀詩歌:

  1、快速瀏覽歌詞部分,根據朗誦詞的提示,劃分歌詞層次。

  繪黃河頌黃河抒壯志

  過渡:我們學習詩歌不僅要理解它的內容,而且要抓住關鍵詞來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并用相應的感情朗讀出來。用我們領悟到的方法,學習歌詞部分。

  2、繪黃河部分應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讀出感情呢?

  (1)自學指導一:悟黃河、美讀詩歌

  自學內容:反復朗讀繪黃河部分,選取自己喜歡的句子朗讀并結合詩歌內容分析朗讀的方法。

  自學方法:抓住關鍵詞語,理解歌詞的含義,結合語境體悟感情,并用相應的感情朗讀出來。

  (2)自學反饋、提問歸納朗讀指導:

  “望”統領下文,停頓稍長。

  動詞:掀起、結、奔向、劈成:表現了黃河的力量之大。

  “澎湃、萬丈狂瀾”:要重讀,用語氣表現黃河一往無前、氣勢磅礴的氣勢。

  宛轉、九曲連環:表現了黃河外形的特點,用起伏的語氣表現出來。

  “從昆侖——”語速加快,其中“奔”、“劈”要重讀,讀出雷霆萬鈞的氣勢,表現黃河的偉大力量。

  (3)自由揣摩、指名朗讀、齊讀這部分內容

  3、頌黃河部分應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朗讀呢?

  (1)自學指導二:“頌黃河”三個層次分別寫了哪些內容,從哪些關鍵詞語可以看出來,應該怎么朗讀?4人一小組展開討論。

  (2)自學反饋、提問歸納朗讀指導:

  讀出三層不同的情感與氣魄:

  是搖籃,舒緩深沉。

  是屏障,堅強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三個層次語氣逐漸地增強,感情在逐漸地加深。

  (3)師范讀、分層次指名讀、學生評價、齊讀。

  4、抒壯志部分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向黃河學習的誓言,要讀得鏗鏘有力。

  5、朗讀指導小結:全詩應讀出國難當頭,中華民族正處于危機之中的悲壯情懷,讀出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

  6、四人一小組分層次分內容展開朗讀交流,分別做出評價。(時間5分鐘)

  7、全班分層次合作表演朗讀。

  8、小結: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還要讀好關鍵詞,這樣才能把詩篇,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設計目的:朗讀是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向作者,與作者對話交流進行心靈碰撞的過程,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朗讀中,一方面是課文的豐富內涵對學生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是學生以自己的全部經驗對課文做出多元反應。因而,它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強語感,發展語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激發他們根據課文內容,感受詩人情感的變化,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詩歌。)

  四、說黃河、拓展詩趣:

  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歷代文人寫過不少關于黃河的詩句,你知道哪些?

  (設計目的:抓住本課關鍵詞語,拓寬知識面,積累有關語句)

  小結

  古往今來,黃河以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今天我們學習的《黃河頌》,是著名詩人光未然與音樂家冼星海合作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歌詞。“黃河大合唱”共有8個樂章:《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黃河大合唱》一共八個樂章,其中的《黃河頌》、《黃水謠》和《保衛黃河》流傳最廣。最后我們一起來欣賞歌曲,再次感受作品中的愛國感情。(播放歌曲黃河頌視頻)

《黃河頌》 篇17

  《黃河頌》教案

  教者:武穴市大金中學 涂雪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②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拓展學習建立對黃河的整體認識。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結合語言環境的學習體會語言運用的好處。

  3.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②啟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樹立為中華的騰飛而發憤讀書志向。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教學難點:

  領會詩歌的內涵。

  學法指導:

  美美地聽——深情地讀——細細地品——盡情地說

  一、激情導入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筆揮灑激情贊美過它;多少仁人志士為它拋頭顱、灑熱血;多少浪跡天涯的游子對它魂牽夢繞。

  請看大屏:這就是黃河。

  (播放黃河畫面,邊播放教師邊深情朗誦)黃河以其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她,因為她古老,她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她滄桑,她與她的人們一起經歷過苦難與抗爭。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勵她的兒女奔赴抗日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戰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

  今天,讓我們吟誦著《黃河頌》,走進詩人光未然那充滿強烈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心靈世界。

  板書課題:黃河頌

  二、整體感知

  1.美美地聽

  多媒體播放《黃河頌》,讓學生仔細地聆聽,進入詩中雄渾、壯闊的境界。

  2.深情地讀

  一讀:讀出節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

  二讀:有感情的朗誦,把握詩的內容,領悟詩的意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讀: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讓小組的其他同學給提出指導性的意見。

  四讀:小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讀一個方面的內容),看看誰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間合作朗誦)

  三、課堂探究

  3.細細地品

  (一)自主探究:

  朗誦詩歌,我們除了要讀出氣勢,讀出詩人要表達的感情,還要更深刻地領會詩的內涵。下面先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認真思考,通過誦讀詩歌:①你讀懂了什么?②你還有哪些疑問?

  大屏顯示探究導引:

  ①本課的題目是《黃河頌》,其中哪個字是關鍵,也是題眼?(頌)

  ②開頭點題后,作者并沒有直接去頌而是在描寫黃河,如果在文中找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望)

  ③歌詞中 “啊!黃河!”出現了幾次?起了什么作用?(略)

  ④詩歌從哪幾個方面來歌頌的?(略)

  ⑤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略)

  ⑥作者心目中的黃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略)

  (二)合作探究:

  將你的探究結果在小組上進行交流,并將你所不懂的問題或在自主過程中的其它質疑提出來,與小組同學共同探究。

  4.盡情地說

  ①各小組選一代表,交流小組的討論結果。(給優勝小組以鼓勵)

  ②請同學們用“我喜歡本詩中的 一句,因為這一句寫出了(表達了)(表現了) 。”說說你對本詩句子的品析。

  四、課堂拓展

  展示抗戰時期的圖片,學生觀賞后,談感受,表決心。

  五、課堂小結

  1.小結本課的知識點。

  2.結束語。

  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黃河頌》,我們對歌詞的認識才剛剛開始,我們對黃河的關注才剛剛開始。我希望大家收集資料、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有機會親自到黃河去看一看,真正的走進黃河,了解黃河。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體會到,在我們炎黃子孫的心目中,黃河就是我們偉大祖國。雖然我們不是出生在抗日年代,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遠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負的地步。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不久前,日本強占我釣魚島,本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亞洲人民的反對,第五次參拜供有二戰時期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近幾天,日本又在修改憲法,日本的右翼勢力逐漸抬頭。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才能使祖國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六、課外作業

  課外搜集有關黃河的詩句、俗語、故事等,進行歸類整理后,在班上進行展示。

  附:板書設計

  望 氣勢

  養育

  黃河頌 頌 保衛 中華民族精神

  激勵

  學 精神

《黃河頌》(通用17篇) 相關內容:
  • 黃 河 頌

    光未然

  • 6 黃河頌

    (朗誦詞) 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又堅強! 這里, 我們向著黃河, 唱出我們的贊歌。 (歌詞) 我站在高山之巔, 望黃河滾滾, 奔向東南。...

  • 《黃河頌》

    課 時 計 劃備課時間:( )周星期( )教出時間:(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總第( )課時 計劃 課時 第 課時課題: 黃河頌 教學內容:,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

  • 黃河頌(網友來稿)

    溫州第十七中學張寰宇教學目標: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 《黃河頌》自主學習方案(精選15篇)

    公安縣五洲中學(李民高李艷艷)黃河傳說知多少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亞洲平原之上。她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更是中華民族一部博大精深的史詩。她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 關于黃河頌教案(精選14篇)

    《黃河頌》原文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 《黃河頌》公開課教案(精選17篇)

    一、導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懷滋養著勤勞樸實的炎黃子孫,又以驚濤拍岸的氣勢鼓舞著中華兒女。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華大地,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

  • 黃河頌教學設計(精選14篇)

    黃河頌教學目標1.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2.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3.深刻感悟黃河的英雄氣概,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的堅強品格。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 關于《黃河頌》教案(通用15篇)

    《黃河頌》原文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 《黃河頌》教案匯總(通用15篇)

    教學目標: 1、語言智能發展目標(1)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3)能初步學會運用英特網和圖書館搜集黃河相關的資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 《黃河頌》多角度教案(通用13篇)

    [教學設計]聽讀課創意說明:這是一首以現代詩形式創作的歌詞,是一篇極好的朗讀材料,我們可以主要通過聽歌曲演唱的途徑,用雄渾激昂的旋律撩撥學生的愛國情緒,從而感受詩的意境、詩的主題,同時以聽帶讀,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自悟自得...

  • 《黃河頌》教案(精選15篇)

    【教材分析與處理】《黃河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篇文章,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這首詩用熱烈的歌頌形式為我們塑造了黃河這一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英雄形象。...

  • 《黃河頌》優秀教案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 努力培養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2. 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3. 切實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學習課文。...

  • 《黃河頌》教案范文錦集(通用15篇)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說這事物怎樣,而在于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于詩歌語言的表述。...

  • 精選黃河頌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 八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丝袜 |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A片久久99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超碰 | www.yw尤物 | a软片免费看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狠狠爱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伦理片 | 国产精品第55页 | 色婷婷成人做爰视频免费 | 午夜色片| 日本一本不卡 |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yy | 精品国产AV久久久久无码 |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麻豆乐园 | 少妇看A片偷人精品视频 | 丁香五月七月综合激情 | 强乱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日韩黄页网站 |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 成人三级a做爰视频哪里看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中文字幕在线看 | 女神异闻录5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密臀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日本竹山梨 | 中文天堂在线www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97资源站在线视频 |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 四虎.www|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男女高不卡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照片 |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