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西門小學“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可見,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三、活動主題:“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時間:5月26日——6月5日 五、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一)、具體實施階段(5月26日——6月5日) 1、由大隊委干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5月26日,大隊部負責) 2、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6月1日前,大隊部負責) 3、學校德育處利用校班會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5月26日)。通過講座,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以此和諧親子關系,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德育處負責) 4、一——五年級童謠征集活動。(每班5篇)(6月1日之前完成,德育處負責) 5、三——五年級“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制作比賽。(每班3份)(5月28日前) 6、端午軟筆書法比賽。(美術組負責,6月1日之前完成。) (二)、總結展示階段(6月6日) 1、環境布置: 童謠(征集:黃丹鳳6月1日前)(裝飾、編號:朱紅萍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書法(征集:黃丹鳳6月1日前)裝飾:朱紅萍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賽龍舟彩泥展(朱紅萍) 評選(選票印刷、分發、投票箱、后期統計:毛艷艷) 選票(你最喜歡的10首童謠)2、小舞臺:紀念屈原以及經典詩文朗誦會.(黃丹鳳、沈莉、毛艷艷) 準備工作:舞臺(后勤組) 主持(學生) 音響(顧志榮、陸忠達等) 節目單:(1)校園集體舞(毛艷艷) (2)一3《論語》(陳娟) (3)一5《論語》(張紅艷) (4)五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史秀琴) (5)二3《弟子規》(施玉美) (6)二5《弟子規》(劉玲) (7)三2《論語》(張嵐) (8)三5《論語》(黃屹梅) (9)四3《端午組詩》(吳娟) (10)學校詩朗誦(沈莉) (11)表演舞(毛艷艷) 3、端午傳統游戲活動 高年級組(施健康負責)(西大操場) (1)賽龍舟。(三——五年級)(每班5男5女) (2)抬轎子。(三——五年級)(每班15人) 準備工作: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游戲規則(施健康6月1日前) 場地(施健康、倪懷東、徐磊) 低年級組(楊軍負責)(東大操場) (1)賽龍舟(一——二年級)(每班6男4女接力賽) (2)抗震救災鉆山洞(一——二年級)(每班30人接力賽) 準備工作: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游戲規則(楊軍6月1日前) 場地(楊軍、張衛東、陳瑜) 4、區域活動 (1)包粽子比賽。(四、五年級,每班3名)(邱新生)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蘆葉、碎紙(邱新生6月1日前) (2)編制“長命縷”比賽(三——五年級每班3名)(施煒、周欣)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絲帶(黃丹鳳6月1日前) (3)畫(剪)艾虎比賽。(四、五年級每班3名)(美術組,朱紅萍) 準備:參賽表(黃丹鳳6月1日前) 小樣 (朱紅萍6月1日前) 5、班級活動 品粽子。(全校人人一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