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輞川莊作》參考資料
此詩寫田園生活情趣。前四句寫景色,細膩傳神。因積雨日久,無風而且濕潤,故炊煙上升遲緩。水田廣漠而白鷺翩翩,夏木成陰而黃鸝婉轉,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視象,有聽覺,有面有點,相映成趣。據唐李肇《國史補》,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成句。但明人胡應麟《詩藪》則認為王早于李,當是李襲王句?级舜蠹s同時,誰襲誰詩實難斷定。但加\'漠漠\'、\'陰陰\'二詞于前,確實精彩傳神。清人胡以梅說\'雨后之景,用疊字獨能句圓神旺\'(《唐詩貫珠》)。
后四句寫生活情趣。《舊唐書•王維傳》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五六兩句即此寫照。七八句寫文士與田夫相處,總在疑與不疑之間,正見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無間也。
輞川莊,在今陜西藍田終南山中,是王維隱居之地。《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痹谶@首七律中,詩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與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結合起來描寫,創造了一個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笔茁搶懱锛疑,是詩人山上靜觀所見:正是連雨時節,天陰地濕,空氣潮潤,靜謐的叢林上空,炊煙緩緩升起來,山下農家正燒火做飯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飯菜準備好,便提攜著送往東菑──東面田頭,男人們一清早就去那里勞作了。詩人視野所及,先寫空林煙火,一個“遲”字,不僅把陰雨天的炊煙寫得十分真切傳神,而且透露了詩人閑散安逸的心境;再寫農家早炊、餉田以至田頭野餐,展現一系列人物的活動畫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氣息,使人想見農婦田夫那怡然自樂的心情。
頷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笨窗桑瑥V漠空蒙、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態是那樣閑靜瀟灑;聽啊,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系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這便是很好的例證。
唐人李肇因見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的詩句,便譏笑王維“好取人文章嘉句”(《國史補》卷上);明人胡應麟力辟其說:“摩詰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預偷來者?此正嘉祐用摩詰詩!保ā对娝•內編》卷五)按,嘉祐與摩詰同時而稍晚,誰襲用誰的詩句,這很難說;然而,從藝術上看,兩人詩句還是有高下的。宋人葉夢得說:“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祐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一號令之,精采數倍!保ā妒衷娫挕肪砩希澳庇袕V闊意,“陰陰”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陰陰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畫面就顯得開闊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和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