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5種表情背后的真相
媽媽的高招: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愿望謊話、無知謊話、游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象、愿望、游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于真正的謊言,更不至于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后的兒童心理,采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里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情,然后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伙伴多,就打擊、嘲弄、疏遠,甚至怨恨。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借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對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長應采取心理疏通并輔之以思想教育來消除。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對于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伙伴的貢獻和幫助,而不可趾高氣揚,好圖虛榮;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過高估計自己,藐視別的孩子。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從而使壓力轉變為動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伙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表情五、哭
“哇……哇……”“好啦,好啦,別哭了。”“哇……哇……”“叫你別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說呀!虧你還是個男孩子呢。”“哇……哇……”
母親拚命想辦法不讓孩子哭,可是孩子卻越哭越起勁。母親認為,首先應該使孩子停止哭,一切問題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說。可越這樣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里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把著眼點放在這一方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