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詞二首(第二課時)
2.探究課題:《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在“境”“意”上各有何不同?
明確:(1)“境”異:《雪》描繪的是一幅遼闊壯麗的冰雪景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總寫了北國風光的特征;《長沙》寫的是南方,湘江、秋山、天空……前者境界開闊。(2)“意”異:《雪》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達了當今革命英雄空前偉大的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念;《長沙》抒發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顯然,前者氣勢宏大。
五、引導學生自讀《采桑子•重陽》
1.解題
重陽,節令名,陰歷九月九日,又叫重九,因九為陽數,故名重陽。此詞作于1929年重陽節,為當年陽歷10月11日,當時毛澤東正在閩西。《重陽》一詞描寫了重陽節的戰地風光。詩人借景抒情,表現戰爭勝利后的喜悅和對革命前途的樂觀,并從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自然觀或宇宙觀作了形象的揭示。
2.師生共同探討以下問題
(1)“人生易老天難老”有怎樣的哲理意味?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這是一句極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是將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當努力進取,建功立業,莫讓年華付流水。“天難老”卻是將宇宙人格化。寒來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人生易老”與“天難老”,一有盡,一無窮;一短促,一長久。既對立又統一,提示人生真諦和永恒真理,閃耀著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正因為“人生易老”,所以我們更應該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無限偉大的革命事業。在此,體現了詩人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情緒是奮發昂揚的。
(2)為什么詩人說“戰地黃花分外香”?
明確:詞中的“黃花”是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質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實與象征的雙重性。“分外香”三字寫出賞菊人此時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勝利可喜,黃花也顯得異常美麗;黃花異常美麗,連她的芳香也遠勝于常。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詩情畫意于一爐,形成生機盎然的詩境,既歌頌了革命戰爭,又顯示了作者詩人兼戰士的豪邁曠放的情懷。
(3)試談“一年一度秋風勁”中“勁”字的表達效果。
明確:“勁”字,力度極強,寫出秋風摧枯拉朽,驅陳除腐的凌厲威猛之勢,筆力雄悍,極有剛健遒勁之美。
六、布置作業
1.根據本詞的下片,結合自己所學的歷史知識,運用聯想和想像,描繪一幅同學少年群體活動的場面。
2.秋是什么顏色?谷子說:秋是黃色的,我就是秋風吹黃的。高粱說:秋是紅色的,我就是秋氣染紅的。墨菊說:秋是黑色的,我開放的花朵就是明證……請以《我心中的秋色》為題寫一精短散文。
●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在畫線部分填上恰當的景物描寫,使句子前后內容、句式對應,修辭方法相同。
墻里常是人家的竹園,修竹森森,天籟細細;春來常有幾枝嬌艷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從墻頭殷勤地搖曳紅袖,向行人招手。墻外卻是 , , ;秋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