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太空的航程》雙導提綱
他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團結合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強大動力;他們知難而進,百折不撓,求真務實,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讓嫦娥的舞姿如此精準完美;他們“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鐫刻在浩瀚無垠的太空。
我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一個重大的跨越。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宏大的系統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國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自己的設計、自己的條件完成的。“嫦娥一號”,是完全的“中國制造”!
實現新跨越 再攀新高峰
金秋時節,奮進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中華民族再奏凱歌。在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又獲得圓滿成功,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偉大壯舉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不斷創造出非凡的業績,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的貢獻。
人類航天史將記下這樣一個瞬間:XX年9月27日16時41分00秒,航天員翟志剛身穿中國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從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這是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跨越。敦煌壁畫上凝固千年的飛天圖案,在這個金色的秋天,演繹成中國航天員信步太空的動人景象。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浩瀚太空印上自己的足跡。從這一刻起——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太空行走的國家。這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三度金秋,三度飛天,三度突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從5年前楊利偉獨自一人造訪“天宮”,到3年前費俊龍、聶海勝攜手巡天歸來,再到今年同一個季節翟志剛出艙漫步,中國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夢想的飛躍,標記在了太空之上:成員從一人到多人,飛行時間從一天到多天,航天員活動范圍從艙內到艙外……翟志剛留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華民族歷史性的一大步。——這歷史性的一步,所顯示的是中華民族改革開放積蓄的雄厚實力。
通過學習本篇文章和以上資料,同學們如何看待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同學們有什么感想?
六、課外拓展、學以致用
依據上面所給的關于“神七”的系列介紹,寫一篇短新聞,字數200字左右。
七、發散思維、構想未來
談談自己關于宇宙和太空的更偉大的構想,將我們的航程繼續,并寫成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