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9.文章第二段在說理時主要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加以說明。 10.作者為什么說“這種忘我無私的母愛也許是愛的最困難的形式”? 11.結合全文,談談真正的母愛應包含哪些內容。 參考答案: 1. b(a“剎”的音應為“chà”;c“蘗”應為“孽”;d“嬴”應為“贏”。) 2. a(“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表示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應用“休戚相關”,意思是“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3. c(a關聯詞語搭配不當,應把“而且是”改為“而是”,與前面“不是”呼應;b語序不當,應把“孤立無援”調至“自己弱小”后,以使句式整齊,合乎邏輯;d成分殘缺,應在“父親”后加“的高度”,使之充當前面“達到”的賓語。) 4. c(整段文字都在談父親教育的職責,先用母親的比喻加以區分,然后依次寫父親教育的內涵,冒號連綴③②,②是對③的解說。) 5. c(本題考查對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氨緛砻婺俊睅в斜扔魃,從上下文來看,應指嬰兒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a、b項都不完全,d項沒有抓住“本來面目”的比喻義來說。) 6.d(關鍵是對“消極”一詞的理解。它只是指母愛的無條件,孩子無需付出就能獲得,而不是指“使孩子變得消極、被動”。) 7. b(文中第二、三段說,孩子生長、發育后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但又說8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會愛。據此可以判斷。) 8.母親以創造者的姿態關懷和愛自己的孩子,從而使自己的生活產生新意義的一種追求。 9.對比論證。將真正疼愛孩子的母親允許并希望促成孩子與自己的分離,與那些自戀的、專制的和貪婪的婦女的失敗做法相對比,從而指出母親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 10.“忘我無私的母愛”要求母親無私并能貢獻一切,許多母親只給人一種做到的假象,實際上并沒有能力去愛自己的孩子。 11.在孩子身上表現出超越自我的關懷和愛,關心孩子的成長;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離,在分離后還能夠繼續愛孩子。