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荷月世界”,它只能給予人類心靈暫時的超脫與自由,它與現實世界相鄰,現實世界的種種煩惱與苦悶,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隨風而起,乘隙而入,“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在喜悅中,還是難掩心中的苦悶。結束語:有沒有一個世界,一個自由、美好、幸福的世界,一個沒有憂慮、沒有煩惱的世界?我們明天繼續學習《荷塘月色》!第三課時【教學要點】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總結課文 【教學設想】出示問題后,給學生較為充足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明確。【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情況:全班同學齊背課文4、5、6自然段 (5分鐘)
二、講讀第三部分 (20分鐘)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三部分(7、8、9自然段)2、問:夜游荷塘讓作者產生了怎樣的聯想?
[板書]:聯想:“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者當時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蓮賦》,《采蓮賦》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①引導理解詩句: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正嫩花兒才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②引導明確: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蓮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熱鬧有趣的。(文中:熱鬧、風流)4、《西洲曲》的理解《西洲曲》寫一個女子在別離后從春到秋對所愛男子的懷念。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詩意是說,這個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蓮,蓮花已高過人頭,且結了蓮子,她低下頭來撫弄著蓮子,蓮花清得如水一樣,真象她愛憐的男子的心。蓮和憐諧音,蓮子,意味著愛戀對方。清如水,比喻她所愛的人的心地、行為都是光明純潔的。(相親相愛)5、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蓮圖,江南采蓮圖有何特點? 無憂無慮 自由幸! 】鞓访篮谩 ∠嘤H相愛 。郯鍟菸觯阂环敖喜缮張D”是作者筆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類的心靈首先應是無憂無慮的,于是我們在這個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煩惱最少、最無憂無慮的當屬少年時代,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類的心靈還應該是快樂幸福的!把屡幹坌脑S”,情竇初開,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靈與心靈更應是相通相惜、相親相愛的。“采蓮”、“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吧彙闭撸瑧z也。憐即是愛!敖喜缮張D”,就是作者所追尋的無憂無慮、自由幸福、相親相愛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這一世界又顯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遠觀而無可置身,似乎每個現實世界的人“無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過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