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的五樣》重點段落賞析
1.7《我的五樣》課文精解之重點段落賞析
1、老師出了題目——寫下“你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我拿著筆,面對一張白紙,周圍一下靜寂無聲。萬物好似壓縮成超市貨架上的物品,平鋪直敘擺在那里,等待你的手挑選。貨筐是那樣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總總,只有五樣可以塞入。
賞析
“老師出了題目——寫下’你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由老師出的題目寫起,總領下文。又用“物品”“貨筐”兩個比喻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測試題的含義。貼切自然,使文章更鮮活生動。整個第一段交代了老師所出的題目。
2、
我偷著覷了一眼同學們的答案,不禁有些惶然。
有的人寫的是:“父母”。我頓時感到自己的不孝,是啊,對于我的生命來說,父母難道不是極為寶貴的因素嗎?且不說沒有他們哪來的我,就是一想到他們可能先我而去,等待我們的是生離死別,永無相見,心就極快的冰冷成坨。
有的人寫的是“孩子”。一看之下,我忐忑不安,甚至覺得自己負罪在身。那個幼小的生命,與我血脈相承,我怎能在關鍵的時刻,將他遺漏?
有的人寫的是“愛人”。我便更慚愧了。說真的,在剛才的抉擇過程中,幾乎將他忘了。或許在潛意識里,認為在未曾識得他之前,我的生命就已經存在許久。我們也曾有約,無論誰先走,剩下的那人都要一如既往地好好活著。既然當初不是同月同日生,將來也難得同月同日死,彼此已商定不是生命的必需,排名在外,也有幾分理由吧?
賞析
作者惶惶然是因為看到同學們的答案產生了對父母的不孝感,對孩子的負罪感和對丈夫的愧疚感。在文中是過渡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又用“父母難道不是極為寶貴的因素嗎?”這個反問句來強調自己沒有選擇“父母”而感到的不孝和惶然。實際上作者很巧妙地用這種方式表明了“父母”也是“生命中最寶貴的”因素。
作者又寫因為忘記了他們而感到“忐忑不安”和“慚愧”,事實上是作者從另一方面補充說明孩子和愛人在自己心目中同樣重要,表面上沒有選擇,但實際上已經選擇了,補充到了“最寶貴”的一列,這種方式非常巧妙。這一部分作者運用了類比手法,寫出了作者父母、孩子、愛人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同樣很重要。
3、
閉起眼睛一跺腳,我把“空氣”劃去了。
剎那間好象有一雙陰冷的鷹爪,絲絲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頓覺手指發麻眼冒金星,心擂如鼓氣息摒窒……
我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攀援絕壁,被缺氧的滋味嚇破了膽。隔絕了空氣,生命便飄然而逝,成為一種哲學意義上的討論。
賞析
“閉起眼睛一跺腳”,“‘將’空氣劃去”以通過寫物的外部感受來刻畫人物心理,傳神地表達了心中那份不忍、無奈和無助。又寫作者感到“剎那間好象有一雙陰冷的鷹爪,絲絲入扣地扼住我的咽喉,頓覺手指發麻眼冒金星”,和自己體驗過的高山缺氧相類比,真實、準確、貼切地表現了對沒有空氣的極度驚恐。
4、
我安靜下來,突然發現周圍此時也很安靜。人們在清醒地選擇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點,便像嬰兒一般,單純而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